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附上人權
https://i.imgur.com/RBTIiu8.jpg
我不是一個爬坡型的車手,人加車=92-93kg
當天武嶺盃成績就是那樣,不想紅,所以就不分享完賽證明了,純粹看到前幾篇,大部分
圍繞在體感跟心率訓練。分享一篇比較不同的。
首先感謝瓜大的APP,我可以心裏有個底知道大概推力比跟估計完賽時間。剩下就是訓練
而已。
因為這是第一次騎,完全沒經驗,所以這個App很有參考價值(叫我付費買都ok啊!)
我自己是一個非常不愛爬坡的騎士,因為體重的關係。加上工作繁忙,其實一週平均一年
下來只有4小時上下能騎車。
又想享受騎乘的樂趣(能應付大部分的地形能力)所以都是想辦法尋求有效率方法。
武嶺對我年度安排來說不是一個重要的活動,我自己排程在C級賽事,目的在於驗收自己
的長程耐力衰退的幅度,以利未來訓練的安排。
騎完武嶺我覺得訓練上幾點要特別注意:
依順序決定我認為的重要性
1.重量訓練,建立肌肉品質(保護身體不受傷)
需要有良好的肌肉品質,不是健美也不是健力那樣,好的肌肉品質這裡的定義是你整個背
連結核心跟腳的肌肉作動無明顯弱點。代表肌肉平衡,這個可以透過幾個free weight 的
重訓得到提升。首推蹲舉跟RDL
2.適當時間的補給
畢竟是3個小時以上的騎乘,要把需要燃燒的好好補進去,個人做法是20-30分鐘100大卡
左右。
3.自行車項目的訓練:武嶺很明顯就是燒L3區間,但是我沒那麼多時間好好練L3,所以我
重點是放在FTP提升,再回過頭練L3-L4的耐力。至於這個部分我會建議有功率計的多去騎
SST的區間,甚至變化一下回轉速,一定有幫助。
事實證明這個方法也行得通,我武嶺騎完沒有任何抽筋,腳稍微酸,休息一兩天也無任何
不適。
這篇很簡單沒什麼重點,只是告訴大家有心進步功率計真的要買,他能節省非常多時間,
也因為這樣我家庭工作跟興趣之間才能有平衡。
有些人看完會覺得說我也沒公佈任何菜單:這部分我的見解是這樣~菜單網路到處都有,
甚至zwift也一堆公開的可以騎,可是訓練這種東西客製化很重要,每個人條件不一樣,
我吞的下去,你不見得吞的下去,只能講大方向,這點比較抱歉。
我沒有接受任何廠商廣告任何功率計,有廠商願意贊助我當業配請私訊XDDDDD
後記:
由於這次武嶺太美了
https://i.imgur.com/9NketT7.jpg
想再騎一次,年底在安排明年賽事時考慮列為年度重點,看能不能這個體重挑戰3小時10
分內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