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溫暖的陪伴,最有力量──《小兒子》跨界創作計畫
文/郭慧 攝影/Terry Lin 圖片提供/夢田文創、故事工廠
繼《書店裡的影像詩》多元轉譯台灣獨立書店文化,今年夏天,夢田文創又以駱以軍散文
《小兒子》為IP,推出含括動畫、繪本、舞台劇、主題書店的「《小兒子》跨界創作計畫
」,表現真摯的親子之情。我們邀請到夢田文創執行長蘇麗媚,分享這段與《小兒子》的
溫暖相遇。
採訪之前,原以為會見到一位氣場強大的女王,對「《小兒子》跨界創作計畫」的發想、
經營、獲利侃侃而談。畢竟,這可是夢田文創首次以本土文學作品為創作IP;幕後操盤手
更是台灣IP女王蘇麗媚。任職三立電視執行副總經理時,她曾一手打造《下一站,幸福》
、《敗犬女王》、《犀利人妻》等膾炙人口的戲劇,是台灣電視圈喊水會結凍的「偶像劇
教母」;創立夢田文創後,她更多角化經營原創IP,甚至將本土IP推展到國際影展和影音
平台。然而,這次採訪沒有霸氣女王,只有一位真誠溫柔的媽媽,堅定地柔聲述說著,自
己如何因《小兒子》而感動,又如何將這份溫暖傳遞給更多人。
來自《小兒子》的溫暖陪伴
任職三立電視執行副總經理時,工作繁忙的蘇麗媚聘請保姆、家教教導小兒子,卻往往在
推開家門時,見到成績欠佳的兒子正在挨打。「有一天他問我『媽媽,我是不是很笨?』
」聽到這句話時,我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回憶起這段往事時,蘇麗媚輕柔平穩的聲音
中微帶激動,「沒想到我的孩子因為這種情形,躲到邊緣角落,覺得自己是沒有能力的。
從這時候開始,我便決定回到孩子身邊。」然而,孩子的改變並非立竿見影,而《小兒子
》正是蘇麗媚滴水穿石時,最溫柔的陪伴。
其實《小兒子》是由作家駱以軍的「臉書文」集結而成,主角多為古靈精怪的小兒子。他
看似散漫卻有著無比真誠的靈魂;異想天開的發言,不僅常讓作家父親啞口無言,也一語
驚醒俗世眾人。而對於蘇麗媚而言,從作家父親角度書寫的《小兒子》就像是一位朋友。
「它可以理解我,或是跟我分享自己跟小兒子的互動。我不能說這本書教會了我什麼,但
是它陪伴了我。」這份陪伴不只療癒了蘇麗媚,也讓她開始思考,或許在忙碌的現代社會
裡,需要《小兒子》的不只有她一人。
與孩子一同成長
「大家長期忽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覺得如果要改善這一切,得從最小的家庭開始。如
果家庭沒有處理好,社會、國家都不會太健康。」以閱讀為生活養分的蘇麗媚,又以魯迅
《狂人日記》解釋。「《狂人日記》寫道,有一個人走在街上,一直碰到吃人的人。這裡
的『吃人』指的是某些價值觀。其實我們都已經在不一定正確的主流價值中,被形塑成某
種模樣。彷彿沒有按照那些價值觀生活,就是一事無成的。」
驚覺大人們留給孩子一個畸形社會,蘇麗媚決心從自己開始改變。「《狂人日記》文末寫
道『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她說道,「如果我們發現,孩子之後可能會遭遇某些問題,或許可以先經由《小兒
子》這種媒材與社會對話。這次做《小兒子》跨界創作計畫,就是希望從父母的角度提醒
大家,我們應該要和孩子一起成長。」
這份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初衷,也讓《小兒子》跨界創作計畫中,從動畫、繪本、舞台劇到
書店,都以「親子共讀」為考量。希望能鼓勵觀眾與孩子一同感受、反思。而藉由金獎動
畫導演史明輝、故事工廠藝術總監黃致凱在動畫、舞台劇上的重新詮釋,觀眾也可以看到
導不同創作者如何藉由《小兒子》,分享彼此的生命經驗,並藉由與《小兒子》的共鳴與
辯證,孕育出更豐富多彩的創作元素。「這些導演其實也在創作時,拋出自己最真實的故
事。」
找回真實的力量
「我覺得讀者其實不需要一個華麗、美化過的東西,而是要讀到那份真實。」蘇麗媚說道
,「《小兒子》從文本到動畫、繪本、舞台劇都是很真的。現在社會上有太多虛假的事物
。但是文本裡頭的小兒子,不完美卻很真實,而真實就可以打動人。」這股真實的力量,
同樣表現在媒材選擇上。事實上,動畫、繪本、舞台劇、主題書店放在商業利益的秤桿上
,往往都是虧本生意。畢竟,動畫成本極高,為因應《小兒子》散文集的形式更只能做成
連載短版動畫在新媒體載具播映,成本極難回收;繪本製作過程同樣耗時費力,光是製作
期便長達一載,而出版市場卻已蕭條多年;舞台劇需要靠動機強大的鐵桿粉絲掏錢進戲院
,觀眾群本就比大眾媒體來得小;至於主題書店,在書市普遍低迷的大環境下,更是經營
者的一大挑戰。集所有「吃力不討好」於大成,讓人忍不住問道:「為什麼推廣《小兒子
》,不能選擇容易獲利的方式,非得這麼自討苦吃?」
「其實我們選擇媒材時,完全沒有思考哪種媒材比較容易獲利,而是思考哪種形式比較適
合《小兒子》。沒想到想完之後,發現適合的形式,全都是要花大錢又不容易回收的。」
蘇麗媚爽朗笑道,「這也可以算是我們對於《小兒子》的『真』吧!」
堅持辛苦但值得
這麼辛苦地堅守著這份真誠,真的值得嗎?「如果以社會主流價值觀來看,我是被『吃掉
』的人,畢竟《小兒子》並不賺錢。但是對我而言,獲利不是最主要的考量。」蘇麗媚表
示, 「當我在這之間取捨時,常常重讀《狂人日記》,或者是再去讀一些書,尋找精神
力量。這也是讀書的好處。」「我不想把所有事情都美化地好像很成功。因為這其實是辛
苦的。」蘇麗媚說道,「其實堅持自己的想法要吃很多苦,但是這些選擇的回饋, 可以
超越你吃的苦。這就夠了。」就像蘇麗媚的小兒子,從自卑、怕生的小學生,到會以時下
「撩妹文」逗媽媽開心的大男孩,這份轉變對蘇麗媚而言,很值得;至於這次的「《小兒
子》跨界創作計畫」,蘇麗媚微微笑道,「如果在某一個時刻, 讀者讀到這些東西,覺
得受到觸動,就有價值了。我不知道這會在什麼時候,但我相信它會發生。」
蘇麗媚的真心話
《小兒子》哪一篇最令您印象深刻?
我印象最深的是〈命大的蟑螂〉。我的孩子看到壁虎時,就像書中小兒子看到蟑螂時一樣
,不把它們當作討厭的東西,反而覺得他們好可愛。對他們來說,蟑螂或是壁虎都是寵物
。這個故事藉由孩子單純的眼光,讓大家看到生命的意義跟平權。
除了動畫、繪本、舞台劇、主題書店外,目前有其他邀約嗎?
目前接到最多的邀約來自中國,希望我們可以做《小兒子》的音頻、視頻。但我們認為,
小兒子至少還需要2年時間,跟讀者培養一點交情,所以現階段會先把眼下的事情做到完
整,而不會開拓太多商業運用。
https://udn.com/news/story/7232/340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