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誌圖文網誌版:https://reurl.cc/xMxqb
《精準用腦》鎖定在出錯的四大原因,嘗試以科學的角度解釋並提出相應對策,以減少我
們在日常生活中出錯的機率。
這本書的目錄做得非常好,光看目錄就可以瞭解作者想要說什麼。
本書分為四大部分。
出錯的原因
首先我們要識別容易出錯的原因,作者樺澤紫苑將容易出錯的原因分為四種--「專注力
不足」、「工作記憶不足」、「大腦疲勞」和「大腦老化」,並一一解釋發生的原因。
專注力不足通常是慢性疲勞與壓力導致;工作記憶不足則是一次塞太多東西在腦袋裡;大
腦疲勞是因為睡眠不足、慢性壓力或運動不足等情形不斷累積,導致大腦的效能低落;最
後,大腦老化則是大腦機能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差的關係。
我比較想談大腦疲勞和大腦老化。前者我們常常忽略它,或是用錯方法釋壓;後者雖然很
常聽到,卻少提到對策。
所謂的健康和生病並不是非黑即白的狀態,很多時候我們處於中間的階段,作者將其稱為
「未病」,也就是不算健康,但是也還沒有生病。大腦疲勞則是未病時的徵狀,出錯頻率
增加便是大腦疲勞越來越嚴重的一種警訊,是身體在提醒我們「大腦累了」,這時就算身
體沒有任何病症發生(咳嗽、發燒等),也應該在未病階段就想辦法解決它。
大腦老化則是跟年齡有關,但不代表年齡越大老化的程度就越嚴重,而是跟你有沒有鍛練
它有關。重量訓練鍛練的是肌肉,而鍛練頭腦為的是增加腦細胞間的突觸連接數量。就像
參加麻將比賽的參賽長輩們,個個頭腦靈活,記牌不輸年輕人。由此可知只要持續鍛練大
腦,就算年紀大了還是可以保持靈活的思考。
針對這些出錯的原因,作者提供了三種可能的解決方向。
改變「輸入」方法
這裡談的是如何記住。
簡單的來說,就是利用外部工具--手寫筆記、智慧型裝置--來替大腦分擔記憶工作,
讓自己一次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在職場上有些人可以一心多用,但那只是可以很快速的在
工作間切換罷了。雖然說同一時間內可以處理更多工作,但同時也會提高出錯的機率,就
像邊開車邊接聽手機一樣,雖然看起來可以同時進行,但事實上只會讓大腦處理視覺資訊
的能力降低,反而提高車禍的可能性。因此,一次做一件事才是最有效率的工作法。
根據工作內容,背景音樂可能反而妨礙了我們工作的效率。有些人喜歡邊工作邊聽音樂,
但有歌詞的音樂會被大腦視為語言資訊,會不自覺的嘗試去理解內容,反而會干擾了我們
當下的記憶力與理解能力。但如果你做的是靠反射動作的工作,例如流水生產線上的作業
員,或者只是在進行運動訓練,那音樂反而有正向的幫助,可以舒緩一部分的肌肉酸痛。
因此我們需要按照當下的工作內容來挑選不同的背景音樂。
針對大腦老化有一個還不錯的頭腦鍛練方法,就是用證照考試讓大腦持續保持清醒。眾所
皆知,日本充滿了各式各樣有趣的檢定--漢字、簿記、壽司、溫泉、清酒等等。雖然不
是每個都對職涯有幫助,甚至趣味成分大於專業,但透過考取這些檢定的過程吸收新知,
在記憶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活性化大腦。是不是有哪項技能你感興趣很久,卻遲遲沒有去
接觸呢?也許這是一個好機會。
調整「輸出」方式
這裡談的是一些時間管理方法,取名「輸出」感覺只是為了對應上一章的「輸入」。
每天早上第一件要完成的事,應該是最麻煩的那件事。因為你先把最難的事情完成了,接
下來要做的事就會相對比較輕鬆,心理上也不會有那麼大阻力。早上相較來說也是一天中
最清醒的時段,用最清醒的時間來做最難的事,可以大幅降低出錯的機率。
事實上這個技巧很常在時間管理的書籍被提到,比較有名的例子就是「吃青蛙」(Eat
the Frog)。例如你想寫小說,那與其一大早起床後開電視看晨間新聞讓頭腦清醒,不如
直接開始寫作,利用黃金時間做最重要的事。
作者也提出他獨創的工作清單筆記方式,但我認為不如子彈筆記術來得有條理,畢竟有時
候你要考慮的期間可能是以週甚至是月為單位,只用一張紙實在不夠。最重要的還是睡前
安排好隔天的工作事項,這樣隔天上班前事先有了底,上班時也能掌握工作節奏,才不會
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
還有〈三十分目標工作術〉,其實就是不管怎樣先把它寫完,寫完後再來進行增添修改,
每次修改再往一百分進步即可。就像很少作家能夠一次就定稿的,總是需要校閱、挑錯字
什麼的。比起直接達到完美的一百分,以三十分的目標先把工作完成,相對壓力會小許多
。(參考我的心得:自由書寫術)
不過時間管理技巧有更多經典書籍討論,建議找其他書來看,這一大章只是很粗淺地這邊
沾一點那邊沾一點,大致瀏覽過即可,甚至跳過也沒關係。
自我洞悉能力
也就是察覺到自己正在「出錯」的能力。你可能會覺得這根本就沒什麼難的,但我們都曾
經看過喝醉酒的人嚷嚷著我沒醉的畫面,你覺得他是真知道還是假知道呢?所以其實所謂
的自我洞悉能力,指的是坦承面對問題的能力。
這一大章也有提出一些方法來降低出錯的機會。例如總是設想最糟的情況,並為此而準備
,這樣若真的發生不好的事,自己也可以有一些心理準備。另外就是在工作前給自己一種
儀式感,例如棒球選手在站上打擊區後都會有自己的揮棒儀式(像是鈴木一朗),藉此排
除多餘雜念以便進入專注模式。
其他部分應該是湊字數用的,甚至還要你活用社群網站養成正向思考?這跟前面提到的專
注在一件事上牴觸,畢竟當你打開社群網站的頁面後,就會開始在意有幾個讚、瀏覽人數
多少之類的東西,甚至旁邊還會一直推薦你新粉絲頁,反而會分散注意力。
盤點大腦
這也是湊字數的一章,雖然號稱以科學的態度來用腦,但是這裡講的東西一點都不科學。
例如〈追加一小時睡眠法〉講的是每天增加一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注意力、專注力會變好
,工作效率也會提升,加班的時間變少,也變得可以早點回家了。」這也太武斷了,還說
在自己的讀書會裡請大家實驗這個方法,參加的人都有正面回應,因此得到上述結論。
甚至還拿出史丹佛大學的研究出來,說在籃球選手身上用這個方法後「跑80公尺的時間縮
短0.7秒,罰球線投籃的成功率多了0.9球,三分投籃10球中多進了1.4球。」這裡一點都
不科學,沒有標準差也沒有原始資料,如何判斷這樣的數據叫做有進步?
建議最好跳過這一大章。
結論
《精準用腦》雖然號稱用科學的角度檢視用腦習慣,但看起來就是相關書籍的研究報告,
一點也不嚴謹。提出了很多方法,每個看起來都很好用,但看起來似乎也只是作者的心得
總結,並不是一套嚴謹的理論。最後面列出了很多作者的著作,我猜應該跟這本內容大同
小異。
雖然如此,作為時間管理的入門書稍微看看還是可以的,但若想掌握更多時間管理技巧,
應該多參考其他經典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