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udn.com/news/story/7314/3754415
實體書店隱憂:第二代不願接手
2019-04-14 00:13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逾三成 採取複合式經營
文化部日前上網公布委託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執行的「全國實體書店營運調查案」,這
是國內首次針對所有實體書店的大型調查,直接派遣訪員登門拜訪一五四一家書店。調查
指出,三成三書店採複合式經營,七成書店面積小於五十坪,而書店第二代不願接手是最
大隱憂。
調查發現,一五四一家書店中許多空有書店之名,卻已無陳列或銷售圖書,實際仍有陳列
一般圖書且有圖書銷售行為的書店,僅八六九家。
近三成 月營收不到五萬
調查也發現,一九八○年以前創辦的書店僅剩一成五,顯示早年創辦的書店已經歷一波倒
閉潮。七成三書店面積小於五十坪,三成書店每月營業額低於五萬元,但也有兩成二書店
營業額在五十萬以上,呈兩極化現象。
從書店類型來說,傳統書局占兩成、特色書店占一成七、兼售圖書文具店占一成三、專業
書店占一成、大型書店占百分之七、社區書店占百分之六點三。
調查中有三成三書店從事複合經營,項目按占比依序為飲料、餐點、教育課程、藝品。甚
至有書店兼營彩券、海產、課輔空間、腳踏車出租、網拍、代購小吃、改衣服、刻印章、
郵局代辦。
調查分析發現,在整體吸引力以及互動程度的表現上,二○一一年成立、有複合經營的特
色書店優於其他類型的書店;新舊書都有的書店也高於純賣新書或賣舊書的書店。
此一調查也做大量書店業者訪談,發現書店二、三代多不願接班。多數書店經營者預期將
在這一代結束經營。老一輩書店店主退休後,未來會有更多的書店退場。
新書店 期望作倡議平台
調查指出,相對於傳統書店,近五年才創辦的書店期望以書店作為倡議平台,包括推廣閱
讀、社區營造、打造當地文史、藝文環境等面向。這些新書店已體悟圖書的獲利根本無法
支撐經營,多數採複合經營且積極開發在地化的產品與服務,以書店作推動社會議題的基
地,發揮書店對社群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