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好讀版:http://neganchor.blogspot.tw/2014/10/blog-post.html
《弟子規》是一本被許多團體號稱是儒家聖典的讀物,它是一本標榜孝道、推崇孝道、「
聽話」擺第一的書,有許多父母、幼兒教育機構會用它來教育孩子,要孩子們把它背起來
,甚至是企業團體會用它來教育員工,而某些宗教團體,更發現了它的妙用,所以會規定
信徒入教時一定都要讀這本書;但有人會問,「聽話」不是很好嗎?孩子不聽父母的話,
員工不聽老闆的話,老百姓不聽統治者的話,這社會不就大亂了嗎?咦,等等,老百姓為
什麼一定要聽統治者的話?看看現在的香港,服貿期間的臺灣,我們且看看《弟子規》這
本名不見經傳的讀物為什麼會這麼流行。
當年康熙8歲登基,14歲親政,康熙是個聰明人,深知以他的外來民族身份要統治漢人,
咱們漢人跟他們滿人的文化在根底上有著明顯的不同,而「文化」勢必是他要面對的第一
個問題,對他這個皇帝而言,千方百計要想的問題就是要讓這群死老百姓乖乖聽話,不要
整天像陳近南的天地會一樣在腳底板刺個反清復明想搞革命,於是他左思右想,終於給他
想到個辦法來。
在這裡插個題外話,曾有朋友在我的臉書底下留言要我推薦一些謀略學的讀物,這裡可以
給各位提供作參考:康熙當年親政,規定底下的 臣子一定要讀的三本書,第一本就是《
三國演義》,滿清的老祖宗奴爾哈赤就是靠著《三國演義》取得大明王朝的江山,靠這本
書,他希望臣子能學到用兵打仗的謀略思想;第二本書,就是《老子》,這本書的妙用無
窮,讀通的人天底下一切的學問都能盡收心底,國外有部電影叫《Tao of Steve》就是用
《老子》在教人怎麼追女孩子,而康熙則希望用這本書讓底下的臣子學會政治智慧。
抱歉扯遠了,第三本書才是重點,難道就是《弟子規》?哈哈,猜錯了,《弟子規》那時
還沒問世,就算要輪也輪不到他,康熙要臣子讀的第三本書,就是曾子所作的《孝經》,
曾子耶,名氣夠大了吧,找他來代言「孝順」就跟找阿基師來代言食品一樣,雖然曾子已
經掛很久,無法再出來下跪替自己的胡亂代言負責。
康熙打的主意是,用這本漢人儒家流傳已久專講「孝道」的經典,「灌輸」人民無限上綱
的服從思想,注意這兩個字「灌輸」喔,「灌輸」的意思就是你他媽什麼都不要想,照著
幹就對了,《弟子規》就是這個時候的產物,它的作者李毓秀是當時的落魄秀才,看皇帝
老子在推廣孝道,估計想寫本書看能不能狠撈一票混口飯吃,也從不認為自己寫的書會是
什麼儒家經典。「孝順」這件事無限上綱下去,就是會讓人一直聽話一直聽話一直聽話,
這就是康熙要的。那康熙成功了嗎?很成功,歷史告訴我們,康熙維持了200多年的盛世
,他的「聽話」教育非常成功。
我們先來看看《弟子規》在說些什麼,其實這本書很簡單,就是一堆食衣住行的教條,然
後聽話就對了,想都不用想,這種教條式的書有一個很詭譎的地方,就是它不要我們變通
,文句之間圍繞的中心思想是「服從」,完全不考慮情境的問題,用這本書教出來的孩子
,會成為人人口中有家教、有禮貌的孩子,但這孩子有禮貌,不是因為他覺得人與人之間
本來就是要有這樣的互相尊重,而是書上這樣教、爸媽要我背《弟子規》,無法產生一個
屬於自己的中心思想去支撐自己的信念,要知道,沒有中心思想的人,變通能力是非常差
的。
「孝順」本身要從內心層次去潛移默化才有意義,很多推廣《弟子規》的父母並不知道這
件事,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就好,聽話就是他們最大的安慰;這個想法很容易出問題,
如果今天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比自己有成就,能夠突破現有的階級製造出階級流動,
那用《弟子規》是絕對不可能的,這是個很簡單的邏輯問題,如果父母今天的思維只能留
在這個階級,那要孩子聽話頂多也只能讓他留在相同階級,要他突破創新,就不能用《弟
子規》去教,甚至父母本身還得忍受孩子不聽話這件事,當他的思維已經超越父母,就不
再是父母的舊思維能夠理解所掌控的。
但對統治者來說,他們可不是這樣想,《弟子規》就只是個工具,康熙不就靠他維持了
200多年的盛世嗎?韋小寶也說了:「為什麼一定要反清?現在康熙當皇帝,人人有書唸
,人人有錢賺。」,《弟子規》在太平盛世是維持社會秩序的好工具,但如果身處亂世,
想撥亂反正,或是閣下不滿現在所處的階級希望後代能往上突破,那就別用《弟子規》教
自己的孩子,而是要用《弟子規》去教別人家的小孩……啊,我什麼都沒說喔,哈哈。
每次看到別人家的小孩在讀《弟子規》,「至少他們家的小孩不會在公共場合亂跑。」,
我都會用這樣的角度安慰自己「反正不是我們家的小孩,哈哈」,《弟子規》我手上就有
一本淨空的華藏出版的,歡迎跟我借,送你都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