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
Submit
Submit
選擇語言
正體中文
简体中文
PTT
book
[心得] 當信仰不再S.O.P.《耶穌跟你想的不一樣》
作者:
mingjer
(李肯特)
2016-08-23 18:52:59
當信仰不再S.O.P.--《耶穌跟你想的不一樣》讀後心得
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mingerkant/wretch/443086439
國中時就讀教會學校,是我初次接觸基督教。到了高中,
也因為好奇而參加了學校內的團契,而後跟著學長開始了
聚會生活。那時剛好是千禧年運動正火熱的時候,自己似
乎也感染了這個氛圍。
後來有機會到別間教會聚會時,卻顯得格格不入,而讓我
有這種感覺的教會不只一間。出社會後的第二份工作,是
在教會附隨組織工作,試用期三個月間沒有勞、健保,雖
然不滿,卻也想著教會並非那麼有錢,而沒太過計較。試
用期快結束時,因為跟牧師有爭執,牧師的一句「我有從
上帝而來的權柄,你再不服,我就要奉主耶穌的名……」
,讓我開始對這信仰產生更大的質疑。(結果是再延長三
個月的試用期,一樣沒有勞、健保)
之後還發生了許多其他的事,讓我對「基督教」感到很灰
心,雖然心裡仍願意相信上帝,但卻自此不願再去教會。
某個程度上,傑弗森‧貝斯齊的這本《耶穌跟你想的不一
樣》解答了我一些疑惑。雖然沒有看過前作《耶穌比宗教
大》,但卻很同意多數人們(包括我)只在意通往天國的
車票,卻沒想過如何在生活中體現信仰的真實。就好像傑
夫所說:「一般人以為的信仰其實是場婚禮,而不是婚姻
關係。」
傑夫以身為一個平信徒而寫成的兩本書,實然引起很多人
的注意,在本書《耶穌跟你想的不一樣》中,我以為重點
是著重在「關係」,不管是我們跟上帝的關係、跟鄰人、
信仰的關係皆然。
人類因為科技的發達而顯得弱化自己身為人的價值,常見
自嘲為工具人即是一例。同時溝通方式變得容易而多元後
,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卻顯得更疏遠,無法跟自己、跟上帝
獨處。再加上教會過度強調人們的原罪(《創世紀》第三
章),而忽略了上帝創造的美好(《創世紀》第一章),
讓人只在意到上帝的公義,卻忘了上帝也有憐憫。
傑夫本身並不否定這些面向,但也質疑若只看到這些面向
,會否讓人忘記更根本的事:神的意旨在於讓普天之下的
每個人,都能活出他所具備的神的形象,而非僅只是個工
具人。
以下略舉我很喜歡本書的幾個段落:
第二章談到,耶穌之所以在聖殿中生氣,是因為猶太人把
聖殿當作自身專屬的神聖空間,而忽視了上帝所說的「祂
的殿是萬人禱告的殿」。真正的信仰,應該是要能在生活
中活出信仰的美好。
第三章、第四章、第八章則提到,我們容易因為在意別人
的評價,而感到自卑、不如人,但卻忘記自己是神所愛的
創造,而開始害怕、逃避。我們不用去證明自己多有價值
,因為我們本身就有神的形象。過去的創傷的確會影響著
我們,然而上帝可以讓我們創傷轉變成疤痕,而成為一種
可被述說的榮耀。
第五章,神創造的第七天是休息,對人來說是生活的第一
天。休息是為了讓後面的勞動更美好、更有效率,不用反
客為主,反而讓工作填滿了自己的生活,卻把生活搞得一
團糟。或者為了守安息日,而刻意不做一切工作,反倒活
不出上帝設立安息日的美意了。
第九章則談到了聖餐,作者舉了一個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人
和解的故事。因為工作忙碌,很多人不再能享受餐桌上那
種和樂、安詳、被在意的關係,甚至很多家庭也往往不再
同桌吃飯。這也顯現在我們的信仰,人們總是過於理性地
想要得知更多的事實,卻沒在意是否能更加緊密地建立關
係。
當代的教會過於注重儀式的情況下,反倒讓信仰更無法進
入人的心中與生活中。然而信仰本身,不就應該是一種生
活的體現?
作者: nightheart (stargazer)
2016-08-25 02:20:00
我覺得什麼地方,會培養出哪一種的神職人員....我從小在教會長大的,大約在高中期,牧師的想法和做法,我不認同,後來也因課業忙,就沒再去教會了,後來,到加拿大時,重新再去他們的教會,(可能有三四間)發現他們的神職人員,沒有我討厭的那種氣息(他們才是對的)而我的好友(非教徒)不知道為什麼,在台灣時,他似乎有些排斥基督教也是在加國,他才願意去教會
作者:
mingjer
(李肯特)
2016-08-30 23:47:00
信仰應該是給每一個人的,但有時候好像不是這樣。這大概就是耶穌說的「自以為義」吧。
繼續閱讀
[問題] 尋找 夢想訂定與執行的書
le81224
[討論] Bookwalker電子書平台 台灣版開站
chewie
[代訂] 城邦讀書花園6折代訂
ruujer
[活動] 8/27 在歷史中找靈光,「新台客」大逆襲
s85061
[活動] 個人出版超進化:自我行銷多舞台
hijokimo
中國亞馬遜折扣 - 满100元减20元
descent
[問題] 想找一本關於民主失靈的書
qeagle
Fw: [討論] 了解總體經濟的第一本書 內容討論
gonna318
[心得] 討債少女的修行日記
ENiAC
[問題] 1984 『那本書』的內容需要看嗎?
Donow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