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weq (weq)
2018-05-27 23:39:31※ 引述《Schulich (天! 第一沙鷗!)》之銘言:
: 小時候沒認真念書。。最近薪水很少 27K 還特累。
: 朋友說可以增加被動收入才增加收入
: 我在FB上有找了很多被動收入投資項目 但都沒賺錢。。。
: 可能是要先讀書研究再投資而不能隨便投資((?)
: 想請問有什麼書可以拿來研究增加投資項目收入的~~~~?
: 不求錢多 跟我現在收入差不多就好。。
: 但不要太多字 我下班很累。。怕累。
: 希望大家能推薦一點 幫我讓人生輕鬆一點~~謝謝~~
坊間理財書基本都是聖杯導向,
彷彿都在說:"不要問,我教你這樣做就會有錢了"的書...
不過今天在二手書店特價區看到一本多年前讀過的書,至今還印象深刻,
叫<下個富翁就是你>
這本書特別的地方,就在於他是一本以統計數據做基礎的書,
有點類似市場調查,找到那些"真正有錢",而不是"看起來有錢"的人,
然後歸納這些人的特徵跟習慣作出結論
那些結論某種程度扭轉了自己當時對"有錢人"的看法,
也能說在那個曾經想踩足油門狂飆的時候,這本書幫我踩了煞車
這本書應該已經絕版了,
且內容的那些統計資料應該也很舊了,還是美國的資料,
所以我想強調的只是:
所以我想強調的只是:
「投資理財的書,要適合自己的脾性」
記得同時期最紅的理財書是<富爸爸窮爸爸>,
但<富爸>對我的說服力就遠不如<下個>,
當時我喜歡客觀敘述勝過主觀說服
此外,只要接觸一段時間,你一定會發現投資項目的一窩蜂流行性,
先是股市,然後是基金,接著是金屬房地產,然後又走回股市...
先是股市,然後是基金,接著是金屬房地產,然後又走回股市...
而股市也從技術派,走到一條均線打天下,然後又走到存股....
而股市也從技術派,走到一條均線打天下,然後又走到存股....
招式繁複,琳瑯滿目
但最後還是要回到源頭:
「你,有多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才不會被那些資訊給淹沒
至於我,
還是喜歡老子那一句:
知人者智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
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
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壽
死而不亡者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