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死亡的重量──《心中的天秤》試讀心得

作者: mingjer (李肯特)   2016-06-06 14:25:15
        死亡的重量──《心中的天秤》試讀心得
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mingerkant/wretch/419944947
     「被害人‧遺族緩刑觀察制度」,是日本政府為了照顧到
     被害人或遺族的心情,所創立的一種制度。即使法官因為
     加害人在情有可原的情況下,得以被判處緩刑,被害人/
     遺族自身仍得以申請此觀察制度,了解加害人兩年來是否
     有反省、悔過之心,再決定是否要撤銷加害人緩刑,使其
     入獄服刑。
     作者藉由大學講師井川敬治之口,在法律系學生面前講述
     已經實施三十八年的「被害人‧遺族緩刑觀察制度」的經
     緯,同時也分享自己剛成為觀察員之始,與資深前輩「牛
     皮」岩崎進一同進行的幾個觀察紀錄。
     本書所談論到的議題很有意思,加害人在獲判緩刑之後,
     是否真能有所改過?而改過與否的衡量準則,卻是由被害
     人及其遺族來做評估。那麼,當遇上可能是含冤的狀況呢
     ?或者當加害人看似很努力在過日子時,到底是毫無悔過
     之意,還是一種奮發向上之舉?
     桂望實的《手中的天秤》,沒有太過波濤洶湧的算計或冒
     險,也沒有過於殘酷的事件與犯行,所揭露的,是一則則
     細膩又複雜的人性糾葛,以及一個個企欲尋找存在意義與
     生命目標的家庭或個體。
     生命的價值會不會因為其年紀、心智狀態、職業與對社會
     的貢獻度、社經地位等有所不同?
     井川在大學講課時,提到六個案例,有意外死亡的、疑似
     協助自殺的、事故而死的、家暴受害者、照護問題等六個
     不同面向的案例,而因此受到波折的,卻是其中十二個家
     庭。
     『原來申請被害人‧遺族緩刑觀察制度,是為了將加害人
     掌握在自己手上,即使因此造成了自己更大的痛苦。』人
     很難明白的是,仇恨固然給予自己走下去的動力,卻也難
     以發現自己持續往前走的路程,竟與原先目標有著很大的
     偏離。於是每往前一步,感覺有所邁進,殊不知正因如此
     更加深仇恨對自己所造成的影響與操弄。
     「考中學!想得真美啊。家教?小玄沒辦法參加考試,為
     什麼他兒子還活著,還可以參加升學考試?……我每次都
     在想,我到底做錯了什麼?他們家越來越幸福,你們來告
     訴我這一切。請你們把我們這種像地獄般的生活也告訴他
     們,不要半年一次,而是每天,每天都要讓他們知道我們
     過得多麼痛苦。」因此加害人得活在近似禁慾、放棄每個
     可以讓人生更好的選擇,時時內在自責,即使當初的事件
     並無太大的徵兆?而且加害人也並非蓄意而為、甚至沒有
     任何傷害之舉?同樣的,加害人的每個家人,是否也因此
     同時失去了獲得幸福的權利?
     新手井川不解,何以遺族無法體察到加害人悔悟的心?然
     而老手牛皮卻告訴井川「憎恨也可以成為生存的動力,只
     要還在憎恨,問題通常就不大。可以憎恨啊,因為她失去
     了寶貝兒子,只要憎恨、憎恨、再憎恨就好。」即使路走
     偏了,仍然在繼續前進著,有朝一日也許會找到生命中其
     他可作為驅使的動力,然後憎恨的任務到此終結。
     「被害者‧遺族緩刑觀察制度」是個虛擬的法律,作者桂
     望實卻讓我們看到,有家人因受害而死,可能是個很大的
     創傷,而這創傷是外人難以理解的,即使意外事件的加害
     人並無傷害之意,同時也是個認真有為的人,亦然。感同
     身受是更讓人受不了的安慰,這種彷彿站在自己身邊的勸
     慰,往往也是不瞭解失去重要他人的心痛有多傷。
     「雖然同樣殺死了一條人命,但犯了一次錯,就必須用一
     輩子賠償嗎?」
     生命就是這麼一個複雜且難解的議題,每個人用來衡量輕
     重的砝碼或有不同,但卻都可以看到其對生命的在意,若
     我們能理解到這一點,也許這世界上的遺憾就能少了一些。
     或許,要活得自在,牛皮的心念也是種選擇,『面對不喜
     歡的現實,要堅決拒絕接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