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連結的部落格好讀版:http://ppongpong.pixnet.net/blog/post/449380094
---
書名: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大數據時代,你一定要避開的自以為是
作者:Thomas Gilovich
博客來:連結
---
綜觀自己的閱讀歷史,關於思考邏輯(非哲學)的書藉,我大約看了五六本
,這本是最淺易近人,適合入門。
雖然書名很內容農場,而且和大數據毫無干係,但我還是推薦它。
這本書優點是,只針對六個(見底下目錄)思考謬誤做非常詳細的介紹與舉
例。數量很少,讓讀者好吸收、好記憶,從而能應用於生活上。
這六點也是日常中很常碰見、很基本的手法,親朋好友討論間、網路留言裡
,隨手拈來都有。
不過,對於討論批判思考、講求邏輯的書,當然也要用批判思考來看待。
就內容而言,全書有一種對統計、現代科學的過度信賴。
也許有人會問,信賴現代科學、統計有什麼不好呢?
有的,引句我從老師聽來的一句勸言:「工程師就是要不斷懷疑。」歷史上
所有的科學進展,都是打破過去規則、推翻前人假設、挖掘錯誤而一步一步走過
來的,若是過度信賴現行的科學,全部照吞而不質疑的話,就不會有未來的進步。
畢竟自然不會告訴你正確答案,我們只能不斷假設,再從實驗中去驗證--
-沒有盡頭,因為只要有一個反例,這條規則就必須被修正。
如果抱持著「現代科學就是真理」而反對其它意見,就等於放棄了進步的可
能性。至於統計,統計與機率本身就是一種迷思。統計的計算方法、參與者、呈
現方式、結果解讀等等,有太多模糊地帶,就如同「夫妻兩人平均一人一顆睪丸
一顆卵巢」,統計結果不能反應個體狀況,也無法預估黑天鵝的出現。
機率則是依賴大數法測,重覆次數足夠多才能達到期望值,然而現實生活中
限制太多,比如每個人只有一條命不能重來(所以大家願意在安全上花錢,即使
意外發生機率極低),或沒有足夠的錢去長時間投資高期望值的股票。
不過,就如同一開始所說的,本書算是入門級,帶領讀者初步挖掘自己直覺
式思考中的常犯錯誤,花了許多篇幅在舖陳與舉例上,也放不下太多內容。
對這方面有興趣的話,更進一步我推薦《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
誤》及《行為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兩本同作者,專欄式短篇幅的
趣味介紹。
如果講求實作應用(論戰、筆戰),推薦《邏輯即戰力》(全名:邏輯即戰
力-75個謬誤幻術,讓你說話有說服力、話術有免疫力、辯論有戰鬥力、談吐有
魅力),除了破除自己思考上的謬誤外,也教你如何用謬誤去迷惑別人。
關於統計結果不可信的觀點,可以參考《黑天鵝效應:如何及早發現最不可
能發生但總是發生的事》(但這本我沒看完= =)
當然,明顯的是,後四本的內容比較多,也比較複雜。《邏輯即戰力》牽涉
到非P則Q那種偏硬的邏輯,《黑天鵝效應》滿厚的,而《思考的藝術》、《行
為的藝術》總合有104種項目。
前三本十分推薦(《黑天鵝效應》暫且保留),尤其是在資訊流龐大、意識
形態紛亂又眾說紛云的現代社會,如何讀懂別人論述、剖析問題、分析理由與證
據,最後進行判斷,這是一件非常重要但卻在我們的教育中缺席的事。
思考的確是一件麻煩又耗心力的事,但不思考,小則被帶風向,大則被詐欺
,造成人身安全、名譽與財產損失。
如果要更進一步運用在生活上,最好的練習場莫過於各大網路論壇、新聞報
導留言區。(因為在現實生活中,還要顧及對方顏面、避免影響交情等等)
順帶一提在它版看到此帳號發廢文請別太在意,那是第二人格。
在看到反對意見時,別急著生氣或嘲笑,而是冷靜下來,針對對方論述進行
有邏輯的回擊,並且避免己方論述的前後矛盾。
如果沒辦法回擊對方論點呢?
若是我,就會反思自己思考中是否出現了模糊、不理性、雙重標準的部份。
自省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難在必須承認自己犯錯,但只要是人,沒有不犯錯
的,不需要為此生氣惱羞,也不需要抵抗拒絕。
對手是不知名的網友,自己是一個虛擬帳號,承認自己的錯誤,不會造成任
何現實損失,反而能獲得建議,有助於發現自身盲點(至於辱罵或情緒性發言,
就過濾掉。路上有瘋狗對你吠,你會生氣嗎?)
口說與文字的論述,是一件效果強大的武器,它直接朝人心發射。在一個民
主有言論自由的社會中,不同意識形態的聲音共存,使出百般花招,爭相搶奪聽
眾的注意力、記憶力及立場。
作為閱聽人,你準備好了嗎?
---
目錄:
● 第一部 不實認知的決定因子
第一章 無中生有:對隨機資料的錯誤知覺與錯誤解讀
第二章 過度推論:不完整與非代表性資料所造成的誤解
第三章 預設立場:模糊與矛盾粢料所造成的偏頗評估
● 第二部 不實認知的動機要素與社會要素
第四章 期盼眼光:認知的動機要素
第五章 以訛傳敷:二手資訊的偏誤效應
第六章 認同想像:對想法一致程度的過度高估
● 第三部 不實與錯誤認知的實例
第七章 對「另類」療法的不實認知
第八章 對人際策略的不實認知
第九章 對超感官知覺的不實認知
● 第四部 我們的下一步
第十章 挑戰不實認知:社會科學的角色
---
最近都沒讀書,發現上次寫心得是一月的事了_(:3」<)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