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版本:https://samiau0321.blogspot.tw/2017/11/blog-post.html
書名:《假性孤兒》他們不是不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
英文書名:Adult children of emotionally immature parents
作者:琳賽‧吉普森(Lindsay C. Gibson)
出版社:小樹文化
因為書名的緣故,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孤兒」兩個字,但本書並非探討現代父母雙薪家
庭無法照顧子女的議題,許多假性孤兒甚至成長在衣食無缺、父母成就學歷高,甚至是全
職母親的身旁,這本書真正要探究的是
我們內在的「深層孤寂」與「不安全感」到底從何而來?
這其實是我內心的巨大問號。
在人生的路途我總覺得父母彷彿有看不見的銅牆鐵壁包圍無法突破,他們對我的態度,視
學業成績、順從與否來決定,總是忽冷忽熱沒有規則,每當我想要闡述自己的想法,父母
就會把話題和注意力轉回自己身上變成訓斥,常常向我抱怨孩子無法解決的情緒、夫妻爭
執和婆媳問題...在滿滿哀傷童年中度過的我,常常覺得喘不過氣。
漸漸的,我開始覺得父母對於「角色」和社會眼光看得比真正的我來得重要,他們重視自
己的社會角色分數(像是好的母親、盡責的爸媽),比子女的感受、心理狀態來得重要,
這個詭異的想法讓我陷入極度的罪惡感,但現實是,無論我是否能達到他們的要求,我都
沒有成就感、感覺不到愛並且不快樂。
【 1 】是什麼造就我們內心世界的孤兒
書裡面主要討論的是在「情感缺失」症狀底下的人(與其專注在父母身分,不如說是整個
社會普遍的問題),這類人無法體會別人複雜的情緒、以自我思考為中心、無法接受差異
性、習慣用情緒感染的方式來溝通問題。
那麼什麼是情感健全的互動呢?
聽起來是不是有如神一般的境界!?
就算是和親密的家人、伴侶、朋友也很難達到如此深度的親密關係和安全感,甚至我們自
己己的深層孤寂,或許都來自於自己的情感缺失,這本書並不是要歸咎於誰,在看每個章
節的時候,非常建議用三個角色和立場去審視,分別是父母、自己(或者對伴侶)、孩子
(或者對弟妹),將會得到完全不同的震撼。
【 2 】情感缺失者的徵兆
挑了幾個讓我非常有感觸的部分。
(1)指望被鏡映 The mirror stage
鏡映(The mirror stage)原本指的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透過與父母的互動,父母自
然對孩子的情緒、感覺產生同理和連結,但情感缺失者,渴望的是孩子能理解他們並且鏡
映出來,變成是孩子需要時時刻刻解讀應付他們的情緒。
(2)時間觀念的不同
情感缺失者常常在情緒衝動的情況下,只能辨識片刻(當下便是永恆)而不是線性、連續
的,他們無法理解別人為何帶著過去的傷,常常前後不一致或者不能理解別人需要復原的
時間。
(3)內化父母的聲音
小時候我們吸收來自長輩的意見和信念,將這些批評化為內在聲音,這些聲音會對你的個
人價值跟品格時時批判,這或許也是有些人聽到別人無心的話語,就會突然勃然大怒的原
因,他們內在的受傷小孩時時緊張而敏銳。
【 3 】你要的是情感糾葛,還是親密感
書中提到情感缺失者會「抗拒親密感」,老實說這真的讓人很難分辨。
就我有印象以來,家裡就有非常濃烈感覺要窒息的情緒,但我隱約覺得十分矛盾,有時候
表現成大團結的模樣、有時候卻因為小事被不尊重的斥責,在這份激烈的情感下,卻常常
感受到冷酷...為何說愛卻無法接受自己是「獨立個體」的疑惑席捲著我。
看到這個章節讓我恍然大悟...
而其中讓我覺得最困惑的部份就是「神聖的角色」。
彷彿角色才是重點,而不是兩個尊重、理解對方的個體,彼此都擁有一個角色服從機制,
甚至從中得到某些特殊的權力可以脅迫對方服從,固守角色是我覺得在互動過程中最大的
屏障,破壞了彼此深入了解對方的機會,也阻隔了對方真實的想法和聲音。
一直到我遇到自己的伴侶,也用同樣的方法去控制他,要求他執行身為「男友」、「丈夫
」的責任,直到遇到感情的危機摸索了許久,才真正理解什麼是「親密感」。其中最重要
的原則就是:我們尊重彼此的差異、完全接納彼此的個性和脾性、對方想做的事情不干涉
、陪伴重要時刻無話不談卻不視對方為自己掌握的物品。
那種親密感超越角色所能給予的滿足,無法言喻。
【 4 】放下你的偽自我,你的真自我在哪?
在書的最後章節會漸漸的讓你認識真我。
其中我覺得最棒的就是「讓你從角色中鬆綁」。和父母相處感覺到痛苦的你...
是否也是源自於對父母這個角色的期待?
當你客觀的看待彼此的關係,放棄對父母的療癒幻想,讓他們好好的做自己,不再放任你
內心渴求的內在小孩到處跑、不再試圖讓他們改變,就不會輕易的觸動到彼此的痛苦。以
成熟的方式相處,而不是回到童年的親子關係,反而或許能得到改善。
有趣的是,書的最後並不鼓勵你的伴侶也是情感缺失者,並且積極的讓你能找尋到擁有親
密感的方法終結情感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