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別再禁止了!小說和漫畫,都對你孩子有好處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2019-02-11 05:15:43
別再禁止了!小說和漫畫,都對你的孩子有好處
作者 郝明義
即使少年可以行萬里路,但畢竟還是有其局限。世界不只萬里。更何況,實際的「行萬里
路」,最多只能讓我們擴大認識世界此刻的面貌,認識此刻存在的人物,對於過去已經消
失的世界、已經逝去的人物,可是沒有辦法。
這樣看,人類為什麼需要閱讀書籍的理由就很清楚了。
閱讀,可以彌補「行萬里路」不足的遺憾。我們可以即使足不出戶,仍然透過文字、圖像
的閱讀,來閱覽比萬里之外更遠的當代世界和人物;更可以透過閱讀,進入千百年前,見
識過去的世界和人物。所以,閱讀不只是幫助我們在書本上「行萬里路」,也是幫我們打
開時光隧道。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強調「讀萬卷書」的重要。
閱讀,就是我們透過文字、圖像,來擴大眼界,知道世界上曾經以及現有各種知識可以組
合的元件、組合的方式有哪些,從中體會樂趣,也從中掌握自己創造的可能。如果說「行
萬里路」的旅行是個大跨界,「讀萬卷書」的跨界肯定更大。閱讀,讓人類得以進行範圍
更大、更自由的移動。
閱讀既然是這麼神奇的事,當然也應該是一件令我們快樂的事。因為打開一本書,就是要
進入一個不同的世界,甚至異次元的世界。
閱讀也應該是一件讓我們專注的事。因為打開一本書,可以觀賞、學習到別人在不同時空
、不同領域裡如何探索他們的世界,如何創造他們的組合。
那麼網路又是怎麼回事?我們為什麼需要網路?
簡單地說,網路是讓我們在指端實現「行萬里路」,也讓「讀萬卷書」得以把聲音和影像
結合文字來進行。不論就人類渴望探索世界,還是想學習、觀摩事物的組合而言,網路都
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很多人懷疑:網路上的閱讀如此便利的話,是否紙本書籍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我相信不
會。因為網路上的閱讀有一種動態、外放、跳躍、社交的特質,而紙本書籍的閱讀有一種
靜態、內歛、線性、孤獨的特質。這兩種不同的特質,我曾經在書裡提出一個比喻,說像
是白晝和黑夜的對照。網路是在白晝和擴散狀態之下對世界進行的探索,而紙本書籍是在
黑夜和收斂狀態下對世界進行探索,這兩者相互搭配,缺一不可。
而就像少年時期需要對世界進行移動的壯遊,少年時期也是經由大量、多樣的閱讀對世界
進行探索的最好階段。因為我們正是在這個時間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也擁有探索的精力。
說完了移動和閱讀,特別來談談小說吧。
其實,有一樣事情比音樂更貫穿我整個初中、高中階段,也可以說是我真正花最多時間的
好奇和快樂所在。那就是看小說。
這件事不是發生在我15歲的時候,而是要回溯到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很晚,到小學四年
級才有同齡的玩伴。不過我幸運的是,早在我進小學之前,就有一個經常來我家講故事給
我聽的人。他比我大6歲,和我家有些親戚關係,所以常在放學之後來陪我玩,說故事。
這位哥哥陪我度過童年難忘的一段時間。
因為他家開南北雜貨店,樓上又有間賭場,所以他跟在大人堆裡轉,就聽了一肚子故事,
看了種種光景。他講的故事,在我記憶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在我的童年,如果說母親給我
的生活架了一張無微不至的保護網,那這個年齡不大的說書人就給我在保護網上開了扇最
奇妙的窗戶,讓我看到繽紛的世界。
可惜的是,從我進小學,他進中學起,因為他打籃球、進了校隊,來我家的機會越來越少
了。當時我不知道為什麼聽不到那些故事會如此難過,後來明白,那就像是我坐在一間黑
暗的屋子裡,原來可以透過窗子看外面的光景、呼吸外面的空氣,但是窗子卻關起來了。
這樣,我只好自己想辦法找故事。聽多了他的故事,一般兒童看的書已經不能滿足我的需
求,所以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就拗著媽媽去租了生平第一套武俠小說。書名是《詩情
畫意》,那也是我最早學到的成語。我這樣開始踏上自己尋找故事的路途,也在屋子裡為
自己鑿出一扇扇窗戶。
在韓國,我都是去華僑的租書店。店裡最多的是武俠小說,再來是愛情小說、古典小說。
所以我讀了大量小說。每當課業拿到比較好的成績,媽媽要給獎勵的時候,也都是租小說
給我看。這樣,到我中學時候,最苦惱的事情,就是書店裡的小說,幾乎看遍了,可以閱
