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色彩──《失去雙腳,我用生命奔跑》試讀心得
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mingerkant/wretch/431488205
***********************************
艾美的現身說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sdE4yvTHaI
***********************************
臺灣知名的口足畫家黃美廉女士,曾被問及如何看待自己
的殘疾,她的回應是:「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
的」。這樣的一段對話,頓時讓眾人發現,雖然她比多數
人承受更多限制與不便,竟然可以如此豁達地去看待自己
所遭遇的這一切足以讓人埋天怨地、憤世嫉俗的狀況,而
深深地為她的勇敢與努力所折服。
只是當這樣的狀況,輪到自己來承受時,又將會是如何?
事實上,有時候覺得自己也可以跨過這些難關的,卻往往
被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感冒折磨了好久後,接著才逐漸發現
,原來自己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堅強。這時往往會心想:
「還好只是小病罷了,不會死的。」同時對照自己的大驚
小怪感到難為情。
艾美在她求學時代,迷上了單板滑雪,也考上了按摩師證
照,正當她以為可以對自己的人生隨心所欲時,卻沒想到
在她十九歲那年,竟染上了球菌性腦膜炎,不僅喪失了腎
臟功能,也得截去雙腿以換取活命的機會。
她真的在死亡關頭駐留了一陣子:從無法自主呼吸、需要
全時間的做血液透析(洗腎),存活率從不到百分之二,
而後走回到她原本已經熟悉的日常生活。只是儘管熟悉,
卻已回不去了。
勵志故事之所以勵志,當然是因為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在
極度不利的條件下,奮力地做到一般人可以完成的事情;
然而耐人尋味的是,勵志故事之所以無法那麼勵志,大概
也是因為我們並不是故事中的人物,又怎麼能激勵起自己
更加奮發向上呢?
即使如此,這都不表示艾美的努力是白費的,她的積極是
沒有意義的,或許更該說,「正因為當多數人遇到相類似
的事情,多半是做不到這樣樂觀積極的」,所以像艾美這
樣的人生,才更值得被敘說、被認識、以及被當作勵志的
題材。
從十九歲過後到現在,已經十七年,從谷底中再次爬起的
艾美,有著無條件支持她的家人、一個願意陪伴她度過人
生中每道關卡的男朋友,兩人也共同組織了「變通極限運
動」的團隊,專門服務像艾美一樣,想挑戰自我的變通運
動者,也成功讓帕拉林匹克將「變通單板滑雪」列入比賽
項目。
不用付出太多代價就能有所收穫的學習,是最物超所值的
,畢竟我們都不會希望經歷那麼大的痛苦才有所領悟。雖
然往往也因此,我們就更難體會那種與命運拔河的艱難:
你跟命運分據兩端,而繩子上的紅線則是自己的際遇,一
旦自己的際遇過了中線,就會開始面臨挫折與失敗,甚至
一蹶不振。
只是我們往往很難發現的是,即使我們的人生沒有那麼大
的衝擊與波折,其實也是一直在跟命運拔河的。
個人覺得書中提到幾點很值得思索:
第一,當你面臨苦難時,想著你的信仰吧,當你信仰夠虔
誠,就越能陪伴你度過這一關。艾美就提到她的信
仰是愛,她不但靠愛度過那道最難的關卡,也在她
往後的人生當中,一直在貫徹她的信仰。
第二,「假如人生是一本書,而我是作者,我要怎麼寫接
下去的故事?」作為一個最常聽到這個八股命題的
工作者,倒是真的很欣賞這個問題。現在的人們很
喜歡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做自己就好」。但要怎
麼樣才是做自己呢?還是我們平常只是用這句話來
塘塞,我們其實一點也不知道自己要往哪個方向去?
第三,艾美的家人前往醫院探視她時,她的母親都會嚴格
要求大家要「正向思考」,也許情況不會再更好了
,那麼就聚焦、往更好的方面去想吧,奇蹟總是有
可能在前方等著你。
第四,永遠不要為自己設限,可以阻止自己成功的人,只
有你自己。從截肢到現在,艾美挑戰過繼續當按摩
師、模特兒走秀、參加實境節目、跳舞、演戲、上
TED演講、代表美國隊參加帕拉林匹克、找到跟自
己一樣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努力。要成功只要一個
理由,然而失敗卻可以有無數種藉口。
第五,試著去接納自己的缺點。沒有雙腿、肚子上滿是疤
痕的艾美,也許活得比你我都來得坦蕩與自然。每
個人都有些弱點或不令人那麼滿意的地方,於是,
「看自己所有的」就顯得極為重要了。看得見自己
的可愛,才可以有能量去愛別人。
過去其實不太接受勵志故事的我,最主要還是認為很難類
化到自己身上,而且每個人的境遇不同,就好像艾美的家
人是如此的真誠與無條件地接納艾美,而有同樣遭遇的孩
子,卻很難在臺灣也如此的被對待。
或許,我們可以努力去思考的一件事是,不是要讓我們自
己像艾美,而在於我們有多願意為自己的未來付出多少努
力與心血,好讓自己過著自己所期待過著的生活?特別是
眾人都無法看好自己了,自己不就更應該試著打破他們的
眼鏡,讓他們看見自己的能耐?
畢竟,我們每個人不管如何,都是要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都想要做自己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