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鋒 FB
http://0rz.tw/Y3gvA
剛剛看到一位朋友轉的文章,主題是講鐘點費(吧?)
不過那不重要,只是看到裏面的舉例有點異議。
文中說:
「如果今天有一個人,開給自己的年度買書預算上限是2000元,
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2000元,其實不是什麼大錢,所以可能會
去買買閒書,就花完了,交差了事,不會認真去看待。
但是如果今天有一個人開給自己的年度買書預算下限是2萬元,
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這可能是至少半個月的薪水喔!你覺得這
個人會不會很在乎,花時間好好規劃,甚至請教別人能不能開書
單來參考?然後先去書局翻一翻,確定每一本想買的書都真的有
料、自己也看得下去。不只如此,這個人花掉了2-3 萬之後,難
道不會好好追蹤自己的投資報酬率嗎?買了書都沒看,太浪費了
,只好規劃進度,把時間成本也花下去。看了書都沒實作,太浪
費了,只好不斷找機會,看完簡報書就找機會上台,看完法律書
就找機會告人,看完投資書就找機會炒股,然後再看看自己是不
是變厲害了。
那如果今天不設上限也不設下限,你覺得這個人會怎樣?他什麼
都不會做。」
不知道大家的經驗是如何,
我記得我以前沒什麼錢時,買本書都要研究考慮再三,
買完後還會翻好多遍,不然就是去圖書館借,然後趕著看完。
後來有收入,經濟有餘裕後,看到喜歡的書就狂買,
最後下場就是大量山積,不要說只看一遍,根本連一遍都看不完XD
不知道我這樣是常態,還是原作者說的那種情形是常態?
雖然我知道有很多科技業(正職不是作研究的)長輩,
每個月可以看上幾十本專業大書而且都有真的看完看進腦袋裏的,
但那應該是少數大神吧。
查了下作者是投資客,看的大概都是投資操作類的書,看書跟工作很有關。
也或許是有那這麼積極動力,可以讓書變現的的世界,
跟我這種一般讀書人的經驗完全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