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慘痛經驗分享。
tubeless非常貴,馬牌GP4000II最貴的Clincher胎,一條也才1200元,一車兩條含內胎2500元。一條胎用超過10000,15000公里的車友比比皆是。
tubeless 史蛙比25C的,一條1500,一車兩條3000,算上裝胎費共4000。能不能撐過4000公里???不知道,本人是沒有,不到2000公里就全報銷了。
貴到爆炸,而且裝胎很難裝。
台灣的路上什麼碗糕都有。
網路上什麼防穿刺防破胎的東西的宣傳影片,都幾乎不切實際。
像用鐵釘直上直下的刺進輪胎再拔出來。
開玩笑,鐵釘穿刺的傷口這麼工整,當然補的起來。
真正道路上的石頭玻璃鐵皮。會以各種角度刮擦,穿刺,磨破輪胎,除了實心胎真的有用。
其他防穿刺的東西參考就好。
回到tubeless胎,刮到小東西,小傷口。補胎液是可以補的起來。但是稍微大一點的洞,補胎液照樣噴光沒效。
但是tubeless胎也不是真的沒效。
重點在體重。
本人用過史蛙比25C 28C 30C三組胎。
光這三組胎就花了我快1萬塊。
25C用了一千多公里,28C才用幾百公里就晚上碾過碎玻璃報銷。
30C現在還在用,用了約一個多月。
越寬的胎胎壁越厚,比較能承載大重量,也比較不會破胎。
01網站有車友用了某牌23C的tubeless胎,幾百公里就下課的。真的要手骨超粗才用的起。
在tubeless胎裡史哇比算比較耐用的了。
我個人認為體重輕的車友很適合用tubeless胎,畢竟不用帶打氣桶,甚至連氣瓶都不用帶就是爽。
以Schwalbe Pro One為例,70公斤以下的車友可用25C的胎,70-80公斤的車友可用28C的胎80-90公斤的車友可用30C的胎。23C的胎我覺得好薄,有點危險。
超過90公斤的車友,不要用tubeless胎,浪費錢而已。
本人真實經驗跟版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