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降低了10-15%的關稅,那麼還有人要買國產車嗎?另一個問題是貨物稅15-17%,會不
會一併被處理不合理的課稅。國外商品進來就是1.5倍價格起跳販賣。打破關稅壁壘,還
不賣爆?不香嗎?Cptpp成功進入後是買車的好時機。50萬的車扣掉關稅+貨物稅30多萬就
可以買了。
作者:
sdiaa (桂綸鎂)
2021-09-24 23:49:00汽機車的進入障礙 關稅佔的不多吧
不能直接拿終端售價去算 想加入? 八字都還沒有一撇~
作者:
dhtsai (tsai dzeng-han)
2021-09-25 00:15:00貿易障礙不是來自關稅,而是來自驗車規範
我覺得很有希望,那種狗屎驗車費用你會覺得合理嗎?在國際組織cptpp面前能說得過去?雖然平時都叫百姓跪。台灣的長官都是看到國外施壓就跪了。
作者:
AreLies (謊言)
2021-09-25 00:44:00貨物稅才是問題
作者:
dhtsai (tsai dzeng-han)
2021-09-25 01:57:00不是驗車費,是自行引進過不了驗車,要送到民間檢驗室調供油調到符合標準之後,送驗才會過;就元氣轉速的收費項目之一幫進口車調參數的費用比驗車費還高
作者:
DarenR (DarenR)
2021-09-25 02:35:00政府總有辦法讓你用他們滿意的價格購買
作者:
dnawars (銃康挑作樂工坊創意總監)
2021-09-25 04:37:00cptpp連各國國內法規都視為貿易障礙 低人權低環保也是不平等的貿易
我們好不容易才能參加國際組織,相信會想盡辦法加入配合修改政策。因為以前根本沒機會。
作者:
dhtsai (tsai dzeng-han)
2021-09-25 08:19:00加入WTO當下,台灣車商為堵進口車,搞出獨步全球的驗車規範這是官商勾結的產物,被宰的是終端消費者及中小型貿易商
加入wto至今車輛關稅砍一半,你買雙b有比較便宜嗎?
作者: aliangh (嘎嘎) 2021-09-25 08:22:00
進口商會多10~15%利潤的機會最大 看看狗車 還有我們外銷機車在國外有競爭力的價格
作者:
dhtsai (tsai dzeng-han)
2021-09-25 08:23:00關稅在內的所有稅加起來,只有到岸價再加55%,但售價是國外售價翻倍;進口商成本也不會是國外終端售價。雙B也是很敢開價,forfour在歐洲未稅價一萬歐元,來台灣翻倍在歐洲同樣價位的peugeot107,citego,來台灣賣46~49萬一萬歐元約34萬台幣,加55%到46萬台幣,寶嘉跟台朔壓成本賣賓士直接開價70萬
人活著總是能期待些好事。而不是一直在唱反調跟唱雖。你有看過政府這麼積極過?我猜很可能已經磋商很久。我是覺得政府不做沒把握的事。至少台灣官員終於願意拉下臉來,去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協調國內的一堆不合理法規關稅壁壘跟稅務還有驗車費用等等。
我是期待能夠進口東南亞的車款,像honda的白牌速可達
作者:
dhtsai (tsai dzeng-han)
2021-09-25 09:47:0040年前台灣政府不刻意保護本地製造商,台灣有機會像泰國
作者:
DarenR (DarenR)
2021-09-25 10:05:00要吹政府也等加入且有實際作為再說吧
作者:
segio (初華)
2021-09-25 10:19:00台灣的問題是貨物稅吧
想太多 這個省的是企業的成本 賣給你的還是一樣貴廠商利潤upup
作者: Serisu (Serisu) 2021-09-25 11:25:00
就一個現成例子擺在前面了 稅金再怎麼降 在這個缺少競爭的小市場通通變成企業的利潤
某企業老闆:油電雙掌,活不下去了,調漲20%。員工薪水沒漲,老闆年底又買好幾輛新跑車。
作者:
sdiaa (桂綸鎂)
2021-09-25 12:40:00真實售價是供需決定的 不是成本決定的
作者:
dhtsai (tsai dzeng-han)
2021-09-25 13:02:00如果沒有異於全球的奇葩驗車規範,會有一些中小型貿易公司,拉車子進來,以量衝利潤
作者:
teddyno (不黏牙)
2021-09-25 13:45:00台幣升值那麼多,終端消費者也沒受到優惠
作者: milkyway168 (雲河) 2021-09-25 13:51:00
便宜的價格不屬於消費者!
作者:
pmes9866 (沒見過帥哥喔)
2021-09-25 13:53:00水貨商有利可圖就是因為奇葩的驗車法規 要是原廠隨便驗隨便過誰還要買水貨 驗進來也只會開盤子價
作者:
superLM (Let's play it by ear)
2021-09-25 17:42:00想太多 你要那些水貨商怎麼活 不可能
作者:
Yjizz (饒惹偶ㄚ激濕)
2021-09-25 17:50:00覺得這些車廠還能繼續領各種補助 就不可能雖然希望能有好消息 但是這些財團跟周邊貿易商關係應該也不錯嘴邊肉應該不會想分人對其他國外廠 台灣市場也不是那麼大
作者:
cvn21 (你是中國人)
2021-09-25 18:01:00絕對繼續收,協商以後廢除再新立名目收稅
自己看看當年忍者250賣35萬時護航者怎麼解釋的關稅、貨物稅+1X萬檢驗費,自行送驗要排隊等幾個月還不一定能一次通過
作者:
gameguy (gameguy號:)
2021-09-26 13:16:00夢裡什麼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