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購書成本上下限哲學

作者: luciferii (路西瓜)   2018-09-21 10:42:24
李柏鋒 FB
http://0rz.tw/Y3gvA
剛剛看到一位朋友轉的文章,主題是講鐘點費(吧?)
不過那不重要,只是看到裏面的舉例有點異議。
文中說:
「如果今天有一個人,開給自己的年度買書預算上限是2000元,
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2000元,其實不是什麼大錢,所以可能會
去買買閒書,就花完了,交差了事,不會認真去看待。
但是如果今天有一個人開給自己的年度買書預算下限是2萬元,
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這可能是至少半個月的薪水喔!你覺得這
個人會不會很在乎,花時間好好規劃,甚至請教別人能不能開書
單來參考?然後先去書局翻一翻,確定每一本想買的書都真的有
料、自己也看得下去。不只如此,這個人花掉了2-3 萬之後,難
道不會好好追蹤自己的投資報酬率嗎?買了書都沒看,太浪費了
,只好規劃進度,把時間成本也花下去。看了書都沒實作,太浪
費了,只好不斷找機會,看完簡報書就找機會上台,看完法律書
就找機會告人,看完投資書就找機會炒股,然後再看看自己是不
是變厲害了。
那如果今天不設上限也不設下限,你覺得這個人會怎樣?他什麼
都不會做。」
不知道大家的經驗是如何,
我記得我以前沒什麼錢時,買本書都要研究考慮再三,
買完後還會翻好多遍,不然就是去圖書館借,然後趕著看完。
後來有收入,經濟有餘裕後,看到喜歡的書就狂買,
最後下場就是大量山積,不要說只看一遍,根本連一遍都看不完XD
不知道我這樣是常態,還是原作者說的那種情形是常態?
雖然我知道有很多科技業(正職不是作研究的)長輩,
每個月可以看上幾十本專業大書而且都有真的看完看進腦袋裏的,
但那應該是少數大神吧。
查了下作者是投資客,看的大概都是投資操作類的書,看書跟工作很有關。
也或許是有那這麼積極動力,可以讓書變現的的世界,
跟我這種一般讀書人的經驗完全不同吧。
作者: orontia (奧倫第亞)   2018-09-21 11:01:00
哼哼,例子裡這個人一定只愛錢、不愛看書如果我只能花兩千元買書,那才是得精打細算,再三考慮兩萬元反而有餘力買些雞肋般的書籍
作者: rerun (禮讓)   2018-09-21 11:03:00
哲學? 不過就是生命價值的選擇!
作者: orontia (奧倫第亞)   2018-09-21 11:03:00
所以這例子爛死了~~
作者: hwider (海裡的星辰)   2018-09-21 11:21:00
世界上有各種人啦,像我就不會那樣買書看書。
作者: s9041200 (小明阿)   2018-09-21 11:23:00
同意一樓
作者: xufuu (xufuu)   2018-09-21 11:24:00
投射自己 去想外面的人也可能是如此
作者: c8c8c8c8c8c8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2018-09-21 11:24:00
同意一樓
作者: xufuu (xufuu)   2018-09-21 11:25:00
一年買2萬是能有多在乎 更多是買手機一次就破2萬了太過理想化去看待 花大錢買書了 這例子沒特別好
作者: justsmall (hey)   2018-09-21 11:29:00
這例子沒什麼說服力,我就不設上下限,也是照買照看
作者: DreamsInWind (不幸少女愛好會)   2018-09-21 12:05:00
不知道在說什麼耶 沒設上下限為什麼就不會買..看完法律書就要告人? 全台灣每年多少法律系畢業生每個都這樣來一直告人好了 教科書很貴要賺回來嘛
作者: ChiehKuo (Jas)   2018-09-21 14:14:00
這本書大概沒什麼看的價值
作者: marsupials (目光如豆)   2018-09-21 14:45:00
真的不要太在乎自己做事的方式是否和別人不同。看書就跟聽音樂一樣是很私人的事。並不是在拼業績,不過或許某些人很需要這樣激勵自己吧
作者: EQUP (不怒師兄)   2018-09-21 15:05:00
同一樓
作者: tryit0902 (貓空都是貓)   2018-09-21 16:39:00
有經濟能力後 看到有興趣的書就狂買...
