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麵包、湯與貓咪日和
作者:群陽子
翻譯:龔婉如
馬可孛羅文化出版
單親家庭的秋子與母親相依為命
卻不喜歡母親的生活方式
家中經濟仰賴母親的小食堂
整天總有群常客大叔,來店裡吃飯喝酒,聊天聊到關門
母親透過這種方式與男人互動
也討厭女顧客,只對男客有好感
母親告訴秋子她是私生子
父親是有婦之夫的和尚
秋子討厭這樣的生活
大學畢業進入出版社
隨著年齡
與母親的關係沒有變好,母親更加嘮叨
自己則沈浸在出版與編輯的工作中
即使秋子從事烹飪書的編輯
談到料理母親依舊意見一堆
導致秋子根本不想在母親面前做菜
但是,原本安定的生活
卻隨著母親的過世改變……
〈麵包、湯與貓咪日和〉有日劇版本
我自己是看過日劇,回頭購買小說
兩個載體有著相當大的差異
日劇成功地抽取原作的瑣碎與日常
將其成功融入節奏
同時,也讓書中出現的每個角色,活靈活現地與主角互動
非常成功地掌握了主角經營餐廳,與貓咪共處的日常生活
原作方面,則更強調女性成長
花了很多篇幅描繪主角與母親的關係
經營的困難、與客人的對應
但在料理方面卻少有描述
商店街的部分,日劇版的咖啡店歐巴桑是神來一筆
原作的咖啡店歐巴桑只是個嘮叨又討厭人的角色
感覺像是附隨在商店街討人厭的諸多色彩,並不起眼
請來的工讀生志麻也是,原作比不上改編
實際上,小說讀起來非常瑣碎
儘管安排了母親的死與貓咪的死
花了許多篇幅描繪的卻都是商店街與常客互動
還有經營咖啡館出現的經營問題
看完日劇,回頭看小說
反倒有著:
主題不集中、敘事瑣碎、東夾西繞,最後來到終點的感覺
雖然說是『貓咪日和』,讀起來卻像是看一個咖啡館老闆
上班沒說什麼,下班碎碎念
這樣整理而成的書籍
料理的篇幅很少,也沒有太多料理的描繪
經營部分亦僅侷限
『客人的抱怨』與『過去母親店內客人不來了』
類似這樣的小小問題
儘管主角很高興得到認同
但是前面產生的很多問題還是沒解決
反正就是店被認同了就好,找到生父一家人就好
其他部分大概描述就好,這樣的感覺
日劇的改編成功
讓人有種『想要觀賞導演其他作品』的心情
相反地,原作卻有一種『再也不想閱讀這個作者小說』的想法
二者為什麼有著這麼大的差異?
不禁懷疑
是改編的成功,讓一部不怎樣的作品吸引人
或者說,其實原作也很棒,只是讀不進去呢?
不管如何,這部作品暫時就這樣了
至於作者的其他書籍是否適合自己
只能說,下次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