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 (The Gene: An Intimate History)
作者:辛達塔.穆克吉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癌症醫師、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副教授。著有
《重新認識醫學法則》及榮獲二〇一一年普立茲獎非小說類大獎的《萬病之王》。
難易度:★★★☆☆
推薦度:★★★★★
心得:
我是在《萬病之王》和《基因》兩書一併特價時買的,原本想看看在教科書之外,
這類型的科普書是如何介紹人類史上最偉大,也最危險的觀念,結果遠遠超出我的預期。
本書由作者家庭中的精神遺傳疾病出發,作者詳細描述了在自己家族中,他對於
遺傳疾病的認識、了解、家族中其他人對患者的看法,以及作者對自身患病機率的恐懼感
,都有鉅細靡遺的描述,而這些描述全都緊扣著本書的主軸:作者的父親以孟加拉語
稱其為「Abhed」,意思是「不可分割」、「不能分割」及「身分」。
數千年前,人們就對於祖先和後代的連結十分好奇,作者從古老的精子小人學說、
芽孢理論,一路帶我們看到演化論、遺傳學、直到最新的未知領域,如表觀遺傳學、
人類基因組計畫、基因編輯等等。令人嘆為觀止的是,作者並不是像教科書一樣
將學界目前所有的理論和發現一股腦地攤出,而是從孟德爾、達爾文的「假說」開始,
一步一步的將歷史上所有和基因有關的研究串聯起來,即使並非生醫專業領域的讀者,
作者也非常淺顯易懂地將所有假說和理論的推論過程和邏輯一一爬梳。
從遺傳學短短百年的歷史中,我們可以最清楚的看見科學的本質,那就是一切理論
都是建立在假說之上。即使是搭乘小獵犬號親自在加拉巴哥群島上探勘的達爾文,
他所提出的最初版本的演化論也並非全然正確。我們可以知道,受限於觀測能力、
純化技術或者政治、倫理因素,過去的假說在未來必然會被不斷修正。
曾經,人類認為生命體中必定不屬於任何化學反應的機制;曾經,科學界一致認定
遺傳因子必定存在於蛋白質上;曾經,美國和納粹德國將「使智障者或猶太人絕育」
的優生學奉為圭臬。遺傳學是一門特別容易為政治服務的科學,其在社會中的影響力
和倫理上的衝擊,恐怕是做肺炎鏈球菌實驗的艾佛里和不停照DNA的X光繞射的富蘭克林
想也想不到的。
本書介紹了遺傳學、基因等觀念及最新發展,其使用到的生物學或者醫學名詞或許會
讓人稍感生僻,但大致上不會超出高中生物的範圍,對於像我一樣的三類組學生,
有時會倍感親切;但相信對於稍稍有點基礎生物概念的人,也不會完全無法理解。
我認為對於所有讀者而言,理解我們現今的遺傳學概念和基因科技的來龍去脈,
是極其有幫助的。畢竟,過去的我們都是從教科書中直接汲取,被迫接受這些內容,
免不了有種被科學家「哄騙」的感覺;但是只要理解了基因的歷史和記憶,在我們
將思考層級往上推升到基因編輯的倫理、道德和政治層面時,我們的思考勢必能更為理性
和貼近現實。
基因不只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體,我們的每一個小小的化學反應隔間裡,
它更是存在於每一個人的記憶之中。無論是親眼看著兒孫一個接一個被送進精神病院的
作者的祖母;在校內成績表現優異,卻因為自己的母親受到「隔離弱智」的粗糙政策
波及,而在1927年被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處終生絕育的嘉莉.巴克;被納粹「種族淨化」
名義而送進集中營,被槍決的那些數不盡的猶太人、身障者和同性戀者;被白血病
長年摧殘,進而導致沙皇家族對於拉斯普丁瘋狂信仰的俄羅斯末代皇族阿列克謝;
以及現在,每一對做著產前基因檢測的父母,和我們所有人,我們既是基因的主人,
但同時也是基因的奴隸,是為了複製含氮鹼基序列而存在的蛋白質團塊。
和其他生物不同的是,我們不僅試圖理解這種自然界最矛盾的分子,更試圖操縱它。
這是地球誕生以來第一次,恐怕也是最後一次,由胺基酸構成的機器人對著自己的設計圖
品頭論足;以雙腳步行的麵包,端著自己的食譜塗塗改改。然而,作者對於基因科技的
發展既不樂觀,也不悲觀。DNA的雙股螺旋圖像深深刻在人類的記憶之中、而人類的記憶
也刻在基因的最深處。如果說渴望完美、人定勝天是銘刻在人類基因深處的本能,
那麼以道德、倫理的規範限制科技的無限膨脹,這種恐懼和警惕,似乎也早早就預寫在
遺傳物質的內部,或許,這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