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 / 鳴人堂 / 公共政策 / 邱秉瑜】
台北離自行車城市還有多遠?借鏡倫敦的單車政策
2015-05-12
全文: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7885/897519
台北的自行車政策不斷試驗與修正,但究竟怎樣的市區自行車道才真正符合需求?
市中心又該如何結合周邊區域提升自行車通勤行為?
與台北同樣努力往自行車城市邁進的倫敦,市長連任成功後提出的單車新政策,
有沒有什麼值得台北借鏡之處?
【與本文作者面對面,談台北的腳踏車騎乘環境─2015年6月7日(星期日)14:00-17:00】
※ 活動報名:http://www.accupass.com/event/register/1505291049581526707111
2015年初,台北市政府宣示了自行車路網執行計畫,預計年內完成「三橫三縱」的市區路網;
然後再分階段針對寬度40與25公尺以上道路,完成自行車道佈設。
這些單車路網,也將進一步銜接台北和新北兩市之間的各座橋樑。
這些政策確實能讓台北往自行車城市更邁進一步。
然而,我們在此必須提出兩個問題:
1. 新政策看來仍是沿襲舊的做法,在缺乏任何分隔設施的狀況下,
人行道上設自行車道,只有鋪面不同,這樣真能確保行人的安全?
2. 台北、新北將在聯絡橋樑上合作設置自行車道,此是純為了休閒用途?
還是想取代兩市間龐大的機車通勤潮?自行車總會騎過橋到另一邊去,
試問作為台北市附廓的新北市,為何仍未提出相應的自行車道規劃?
「反思台北交通,應以軟、硬體措施加強保護相對弱勢」
台北是拓寬人行道來做自行車道,倫敦則是拿既有馬路汽車道的一部份來讓自行車騎乘。
倫敦是要汽車讓出空間與自行車共享,並以分隔設施確實保護兩者之中較弱勢的自行車,
此外亦禁止自行車騎上人行道,諸此皆清楚表現了「保護相對弱勢者」的交通政策思維;
台北想的,卻仍是要行人與自行車共用空間,如此雖能讓自行車免於動力車輛的威脅,
但若沒做出實體的分隔設施,自行車反而有可能繼續影響行人安全。
應當注意到倫敦的用心,其特別考量了公車與自行車的衝突可能,進行相關調整;
這與路口的優化、提升貨車駕駛的自行車友善意識、速限與駕訓等政策一樣,
旨在全面提升自行車騎士的安全。
「因地制宜,讓台北人以電動自行車取代機車通勤」
年均溫23°C、最熱月均溫29.6°C,台北氣候比倫敦炎熱許多,
若倡導以傳統自行車通勤,對衣裝筆挺、不想流汗的上班族而言,料將窒礙難行。
「因地制宜」,更具推廣價值的,應該是電動自行車,
其具備機車的優點(停車方便)而沒有機車的缺點(噪音、空汙),可成為取代機車的通勤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