作者: kazushige (千森)   2018-09-21 17:07:00
這個人講得也太理想化了,而且是他自己的理想他知道很多人買同人本一年買好幾千甚至上萬嗎?而且什麼叫閒書,這年頭有人買書就要偷笑了
作者: shihfeng (方)   2018-09-21 18:07:00
可以去圖書館借阿 免費
作者: yyc1217 (somo)   2018-09-21 19:07:00
基本上還是看自己的可支配時間 以及對內容的渴望程度而定
作者: bill8345 (宗)   2018-09-21 19:33:00
預算少才會謹慎用錢啊,這篇文章的論點也太奇怪了。
作者: salvador1988 (Mr.Owl)   2018-09-21 20:34:00
可以上個副標:投資客想的和你不一樣
作者: rockgann (喔喔喔)   2018-09-21 21:37:00
這舉例真的不知所云啊
作者: yudofu (豆腐)   2018-09-21 23:03:00
我想這段話的意思是人如果不先提出規劃、再依規劃行事,常常反而甚麼都沒作。例如叫小朋友寫功課,如果只是叫他記得寫,他就只會一直記得....,然後沒有寫就去睡了。但是如果改成交代他今天要寫完國文、或者溫習兩科之類的,他的思考就會從無限多可能之中,縮小到如何滿足你的要求內,類似於所謂的錨定效應,他舉的這個例子不好的原因是"讀興趣的"書比較難去評估所謂績效,甚至工具書買了只為了看其中一點、然而這個版上最多的例子可能是買了不看無視預算(笑)。因此把例子改為花時間準備考試、根據預算規劃旅遊行程之類的例子會比較接近他想要表達的目的:人會為了事先投入的成本而影響後續的投入。反映在投資上的話,就是希望你頭先洗下去就對了,金額太小會變得不在乎結果,太大又會過於操心,但是沒有過一個門檻的話是不能算投入的。讀書在某方面也是一樣,對於閱讀一本書也是要規劃你打算怎麼看他收穫甚麼,然而如果沒有花足夠的心思去思考,或者看太淺的書,對於心智、觀念或者知識達到產生變化的程度,那麼就只是單純地消磨時間而已。投資規劃金額太少跟讀太簡單的書的情境比較像,都只是要求規模到足以引起你重視的程度而已,並非一毛不拔,或者很謹慎地投資十元賺五毛這種能叫作謹慎。或者以讀者的角度只是覺得幹他只是要叫我們多拿一點錢出來而已吧?--我也是這樣想,但是關於投入規模的問題本質是對的,聽的人不要落入他接下來問你打算投資他多少錢的陷阱就好。
作者: Sonderrr799 (姍笛)   2018-09-21 23:36:00
我也覺得這例子沒說服力 例子中的人應該存在 但也有相反作風的人
作者: a77195466 (老毛星)   2018-09-22 01:08:00
大師的書 經典的書 沒什麼好考慮的 就是買 不是人云亦云 而是你一定要讀過少買一台iphone 少買一個包 少買一台車 可以買非常多的書我是書買了 就會去讀 一個月花費大約1500-3000不等
作者: CY40 (尚未通過認證)   2018-09-22 09:48:00
演講者的論點很怪,沒說服力
作者: w854105 (水瓶男)   2018-09-22 10:59:00
完全看不懂原文想表達什麼...
作者: avp0225 (avp)   2018-09-22 17:06:00
什麼都用錢去量化,我只看到滿滿的銅臭味結論就是高價買課就對了,不花大錢不會認真
作者: redblouse (王老先生有條梗)   2018-09-22 19:46:00
我的狀況跟原po一樣
作者: choufuyou (夏天)   2018-09-23 14:23:00
無聊你的定義買書一定要對人生有幫助,一定要看大書?那哈利波特為什麼全球熱賣?
作者: bxxl (bool)   2018-09-24 00:34:00
花錢買了一大堆,買過當作讀過的人比比皆是
作者: ann7773631 (季世桿)   2018-09-25 20:17:00
我覺得善用圖書館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