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只是要分享一下一路走來的心得,文長
描述一路走來每個階段選車的理念
多是主觀感想,請各位資深前輩勿鞭
本魯最早的時候因為主要是上班通勤,需要到辦公室能收起來放在位子
放假也都是需要用汽車載到定點放下來騎,所以當時的選擇是折疊小徑車
那是一台後面改登山車 11-34, 前面直接硬上公路車 58t 的 20" 怪車
這台車陪了我很長一段時間,出國工作的那幾年,週末把車塞到跑車行李箱
上山去環湖什麼的很愜意
小徑車好處是爬山比較好爬,缺點就平路實在太慢了,由於輪徑的關係
我記得當時平路踏頻最高時,速度也只能到35左右
當時年輕也不懂的怎麼騎車,都是低踏頻用肌力硬幹
後來因工作廢了好幾年
回台後發現台中有很多漂亮的自行車道
所以就把很久之前收的一台硬尾登山車偶而騎出來晃晃
美利達登山車座管堅固,再鎖個兒童椅什麼的都可以硬幹出門
後來因為搬出國工作,這台車就跟著到強國去陪我健身
有時遇到濕地,輪框煞車效果實在不優,到強國第一年就改了油壓碟煞
強國地方大,車又老了,騎遠了整台車個給我的阻力很有感
就算把輪框改細胎,那粗重的車架跟鎖住都沒在用的避震前叉還是很多餘
於是騎了十幾年終於有想要碰公路車的念頭
就趁回台放假時把家裡多出來的 W5630 拿出來騎一陣子
媽啊~ 整台硬梆梆痛苦得要死,也不是我的 fitting
車子老了各種問題也都會有,但是跟那台登山車一樣,不想花錢搞了
大概知道買新的碳車之後這些問題都能解決
強國M/G高階車實在很難買(我支持國貨)
所以趁回台灣時弄了一台電變的美麗達公路車
電變是一定要的,因為我本來就不是騎公路車的,不想管公路車那些半檔問題
序列變速功能只要有試過也回不去了
挑車時對公路車也不熟悉,只知道碳車跟那台老5630比起來都是超舒服
到這年紀買個腳踏車已經沒什麼預算問題
雖然不熟但是知道 DA Di2 這等級肯定是比賽在用的
當時就買了 UT Di2 整車,還換掉原廠 DT 框,爬坡跟高框碳輪都買來玩
整台車六點多公斤,要跑平路爬山都有框可以換,好爽好爽
既然車都買了,除了心靈馬力以外,也會找更多藉口騎車
日月潭墾丁石門水庫都跑,就算不能到外縣市也會在晚上夜騎
養成了每天都騎 1.5h 左右的習慣
身體整個都好多了,漸漸開始了解公路車齒比+踏頻的奧秘
可最現實的是,大叔這時候已經 40 了, 不是當年那個可以小徑車靠肌力硬幹的小伙子
CT盤配 11-28 爬山爬到牽車,去改 11-32 還是牽車(只是比較晚投降而已)
現在每天都在研究超壓縮盤 (被強迫研究亂七八糟的BB系統)
由於每天騎車的習慣已經養成,雨不太大也會想出去健身維持體能
人不怕雨,但是一台車十幾萬回家沾滿泥巴會心疼
砂石卡在黑王子裡面刮碳框也心疼
漸漸的發現車貴你不一定捨得騎,而是要功能適合這樣的使用情境
家裡現在有好多車,配備都太高階,騎不動或者捨不得騎擺在那邊都沒用
現在理想中的車,是超壓縮盤,或者低階三盤車款
(連 105 等級已經都沒有三盤了,我都不敢期望有三盤的電變)
要有油壓煞車,要可以裝土除讓我雨天能騎
(線在二級以上車架好像都沒有土除孔,所以只能往下找)
繞一大圈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只是 FCR 左右這樣的車而已
這一路走來很美好,花了這些錢並沒有後悔
只是以後跟自己的小孩講選車經的時候,不知道他聽不聽得進去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