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Deep Work 深度工作力(書摘)

作者: itsjulia (Julia)   2017-11-25 20:10:07
Average is Over. 再見,平庸時代。
──《深度工作力:淺薄時代,個人成功的關鍵能力》讀書心得
網誌版:
http://luxuryj.pixnet.net/blog/post/224015084-
書名:深度工作力:淺薄時代,個人成功的關鍵能力
作者:卡爾.紐波特
譯者:吳國卿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7/07/21
定價:360元
博客來書介頁面: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8381?gclid=CjwKCAiAxuTQBRBmEiwAAkFF1rl22AFiGOZCmI0k3GHMFLA0ZSgtAZjdaIajZSiU_RsetcyhzzElhxoCGLMQAvD_BwE
--------------------
Average is Over <再見,平庸時代>
這是一本經濟學家 科文 Tyler Cowen 的書名,
它簡潔有力地道出新經濟(人工智能.數位科技等)下的未來趨勢!
然而,諷刺的是,套句入圍普立茲獎的新聞作者卡爾 (Nicholas Carr) 所說的話:
「網路似乎削弱我專注和沈思的能力,而我不是唯一受害者。」(2008)
網路工具把我們的工作從深度推向淺薄的概念並不新,
網路的出現確實影響了我們的大腦和工作習慣。
你想過你每天用在滑手機,逛臉書,刷微信的時間,可能正在讓你逐漸變得更平庸麼?
那如何增強自我的競爭力,拉開與多數人(甚至機器人)的距離?
本書作者的建議是: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作者的定義:
在免於分心的專注狀態下進行職業活動。
這種專注可以把你的認知能力推向極限,而這種努力可以創造新價值,
改進你的技術,並且是他人所難以模仿。(p.39)
淺薄工作,作者的定義:
非高認知需求.偏向後勤的工作,往往在注意力分散中執行.
這類工作通常無法創造多少新價值,而且很容易模仿。(p.43)
以專注替代分心,並不容易,甚至有點反人性的(吃.睡.性等慾望),
現代資訊科技(手機.互聯網.社群媒體等)的進步更增添專注的難度,
然而就是因為它(專注)的稀缺性讓其本身更具價值!
說到這裡,我想到一個深度工作力強的絕佳典範人物:
得到「精英日課」專欄作者 萬維鋼老師。
一樣是讀書,萬老師的讀書筆記硬是比我們大多數人傑出,可讀性強,更具啟發性和洞見
(比我的書摘可說有萬倍的精彩程度,是天和地的差距呀!),
無怪乎人家讀書專欄的訂閱戶可以破十萬人,無怪乎萬老師辭職專心寫作,堅持不露臉
不出聲.不直播,只用文字回答讀者問題,這樣的策略和「深度工作」不謀而合!
那如何培養深度工作力呢?書中提出六個策略:
策略一.確立你的工作哲學
1. 修道院式:完全隔絕網路和外在干擾
2. 雙模式:固定安排不被打擾的時段,或者,一年某一季給深度工作。
3. 節奏式:每天固定時間做深度工作。
4. 記者式:任何時候,只要能找到空檔,就切換成深度工作模式。
策略二.建立深度工作的儀式
固定的儀式,包含:在何處工作?(Where) 工作多久?(How long) 怎麼做?(How)
布魯克斯 (David Brooks) :「(偉大的創意)思考有如藝術家,但工作有如會計師。」
策略三.大動作投入深度工作
這算是非常手段,適用於緊急時刻。
JK羅琳住進愛丁堡鬧區的五星級巴莫拉爾酒店套房閉關寫作。
策略四.別獨自工作
仍須保留時間做交流,跨領域碰撞,激發協作和創意。
策略五.像經營企業般執行(How)
在這個部分,本書作者直接借用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的著作
<執行力的修練> (The 4 Disciplines of Execution) 裡的四個紀律:
紀律1: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情
紀律2:根據領先指標行動
紀律3:設置醒目的計分板
紀律4:定期檢討成效
作者進一步回顧,過去深度思考的時間都集中在接近提出論文的期限,
但這四個紀律幫助作者一整年都保持專注。
策略六.要懶惰
工作日結束時,停止思考工作上的問題,不再檢查電子郵件.不在新力重播討論,
也不籌劃你將如何處理即將面臨的挑戰,一直到第二天早上。
如果你需要更多時間,那就延長工作日的時間;一但結束,你就必須清空心思。
最後,我必須補充一下這一個環節。
就是因為這個環節讓我更加欣賞作者的睿智和這本書的完整性,
也就是對例外的解釋和包容。
作者不否認也不忽視有一群人缺少深度工作,卻仍然很成功。
但作者同時也認為這些人有一些特殊性:公司的高階主管,
他們可以雇用聰明的部署來思考問題,來提出解決方案,然後由他們做最後的決定。
也因此若我們一般人模仿他們的行為並不表示我們也可以獲得同樣的成功。
作者在第一章最後總結的一段話,寫得很好:
深度工作不是我們的經濟中唯一有價值的技能,不培養這種能力也可能成功。
但是,不需要深度工作的領域正逐漸減少,
除非有強烈證據顯示一心多用對你的職業很重要,
否則培養深度工作的能力,將帶給你最高的價值。
網誌版:
http://luxuryj.pixnet.net/blog/post/224015084-
作者: nnlife (恩尼)   2017-11-25 20:58:00
作者: ann7773631 (季世桿)   2017-11-25 22:12:00
作者: hide19   2017-11-26 09:53:00
作者: lucky78 (嗯哈嘿囉哈)   2017-11-26 12:36:00
好文推!
作者: itsjulia (Julia)   2017-11-26 14:22:00
謝謝你們的閱讀!
作者: apley (佛渡有緣人)   2017-11-26 15:29:00
這個好
作者: memorizelife (梵心)   2017-11-26 17:31:00
作者: ttn801169 (Hsueh Liang)   2017-11-26 22:37:00
作者: a251012002 (a251012002)   2017-11-27 00:54:00
推 謝謝你的心得 很受用
作者: alleninwar (新星)   2017-11-27 14:16:00
作者: powernew123   2017-11-29 11:44:00
謝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