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https://pse.is/SX75Y
原文內容:
全球化的時代總會到來,即便台灣作為速克達王國且每年都有許多全新車款的誕生,在跨
國企業的文化之下,比起從零開始研發新產品、導入相似市場環境的車款總是更加的實際
,而在普通重型機車級距的二輪品牌中,最知名的跨國企業非Yamaha山葉莫屬。本次所新
上市的車款也並非傳聞已久的「水冷六代戰」或者其他在大型重型機車級距的經典車型,
而是同樣冠有「Max之名」的第四成員、現Yamaha全球戰略車款NMAX。
不論是車型或者車名,NMAX在各處總是能找到令人熟悉的蛛絲馬跡;以造型來看,NMAX有
著與XMAX相似而較為矗立的斜板造型,主打跑旅風格的車款定位也讓NMAX包含了自現行
Force、SMAX已降的大燈風格,儘管因車體大小而無法做出形似老大哥TMAX的運動剽悍,
移至斜板側條的左右方向燈卻也帶點眼熟,而真要繼續追溯、略圓潤的頭燈前端甚至也與
當年的「馬車」Majesty味道相近,且不論在美感上是否貼近大眾、至少在血統上NMAX有
著絕對的保證。
自側面延伸至車尾的線條,因著多處跳色而如同水墨勾勒的光影變化,比起車頭、咱們認
為NMAX在車側與車尾的造型更加迷人;因龍骨佔據大量視覺面積,Yamaha選擇將車身座墊
下方的視覺更加縮小,創造出較為集中的視覺感,搭配略薄卻因極重視騎士三角與人因工
程而相當舒適的座墊,整體呈現出俐落而富有活力的樣貌;而為了配合較為扁窄的車身,
NMAX在尾燈設計上也採取更扁平的設計,採用與TMAX、SMAX等車款相似而耐看的風格,並
且藉由燈組的造型高低落差,做出既有左右獨立、正後方看卻又似一體的樣貌。
主打著正規「MAX」後繼車型,NMAX在車架設計上便帶入了相當重要的因素—龍骨,以往
速克達車型會因為車架主體結構的先天設計,在正向剛性與側向的抗扭轉剛性總是比檔車
弱了些(也因此台灣的速克達比賽會加裝強化支臂),而為了加強剛性從而提升操控反應
,會在踏板上方設計所謂的「龍骨」以強化主車台結構,尤其是以運動性能為主打、或者
較長軸距設定的旅跑車款更是如此,因此在研發初期NMAX也將之納入了考量以創造車款更
好的操控性,徹底發揮Yamaha在設計車款時最核心的目標「人機官能」。
強悍的車架在懸吊與制動同樣要做出相對應的配合,針對NMAX的跑旅需求,Yamaha採取了
前後13吋的輪圈搭配較為直立的懸吊角度,預期可以提供較為和緩而更偏向舒適的振幅緩
衝效果,且為了降低簧下荷重提升操控靈巧性,所採用的3幅6爪輪圈也經過特別的輕量化
設計;較為耐人尋味的是,NMAX雖搭載了ABS煞車防鎖死系統、但搭配的卻是前後單活塞
卡鉗,雖然在一般道路上騎乘有ABS可以放心許多,但本次發表會咱們因故未參與試駕、
無法實際感受煞車力道與手感是否易於控制,這點就留待日後咱們借車進行試駕時再好好
檢驗一番。
最後要提到動力單元,同樣是155 c.c.的水冷單汽缸引擎,NMAX搭載的是全新VVA技術
Blue Core引擎,最大馬力11.1kW(15.09ps)/8,000rpm、最大扭力1.47kgm/6,000rpm的
動力輸出,儘管表現與既有的SMAX、Force相去無幾,但透過Variable Valve Actuation
可變汽門正時技術與Blue Core高燃燒效率設定,配合SMG智能啟動系統、怠速熄火系統等
配備的加入,不僅有著相當不錯的動力表現、更讓整體使用兼具了油耗、環保與舒適性等
要點。
這次NMAX的導入確實會讓許多人好奇,新車型是否會與SMAX、Force等車款定位重疊,根
據YMT台灣山葉表示,SMAX更加著重於日常使用的便利性,以寬敞的車廂、腳踏空間以及
易於騎乘的特色為主,而NMAX則更加貼近「旅行」用途,旅跑車款因應長時間騎乘所需的
舒適騎乘三角、深度表現亮眼的車廂空間和能讓騎士享受旅程每一分一秒的優良操控性,
加上原廠配備Keyless無鑰匙啟動與更全面的科技配備等,儘管也因為車架的龍骨形式而
使NMAX少了腳踏置物的便利性,但看著這款車在海外其他市場的熱賣……咱們也就繼續觀
望它在未來的銷售表現了。
2020 Yamaha NMAX 155 ABS建議售價如下:
NMAX 155 ABS,NTD 118,000元。
心得:原本以為好不容易總算等到水冷勁戰,結果來了個TCS被拔掉的NMAX,然後這個造
型到底是歸類於通勤還是運動咧??
