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錢鍾書 《圍城》
http://blog.udn.com/Kea0111/13653209
(以下所引頁數均以大地出版社,2012年2月一版七刷為準)
原先以為《圍城》是一本很嚴肅、沉重的小說,至少應如同時代張愛玲或《未央歌》
那樣,有1930、40年代中國沉靜的氛圍。不過相反的,《圍城》的主題雖然正經(某中人
生與婚姻的探求),但整個故事是相當幽默,裡面有很多諷刺的書寫,尖酸辛辣,害我看
得從頭笑到尾。而且故事中角色的表現其實相當「現代」,把主要人物搬到2000年的時空
背景下也不失違合,很難想像在我們阿公、阿媽的年代,上海已經是如此現代化的地方。
故事主角方鴻漸大概可以定義為留學生中的「魯蛇」(網路用語,loser的音譯),他
父親是前清舉人、小縣士紳,在兒子高中時,就幫他和一位本地出身、後來在上海發財開
銀行的周經理家的女兒安排婚事,結果方鴻漸在北京念大學時,這位周小姐就病死了,周
經理顧念翁婿之情,把嫁妝改成方鴻漸的留學費。結果方鴻漸去了歐洲也只是懶散遊玩,
英法德換過幾間大學,半個學位都沒拿到,最後為了應付父親和岳丈,花了四十元美金買
了個美國的假哲學博士文憑,回到上海,開始面對現實的人生。
《圍城》一書將方鴻漸這個角色寫得活靈活現的,他應該是個相貌不錯、為人好相處
的年輕人,加上背後有經濟支持,所以女性都還頗願意接近他。但他沒啥真才實學、耳根
軟、又好面子、愛逞強,十足十的中國傳統男性特質,結果就是鬧出很多很好笑的笑話。
他回國後找不到工作,就先在岳父周經理的銀行先謀個閒差,最後他和蘇小姐、唐小姐搞
了一堆緋聞,自覺周家待不下去,就決定要到湖南新設立的「三閭大學」去任教,他和周
經理撕破臉那段,就把方鴻漸諷刺得活靈活現的:
「我不要錢,我有錢,」鴻漸說話時的神氣,就彷彿國立四大銀行全在他隨身口袋裡
,沒等周經理說完,高視闊步出經理室去了。只可惜經理室太小,走不上兩步,他那高傲
的背影已不復能供周經理瞻仰。而且氣憤之中,精神照顧不周,皮鞋直踏在門外聽差的腳
上,鴻漸只好道歉,那聽差提起了腿滿臉苦笑,強說:「沒有關係。」(第128頁)
方鴻漸一行人從上海到湖南一段路程也是倍極有趣,現在真很難想像要在公車上一擠
七、八個小時,下船還得跳海,沒客棧打地鋪,有床鋪也不乾淨,還有餐廳賣的肉長「肉
芽」的,其實就是生蛆。戰亂時節有時還得用上軍方,赴教職像要去取經一般。
結果方鴻漸到了三閭大學,又因為學歷不足,上不了教授、也沒專任課可教,最後一
年教完不續聘,他只好返回上海,但這回他和同行的一位上海女孩孫柔嘉結了婚。只是他
回上海後際遇仍不好,夫妻倆隔闔漸深,故事就完結在一場夫妻的大吵之中…
除了方鴻漸以外,其他幾個角色也同樣鮮明有趣,例如第二男主角趙辛楣,穩重實幹
,不逞強卻自有主見,和方鴻漸形成強烈的對比。他兩人本來是半情敵關係,結果同時情
場失意,竟惺惺相惜成為好友,這點也讓我笑得闔不攏嘴。另外像三閭大學中幾個學者,
李梅亭、劉東方、汪處厚都酸得很有特色,我引一段寫汪處厚的:
……譬如他那位原配的糟糠之妻,湊趣地死了,讓他娶美麗的續絃夫人。結婚二十多
年,生的一個兒子都在大學畢業,這老婆早死了。死掉老婆還是最經濟的事,雖然喪葬要
一筆費用,可是離婚不要贍養費麼?重婚不要兩處開銷麼?好多人有該死的太太,就不像
汪處厚有及時悼亡的運氣。並且悼亡至少會有人送禮,離婚和重婚連這點點禮金都沒有收
入的,還要出訴訟費。何況汪處厚雖然做官,骨子裡只是個文人,文人最喜歡有人死,可
以有題目做哀悼的文章。棺材店和殯儀館只做新死人的生意,文人會向一年、幾年、幾十
年、甚至幾百年的陳死人身上生發。「週年逝世紀念」和「三百年祭」,一樣的好題目。
死掉太太——或者死掉丈夫,因為有女作家——這題目尤其好; 旁人儘管有文才,太太
或丈夫只是你的,這是註冊專利的題目。汪處厚在新喪裡做「亡妻事略」和「悼亡」詩的
時候,早想到古人的好句;「眼前新婦新兒女,已是人生第二回,」只恨一時用不上,希
望續絃生了孩子,再來一首「先室人忌辰泫然有作」的詩,反這兩句改頭換面嵌過去。這
首詩至現在還沒有做。…(第246頁)
即便是方鴻漸的父親、兩個弟媳、甚至一些小人物,都常可見到一些很有趣的描寫,
而且如我前面所說的,這些描寫非常現代,讓人不會以為是七、八十年前的上海,就算在
今天的台北,這樣的人物還是到處可見。例如以下這位曾要給方鴻漸當親家的張先生,留
美回來,喜歡古董:
張先生大笑道:「我不懂什麼年代花紋,事情忙,也沒工夫翻書研究。可是我有
hunch;看見一件東西,忽然what d’ you call 靈機一動,買來準O.K.。他們古董掮客
都佩服我,我常對他們說:『不要拿假貨來fool我。O yeah,我姓張的不是sucker,休想
騙我!』」(第52-53頁)
是不是有種似曾相似的熟悉呢?
不止是人物,就算是語言,《圍城》一書也相當現代,像以下這段,這是說方鴻漸帶
著未婚妻孫柔嘉到上海,孫柔嘉感覺惡心想吐,:
「飛機震盪應該過了。去年我們同路走,汽車那樣顛簸,她從沒吐過。也許有旁的原因罷
?我聽說要吐的——」跟著一句又輕又快的話——「當然我並沒有經驗,」毫無幽默地強
笑一聲。
鴻漸沒料到辛楣又回到那個問題,彷彿躲空襲的人以為飛機去遠了,不料已經轉到
頭上,轟隆隆投彈,嚇得忘了羞憤,只說:「那不會!那不會!」同時心裡害怕,知道那
很會。(第303頁)
口中說「不會」,但心裡知道「那很會」,這根本就是現代網路打嘴炮的用語,不知
道是錢先生領先他的時代太多,還是中文進步太少了。
不過或許是因為描寫太有趣,真正「圍城」的那種感覺就薄了,雖然大概可以體會到
一種都會男女生活上的無奈,但還不夠觸動人心。
總言之,是很有趣的一本小說,可以想像一下我們的阿公、阿媽當年也是這樣年輕過
,這樣有活力,這樣亂發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