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價格:499(含防水殼)+線控35+智能降壓線35+運費35+滿550折30(-30)=569
約台幣2600
2.為何選擇M7L不是選擇M1L?
https://imgur.com/NSHqu5U
差30人民幣,多一個防水殼,多一個保障
3.為何加購線控?
即時每次行車前確保正在錄,有線控燈號指示看就知道
4.為何加購智能降壓線?
懶的拉ACC到鎖頭電,順便嘗試看看該家智能降壓線做得怎樣,
初步測試我是蠻喜歡的,除了DIY的難度降低之外,
基本上讓他開始錄要靠發動引擎,電瓶電壓上升,他才會開錄,
停好車後,放大概三分鐘就會不錄關機,但這時候如果車身有動,
或是你做在上面,會保持錄影,直到車身無晃動三分鐘為止,
關機後,移車,或嘗試用身體衝撞車身,都不會開始錄,
這樣需求蠻符合我的
5.為何選擇直發台?
因為電池屬於特貨,第三方集運特貨也是要25-30塊,
所以就乾脆點,直接發,另外一提是有人說這個可以用普貨發,
我是保持遲疑,都花兩千多塊了,避免扣關,多花個幾十比較心安
6.開箱
https://imgur.com/aSWe756
簡單接一接測試
7.插線設計基本上都有防呆,蠻不錯的
https://imgur.com/MCuWYp6
7.邊思考安裝位置,邊拆車殼
https://imgur.com/1DaZWKR
包含:前後鏡頭位置、主機位置、變壓器位置、走線
8.前鏡頭位置
https://imgur.com/NkcleEH
9.主機走線位置
https://imgur.com/RMLXUbb
建議走線、線固定方式、多餘的線要塞要固定在哪,先想好在進行
10.變壓器固定位置
https://imgur.com/7hwDPNo
11.線控位置
https://imgur.com/PBxIY8k
12.後鏡頭位置
https://imgur.com/HBY4j3s
13.心得
最麻煩的部分還是走線,
整理線、收納線,
還有一些細節,
鏡頭水平調整,
黏貼3M膠,
事先清除灰塵等等。
另外必須說有WIFI非常加分
在調整鏡頭的時候非常好用,
而且連接WIFI可以自動校正時間,
傳輸影片的速度則還算可以,
大概是「要等,但還可以接受那種」
2600可以獲得這樣水準的行車記錄器,
我認為CP值已經相當好,
想當初,裝AD720,花了5800,而且還很慘就不說了。
14.影片
用一下再補,
初步看起來是不錯。
使用同款推其實可以買M1LM7是可以增加GPS配件
同款推,目前使用半年開始有些小狀況,但對得起他的價格了
看來我預定新車drg要加買智能降壓線了 不用去搞acc之前開箱是幫老母裝的..練個手沒經驗不敢就去diy新車接電瓶的話 降壓線長度會剩很多 打算到時先剪在壓ut端子
作者: karta353962 (karta353962) 2019-05-28 22:16:00
推diy +車友(揮手
+30RMB的智能降壓線才不用 標配的還是要接ACC
cp大感覺很專業XD 他的線真的都蠻長的 收納真的有點麻煩
作者:
tim5104 (tim5104)
2019-05-29 15:27:00恩carscam...,我是為了保固買才買M3的,畫質真的是不錯如果錄音有很吵的聲音(?,可以拆開來機子,裡面的麥克風鬆了,黏緊還是用海綿固定,不要震到外殼,聲音會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