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EddieMan (EddieMan)》之銘言:
: 小弟車老了,最近總是因為熄火問題修東修西
: 老闆說化油器有問題,先換了負壓膜
: 但是還是會有冷車發不動的問題
: 就讓我想靜下心來好好想想到底騎機車的成本是多少
: 以一台125cc的低價機車為例
: 我把它換算為每公里的成本
: 當然這跟我的騎車習慣有關
: 實際的結果如下圖
: http://imgur.com/a/si5H9
: 發現其實不太便宜,每公里大概要花3.2元
: 每天我上下班要騎26公里
: 大約要花83元
: 以後可能會考慮如果自己一個人出門就坐公車了...
: 雖然通勤時間會多出50%
你還漏掉強制險
不過就算機車成本比公車、捷運大眾運輸貴
為何機車使用率還是居高不下
即便雙北的大眾運輸已經相較全台其他地方方便
但上下班時間仍然許多人選擇機車通勤,為什麼?
因為金錢非唯一考量
機車在一些狀況下,仍然有著『時間優勢』及『機動性優勢』
時間優勢就最明顯
是啦,搭大眾運輸是很好,可是時間彈性上真的較低
以我住板橋埔墘為例,我10幾前年有段時間在五股工業上班
我公司上班時間是9點到,看這88公車精美的班次表:https://goo.gl/kSLMC2
如果以搭8:30為目標的話,晚起個幾分鐘沒搭到這班的話下一班要到9:40 鐵定遲到
有人會說那可以搭提早一班,很好,早一班就8:00那班
要搭8:00的車,那得更早起床,太早到公司除了吃早餐也沒幹嘛
而且還沒講到,我家離88公車路線的板橋花市站還有一段距離
多坐別的公車去板橋花市才沒幾站,用走的又將近1.5公里要近不近的距離
光到88公車的站牌就是時間成本了
更遑論那時還沒YOUBIKE,公車動態查詢也還不是那麼普及的時候
那時候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用,有沒有錯過公車根本很難判斷
如果換做是現在,起碼可以開手機來看看想搭的公車是不是已經開走了
而家裡到公車站這段要近不近要遠不遠的距離也可以用YOUBIKE解決
所以我也不全然排斥轉大眾運輸,但是必須透過相關配套進步的前提下
如果是回到十幾二十年前那樣,連個公車動態要查都很不方便的情況下
班次少的路線,根本不太想考慮搭公車通勤
自己騎車,在時間上的掌握好多了
我換成騎車可以8:30出門都還來得及吃早餐
另外就是機車的機動性優勢
假設要從公車路線第1站搭到公車路線第10站
可是中途你想在第3站買個東西、想在第7站下來辦個事情
自己騎機車就順路停下來買一買、辦一辦
坐公車的話拆成3次搭車,就得收3次15元=45元
那當然還是騎車算了
以前還期待公車改成里程計費有沒有辦法改善這部分
https://goo.gl/CDgvIK
原先我幻想的是就直接改成搭的實際里程計費大約2元/1公里
所以不管你從第1站搭到第10站中途有沒有下車前都一樣
不過後來發現代誌不是憨人想的這樣
從研議中的兩個方案來看:
https://goo.gl/eO6pdN
不管哪個方案,都還是有一定起跳費用
所以以我舉的例子來看,實施後雖然不會再收3次15元
但也不是我幻想的搭多少里程就收多錢,而要收3次起跳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