作者: s860355 (小宏) 2020-06-10 10:55:00
沒TCS就不值得買了
單向單活塞+拔TCS,把音叉粉的命當韭菜就對了XDDD
前剎連放單向雙活塞,在台灣遇到三寶都穩撞了^_^還放前後XD,賣12萬,真是人才啊,台葉
用來在健身房與家裡之間通勤 這樣運動也有 通勤也有
作者:
kslxd (置底震怒放火路人某K)
2020-06-10 11:23:00醜
作者:
kilm665 (呂肥)
2020-06-10 11:30:00你以為來個免鑰匙就高潮嗎
作者: asdf70044 (A7) 2020-06-10 11:32:00
賣翻天了
作者:
nimaj (nimaj)
2020-06-10 11:34:00車頭因應時勢戴了口罩 不錯不錯如果是我 我就把口罩烤成黑色 會好看很多
作者:
HsihHan (希漢)
2020-06-10 11:45:00我覺得台葉最近幾年決策好像怪怪的 都知道對手牌不錯 還沒有危機感
作者:
nimaj (nimaj)
2020-06-10 11:47:00原廠包袱 沒辦法 台鈴更慘suzuki 150不給 12吋不給 ABS研議中 ... 噗哧
作者:
jengmei (鄭小妹)
2020-06-10 11:58:00沒四缸電控全滿前後歐b卡 不考慮
作者: alomar2000 (小小擦鞋童) 2020-06-10 12:13:00
台葉應該也不能決定什麼,還是母廠作主吧!畢竟台灣市場就真的沒東南亞大…很現實
作者: acs81046 (Banana King) 2020-06-10 12:17:00
極限運動車款
作者:
kilm665 (呂肥)
2020-06-10 12:26:00跟本只想賣勁戰
作者: j612142321 2020-06-10 13:16:00
一堆人不是說他們家的車就是欠改,那給這樣的配備剛好而已吧,買回來改
作者:
arm370x (這年頭不能什麼都三倍速)
2020-06-10 13:34:00反正買了都改對4原廠隨便配就好了 音叉粉沒在缺錢的
東南亞車就是這樣啊,大家不習慣而已幾乎都是細前叉+很鳥的前煞
ABS+那個前煞....到底要安全還是不安全...最危險的安全煞車內
作者:
Ivan210 (小謎)
2020-06-10 15:36:00有龍骨就是為了操控穩定,結果搭配超細前叉跟單活塞卡鉗…完全跟操控穩定不搭…
作者:
winptt (winptt)
2020-06-10 15:51:00改卡鉗不會影響abs的功能嗎?
作者: expedition (Pela) 2020-06-10 16:28:00
定位說是三十歲運動款 感覺中程後面還要再加行李箱還是它的訴求其實是純騎乘 ?其他的完全不考慮 ~
作者:
gameguy (gameguy號:)
2020-06-10 16:59:00有TCS再叫我一聲
作者:
eva7141 (幻羽星塵)
2020-06-10 17:22:00沒TCS直接略過
作者:
anajal (秋意甚濃)
2020-06-10 21:49:00以前迅光也是單一卡鉗...煞車力道與手感還遠勝奔騰
作者:
minifruits (i got ur msg..)
2020-06-11 11:53:00除了醜以外想不到別的了
作者: MansonShih (第一桶金) 2020-06-11 12:20:00
沒TCS 藍牙無所謂,但上吊架就PASS,害我期待了一下
作者:
Jcat (大貓)
2020-06-11 13:03:00這車純通勤了吧,車箱小,沒平台沒掛勾....而且軸距好短馬車至少騎爽,這車大概純爆改騎帥的吧?
作者:
fasty (m)
2020-06-11 19:10:00記得第一代勁戰也被說很醜
作者:
waloloo (ARIAxヨシノヤ )
2020-06-12 14:42:00同意,先來個對四浮動加大浪花基本
作者:
ph4586 (阿廷)
2020-06-13 23:34:00噓排版
作者:
allenzhuang (allenzhuang是在過五個小)
2020-06-15 07:41:00以上噓的都是信仰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