再次確認 這裡討論的是現場氣氛沒錯吧
我舉個例子
以前NBA台北賽 有林書豪的火箭對上溜馬
整個小巨蛋觀眾席全場靜悄悄
最大聲的加油聲是老外幫溜馬加油
你說沒滿場嗎?
有
你說現場的人不熱愛NBA嗎?
愛
你說NBA實力差嗎?
屌打台灣一百條街
你說NBA的門票賣不贏台灣職籃嗎?
怎麼可能
你說現場沒有超人氣球星嗎?
林書豪連三姑六婆都認識
最大的差異就是有沒有歸屬感
喜歡看NBA 喜歡看火箭 喜歡看林書豪和哈登
不代表只為火箭加油
但是現場的熱鬧就是需要觀眾好好為某支球隊加油
甚至要有點雙標、不理性、對立 氣氛才會high
這算是行銷的目的
然而行銷不是僅止於「有」
而是要打入人心的「好」
這需要天分 陳建州就是籃球圈有罕見此種天賦的人
P+成功的速度甚至比亞洲大部分職籃都還快。
如果T1沒人有這種天分 那東施效顰也沒意義。
不才從P+的行銷學習到
好的口號效果超群
感動的事物 點燃球迷鬥志的事物 對抗外地的情緒
都是可以連結到人心的部分。
但知道是一回事 有沒有天分想到作法是另一回事。
陳建州的P+短短時間內讓彈丸之地的台灣達成屬地主義
我相信他的行銷手法
將來可以成為教科書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