讀的書太少。因而,最期待的就是暑假。有些同學的哥哥姐姐在台灣讀書,暑假會帶些書
回來,我打聽到了就要趕快去借來讀。借的人又很多,要輪流,經常要漫長地等待。終於
輪到的時候,那種快樂是很難說明的。
雖然每一本書都在帶我們移動,但小說格外不同。武俠、愛情、推理、歷史等各種不同門
類的小說,讓我們產生各種體驗完全不同的移動。有的像是雲霄飛車,有的像是春日旅行
,有的像是瞬間移動。有些家長認為小說是無益的,浪費時間的。但他們不知道,小說除
了可以讓孩子像是在遊戲中見識各式各樣的世界之外,還可以經由小說裡的人物走一遍他
們的人生。
人生只有一次,但小說卻讓我們有多次人生的機會。而看小說和看影視作品不同的是:小
說可以更直接也深入地進入主角人物的內心世界,更完整地體會他們的掙扎和悲喜,聽到
他們內心的獨白。
所以,讀小說需要時間,需要回味。而這些都正好是少年階段最應該享受的。
說到閱讀,很多人都太過重視文字,而忽略圖像。
人有五官,所以各人的五官有不同的敏感之處。有人是視覺,有人是聽覺、嗅覺、味覺、
觸覺。文字和圖像即使同是視覺,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敏感。有的人適合透過文字來理解
人生和這個世界,有人則是透過圖像語言看到的東西更豐富、聯想更豐富。所以,文字是
語言,圖像也是語言。適合不同的人使用的語言。
如果承認圖像是一種語言,那就應該小心一件事情:如同文字語言有文盲,圖像語言也有
文盲。圖像是一種語言的話,也該有學習的階段和層次。觀察國際上的情況,這可以像我
們學制一樣,大致分為幼兒、兒童與進了國中以上的少年階段。
以台灣來說,幼兒階段和兒童階段的圖像閱讀,大家都很重視,但是大致從小學高年級以
上,尤其進了國中之後的少年階段,我們社會卻不重視了。讀者少,出版的書種也少。和
歐洲以義大利為代表的國家來比較,可以看出他們13歲到18歲少年擁有豐富的圖像語言讀
物,台灣在這個階段卻十分貧瘠。
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有三種原因。首先,我們的社會重視讀書,「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這裡的「讀書」又主要指的是文字書籍。學校和家庭都重視孩子的識字能力、文字的
閱讀能力,大多把「看圖畫書」只當作孩子識字量還不夠大,沒法自己閱讀文字書籍之前
的輔助工具。
換句話說,許多家長過於重視文字語言的教育,而只把圖像語言當作孩子識字能力還不足
的時候的輔助工具。在這些家長的心目中,孩子還小,只會看圖的時候,像是在河的此岸
。而他們期待的是孩子成長到可以抵達自行閱讀純文字書的彼岸。有圖有文的書,則像是
過渡中間的橋樑。因此,只要孩子抵達到彼岸,許多家長就不再把孩子的圖像閱讀放在心
上了。簡單地說,他們習慣於「過橋拆圖」。
第二個原因,和國中階段開始的考試壓力有關。我們的考試都是以文字語言來決勝負。首
先,學校就不希望學生看圖像的東西。連看小說都經常被認為是看閒書,不鼓勵,何況是
圖像類的書。所以中學生看漫畫,大多也只能私下偷偷看。
第三個原因,是中學生自己先入為主的觀念。在圖像語言的書籍裡,中學生雖然看漫畫,
但是對繪本則排斥。孩子一旦從小受了父母的影響,意識到圖畫書、繪本只是識字能力不
足階段的輔助工具,那他們也容易認為那是比較幼稚的時候才讀的書。過了那個階段之後
的少年人,血氣方剛,最不希望的就是被人說「孩子氣」、「幼稚」,所以也就對繪本退
避三舍。
我聽中學生說過他們愛讀漫畫,從中得到人生啟發,熱血沸騰的故事,但很少聽他們說愛
讀繪本,從繪本裡看出世界和人生的窗戶。
但,如果我們真心相信閱讀是一種移動,那就該相信文字語言和圖像語言的閱讀,相當於
我們移動的雙腿。沒有人在成長到一個階段就刻意廢棄自己的一條腿。我們學習英文,不
會只學了ABCD和Book、Desk這些簡單的詞彙之後就中斷。我們學習圖像語言,當然也不該
在小學三、四年級就中斷,從此認為那是很幼稚的讀物。
所以,在離開了小學之後,千萬不要中斷繪本和漫畫等等的圖像閱讀。家長和考試教育的
體制都在漠視國、高中階段的圖像語言,但是當事人不該如此。
圖像語言才是今天全世界最多人使用的共同語言,也是商業價值最高的語言。年輕人不應
該反而當這種語言的文盲,或者半文盲。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90/article/7730
作者: hwider (海裡的星辰)   2019-02-11 07:31:00
推推
作者: victoryarmy (moon)   2019-02-11 08:54:00
作者有出書喔~
作者: foxandcat (靜靜躺著)   2019-02-11 12:17:00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