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謊言的蝴蝶效應──《小謊言》試讀心得

作者: mingjer (李肯特)   2016-06-29 11:20:49
        謊言的蝴蝶效應──《小謊言》試讀心得
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mingerkant/wretch/427934081
     有時候我們覺得小小的、無心的「口誤」,所造成的影響
     與傷害,卻是我們所無法預測的。
     對瑪德琳來說,這一天是她四十歲的生日,同時也是她的
     寶貝女兒克洛伊要去幼稚園新生日的日子。一起偶然的小
     意外,讓她認識了單親媽媽珍恩及她同樣是新生的兒子席
     基,自此兩人成為好友。
     讓人無法預料的是,在新生日放學時間,居然有個女孩愛
     瑪貝拉指控席基掐了她的脖子,而席基卻堅持說自己並沒
     有欺負同學,但兩人都不願做進一步的解釋。此外,在開
     學後,老師卻看到愛瑪貝拉與席基兩人,看似感情融洽的
     相處。到底,席基是否真的霸凌了愛瑪貝拉?而又是哪個
     孩子沒有說出實話?整起事件又將在這群孩子與家長們之
     間,掀起了什麼樣的波瀾?
     黎安‧莫瑞亞蒂的《小謊言》,一開始讓我們以為這是個
     快樂又溫馨的故事,只是沒過多久,就馬上在讀者心中投
     下了震撼彈:
亞卓安‧昆蘭偵查佐:我想先澄清一下,這不是馬戲團秀
          ,而是殺人案調查。
     誰死了?怎麼死的?而他的死,又將如何被看待?
     黎安很巧妙地按照時間軸,敘說著四個家庭之間的互動與
     矛盾情感:瑪德琳堅持為珍恩與席基的困境發聲,卻無能
     處理她的大女兒艾碧迷上和前夫奈森的續絃邦尼的交流;
     看似恩愛,卻有著嚴重家暴問題的瑟麗絲與派瑞,兩人之
     間的暴力衝突,就像躁鬱症患者的發病週期,永遠在過度
     暴力與過度補償之間做擺盪;被瑪德琳不屑的奈森,竟開
     始想要認真照顧先前一直忽略的女兒,而他和邦妮同時又
     有個女兒絲凱和克洛伊都是新生;珍恩存著年少輕狂的陰
     影,認為自己不配享有幸福,而帶著兒子四處流浪。經過
     霸凌事件,她開始懷疑霸凌這回事,是否會透過DNA傳給
     她的兒子,只因她當初就是在幾乎被強暴的情況下,才懷
     了席基。
     於是,我們以為只會發生在東方社會的情節,諸如孝「子
     」、孝「女」的無限上綱,或者是意圖透過連署,把異議
     份子趕出校園。然後才發現,不管東、西方,在親職這一
     方面,其實有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有那麼大的差異。
     在《小謊言》中,作者除了按時間軸的敘事,也加上「殺
     人案後的偵訊或家長、教職員間的閒聊」,更生動而諷刺
     地展現出這群新生的家長們,那看似和諧的表面,其實彼
     此之間充滿了冷漠、誤解,還有一連串的自以為是。
     這就讓我想到了日劇【母親遊戲】,一個因公托客滿而不
     得不把小孩送去私立幼稚園的媽媽,很深切地體會到,每
     個人際互動,都是一種階級之間的象徵,當身處在其中,
     每個人的地位高下立判,自此孩子的性向探索、適性發展
     、人際往來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展現他因家長財力
     而因應產生的一種難以流動的社會地位,然後繼續傳承下
     去。
     在全書中,很多看似我們很在意小孩子的發展(從幼稚園
     到中學),但其實更多卻是夾帶著對未知的惶恐與焦慮,
     以及因此而生的莽撞與衝突。正如瑪德琳長女艾碧想到要
     救援雛妓的方法,竟是出賣自己的初夜!而我們從以前所
     學到的,向來多半只有無止盡的禁止與恐嚇,「這個禁止
     、那個不能做」,我們並不是在讓小孩子成為他自己,而
     是讓他成為我們理想中的樣貌,而這也通常是我們唯一會
     做的事,或者說,我們從來就不曾被鼓勵做自己,自然也
     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去探求他﹞的本性。
     也好像不敢揭露自己受家暴(甚至有逐漸嚴重化的趨勢)
     的瑟麗絲,具有法律專業的她,深信丈夫仍有善性,只是
     不會控制情緒、樂觀的以為等兩個雙胞胎孩子都長大後再
     離婚就可以了、然後總是盡情的以丈夫的錢做公益,彷彿
     這樣就能換得報復與心靈上的慰藉、而且她也深信,所幸
     孩子們都沒有意識到兩夫妻長久以來的暴力衝突。
     又比如珍恩,一方面懷疑席基有著他父親那暴力的基因,
     卻又想要相信他是清白的,同時一個單親媽媽帶著孩子身
     處異鄉,舉目無親又樹敵無數的感覺,讓她好幾次都想投
     降,回到那自己生長的家,逃離這一切,就可以等於這一
     切都沒有發生過,得以重新開始。
     從黎安的前作《丈夫的秘密》跟本書《小謊言》來看,可
     以看到她很擅長描寫家庭之間的那種複雜又無法割捨的情
     感,你知道繼續堅持下去不但沒意義,還可能對彼此造成
     傷害,只是卻又無法讓自己跳離這個循環,而只得一直耽
     溺其中,直到在現實或象徵性的意義上,我們再也無法浮
     出水面之後才告終結。
     有意思的是,前者事件圍繞在復活節前七天,而本書則是
     聖誕節前後,對歐美國家來講,基督信仰似乎已成為一種
     生活中的儀式,然而不管在多麼崇高、理想的信仰背後,
     也許該多思索的是,我們只是單純的人類,而如何讓我們
     不再因為焦慮或恐懼,進而自動化地為求自保,而編織起
     一個個看似無害的小謊言,其間的關鍵點也許在於,當我
     們重新開始認知到自己對很多事情是無知且無能為力的時
     候、當我們願意正視到自己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樣有著堅
     強的肩膀、當我們願意承認其實現在的自己不僅軟弱,還
     需要別人的一臂之力。
     那麼,這樣一來縱有遺憾,也就不會這麼讓人難以招架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