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籃球足球這種球場指揮官的球商,到底能不能練,答案是完全可以的喔~
而且這個答案的基礎科學原理,日本在10年前就已拍成節目科普大眾了
2014年世界盃前,NHK做了兩集(miracle body)的節目,一個主題叫 "變換自在的至寶",
講的是內馬爾華麗動作的技術特性;另一個主題是"世界最強的天才腦",說的就是球商,
主角是西班牙的傳奇中場,哈維(Xavi).
(話說NHK這一系列身體奇蹟的節目真的很好看,好看的原因NHK自己就說了:不是世界紀錄
保持人或世界冠軍,我可是不拍的喔! 所以像短跑就找A.Powell跟Bolt,游泳找飛魚..等
其他還有跳高,棒球,馬拉松,水上芭蕾...看完你不得不佩服日本人怎麼搞競技體育的,
而且這些後來都有發表成專業論文,可說是掀起運科研究的小高潮.)
聽說....好像....B站有簡譯的中文視頻啦,聽說啦~
回到主題,到底控球的球商是指甚麼? 有個科學定義嗎? 有,就是空間識別能力
意思就是:
在大腦中模擬,多個空間(位置)即將可能發生的事件,用一條時間軸把先後順序串起來.
這能力聽起來很玄,但如果你心裡曾住過一個小公主,當過優秀的高級工具人,
別懷疑,這就是你那做得最順手的事,懂的都懂.
至於為什麼說人人皆可練呢? 因為這個能力是哺乳類特別擅長的,也是賴以生存的看家本領.
是 "基於本能,使於學習,終於直覺" 的神經計算的過程.
轉換到訓練學領域,具體怎麼練,原則是甚麼,給幾個關鍵字問問ChatGPT,會比在這裡說
得更清楚,理解更深刻:
1.刻意遊戲 (Delibrated Play)
2.基於環境機會的教學法 (Affordance-based coaching)
3.小規模訓練賽 (Small-sided game)
另外說說我對於日本籃協改革的看法.關於籃球的養成教育,國家隊培訓以及職業聯賽
這三件事,日本並不是以一條直線看待,意思就是基層養成不是為了培養國家隊的苗子,
而國家隊也不是職業聯賽的業務範圍之一. 而是這三件事各有各的使命,但又互相協同
發展,在實作中摸索出三贏的模式.
比方說基層教育強調培養韌性,榮譽感與精神力,但不搞保護主義;
國家隊仰賴歸化,但有職業隊資格的門檻,而短期的強化合宿,也不會影響到職業隊的賽程;
而職業隊又有自己U18以下的各個青年軍,給那些早早立志打職業的小朋友另一種環境...等.
這些背後肯定需要專業的顧問團,領域涵蓋社會學,心理學與教育學,這種模式跟歐美也
相當不同,值得我們每年瓊斯盃後研究研究~
※ 引述《stellargo (欸潤)》之銘言:
: 大家一直說台灣怎麼才能「練出」河村
: 但我好奇大家覺得河村真的練得出來嗎?
: 還是天賦佔多數呢?
: 我自己是松山盃開始關注
: 當時他還沒有進攻火力
: 但速度和傳球就非常強
: 我感覺他的天賦屬於空間感異於常人
: 只要在場上
: 整個隊伍就會被串連到活起來
: 至於投籃確實是後來苦練出來的
: 超快的推進速度
: 也是有賴於極紮實的運球基本功
: 對抗也不會掉球
: 簡而言之
: 他是在非常好的空間感天賦下
: 苦練其他基本功
: 相輔相成變成超難守
: 但像這種空間感的天賦
: 台灣好像只有游艾喆有展現出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