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思考該不該寫下心得,畢竟反覆看了三次仍然一知半解,自己也不是心理諮詢專家。
不過,我想試著以閱讀者的角度表達感想。
與其說這是阿德勒的心理學概論,不如說是岸見一郎這位哲學家,透過他眼睛看見的阿德
勒。換言之,它有點像現代人所需要的心靈雞湯,只是用阿德勒的學說包裝起來。
例如:稍微研究一下,就可以發現自卑感及卓越,這兩點其實在原學說中,似乎是密不可
分的,但在書中似乎被拆開解釋。另外,書中阿德勒的目的論解釋:「人並非受制於過去
的原因而行動,而是朝向自己決定好的目的而行動」。其實,這點似乎也與第二集中,家
庭排序與性格的解釋有落差。簡單來說,我這外行人看起來會感覺如下:啊你不是說不要
被過去設限,那怎麼又提到老大老么會影響性格?
除此之外,我剛好最近有稍微翻了印度靈性導師克里希那穆提的「人生不可不想的事」,
他也是用問與答的方式,書中並也提到柏拉圖為蘇格拉底紀錄亦是採取對話的方式。我想
,會不會用這種方式了解阿德勒雖然有效率,卻仍然會陷入「用單一角度看世界」的迷思
中?
不過,還是有很多值得學習之處,如果要總括這兩本書,我想用這句話代表:愛是自立,
是成為大人,也正因為如此愛是艱難的。
延伸來說,我們不要被過去失敗經驗捆綁,不用被別人的稱讚及批評限制,一個自我中心
的人,不是太重視自己,而是不相信及不愛自己。
另外,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你必須分清楚自己及他人的課題,學習明白信任及信用的
差別,學習與這世界連結,為他人貢獻付出,並明白愛是我們存在的意義,試著去愛,並
明白看似平淡現下的每一刻都是考驗,都是幸福的確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