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已經不再是禁忌話題,
書店網路談論死亡的書籍大概找得出幾十本吧?
從圖書館,書店,收集到8本談論死亡的書,
主要為哲學、醫學、社會學、心理學和宗教觀點。
死亡一直是一個談話忌諱,都會用委婉說法表達,
如走了,安息,長眠,落幕,終點,離開人世等等,
因為人們害怕死亡,怕發生在自己身上。
實際上所有這8本死亡主題的書,都說明死亡本身
原本沒有意義,是人們賦予了它意義;
現在一般人賦予的是恐懼,恐懼到對所有死亡
相關事物都懼怕。另外也賦予死亡價值,有重於泰山,
有輕於鴻毛。
至於哀傷是死亡產生的情感、經濟和社會問題。
研究死亡目的是要了解它才不會害怕,
不論是長輩或是自己的死亡;收集這些書是隨時可
以查閱以便理性面對。
若要從在這8本死亡主題的書籍中,
挑選一本來對死亡議題做總體了解,
就是[凝視死亡的公開課]最完整,它實際是本教科書。
若只想知道如何面對年老後自己或長者死亡,那麼
這裡面最令人有感觸的一本就是NHK做的節目
文字紀錄[老衰死],果然很日本式,像櫻花
凋謝,講述也最溫柔體貼;對於遲早要面對的人生終點,
最好也能這般經歷。
1.凝視死亡的公開課 UNDERSTANDING DYING, DEATH,& BEREAVEMENT
特地查了BEREAVEMENT這個英文,喪親。
這本書作為教科書出版了快40年,這是第8版,
是這8本書內容最完整一本,因為它不斷更新版本,
所有死亡主題的進展都收集到了。
這本書圍繞整個死亡各議題,內容完整。
它本身主要採取社會學,社會心理學觀點,
討論臨終、死亡和喪慟。
死亡本來是生物生命循環一部分,
但人類的思考推理能力,會用各種文化、宗教術語
解釋死亡的信仰體系,有相信死後世界,來世,靈魂鬼魂,
或單純終結,各宗教,各文化社會,各不相同。
本書介紹比較全面,包括生物醫學,人類學,哲學,宗教等
對死亡看法與作用。另外還包括其他談論死亡書籍沒有的
社會層面的喪葬儀式與行業以及法律層面。
比起死亡本身,我們往往更害怕死亡的過程:痛苦、孤獨、
體力和精神活動的喪失、喪失獨立能力、直到退化到
對別人極度依賴的臨終情況。
所以臨終陪伴者互動要溫柔體貼,
因為死者在以生命教導沒想過的生命意義。
自殺,非正常死亡包括死刑,對親友的衝擊與正常死亡
並不相同。尤其死於自殺,他們的親屬可能會承受更多、
更持久的痛苦,更需要協助引導走出傷痛自責,
好好過接下來的生活。
人生各種死亡悲傷,子女死亡,胎嬰兒死亡包括流產,
失去父母,手足,配偶,朋友甚至寵物。
悲傷之後,意識到死者再也不會出現,將會帶來很大的衝擊。
要學著承認死者已經去世,不會再回來了。
生活不會再和以前一樣,因為這個重要的人死亡會在
我們的往後的生命中成為空白。死亡是成長的最後一個階段。
經歷別人的死亡對於活著的人而言,是一次成長,
因為我們必須適應沒有那個人的生活的心理挑戰。
生活會繼續,我們也要與生命同行。
明白了自己會死,那就要抓住機會好好活著。
2.凝視太陽,Overcoming the Terror of Death,
作者為精神分析與存在主義的心理學者,精神醫學大師,無神論者。
作者的存在主義精神分析,圍繞四個主題:
死亡、孤獨、生命意義、自由。人類是唯一會對自身的存在
感到疑惑的生物,存在的意義是無法經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的,
它強調個人、獨立自主和主觀經驗,靠自己活出意義來無關宗教;
對於死亡看法非常實際,就是必須面對,而且最終是一人獨自面對。
這本書是主要個人的專業輔導經驗與體會,在75歲寫的,
有心理+哲學觀點;主要談論死亡者本人心理,和旁人的協助。
他從[害怕死亡]開始,辨識[死亡焦慮],到如何克服與昇
華,最後談到面對親友死亡的感想,自身的死亡焦慮,與職業建議。
3.死亡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Death,
原作1992 Robert Kastenbaum,中文翻譯1996出版。
這本書是心理學觀點,純粹談論死亡本身,
先從旁觀死亡的真實過程開始,導入心理學看法,
死亡概念,心理焦慮,並把被[正統]心理學,
因無法驗證而排斥的佛洛伊德生的意志和死亡本能,
拿來重新檢驗,認為是有價值的理論。
這也是我對這本書最感興趣的地方。
當代心理學,以科學為名,偏重實驗技術,可重複測量的結果,
強調客觀,公開、可觀察、可計數,對於死亡的無法設計,驗證,
因此認為同為化約,決定論的佛洛伊德的死亡本能,
包括整個精神分析,因為著重內省主義太主觀,
都不是心理學研究課題。
所以死亡本能理論不能拿來解釋、預測和預防自殺方面的失敗,
似乎是這個理論的重大缺失。
佛洛伊德理論廣泛,內容無論對、錯部分都激發心理學後續發展;
就算反對也會舉出一段來做為反面批判材料。
例如,存在主義派心理學根據佛洛伊德這句
「那些怕死的人其實是沒有勇氣去活」,認為是對死亡的恐懼,
形成我們「最深層的需要,就是去克服對死亡和虛無的焦慮」,
這也修改了佛洛依德理論。
但是我們生;我們死。假設我們也有一個堅強的「意志」去活和
一個悲觀的「本能」去死,是否較眞實、有用以及有趣?
最後補充,佛洛依德在1931年與愛因斯坦的信件往來中,
愛因斯坦問:「爲什麼會有戰爭?」有趣的是,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已經找到和佛洛依德一樣的答案。「怎麼可能有一大羣人容許自己
瀕臨瘋狂的邊緣,而終至自我犧牲……?」
愛因斯坦問道,而且馬上再加一句,
「唯一的答案是:人類心中自有仇恨和毀滅的需求」。
也就是兩人皆認為自毀的潛能是眞實的,
無法從人類本質中連根拔除。
4.令人著迷的生與死,Death,副標題:耶魯大學最受歡迎哲學課。
作者Shelly Kagan,以哲學觀點,討論死亡心理學與社會問題,
不像醫學觀點,討論死亡過程,並接受自己不免一死,心理哀傷過程。
他採取物理論,破除常見有關死亡迷思,認為心智是肉體的功能,
死亡本質就是肉體的終結,死亡就是一切的終止,就像手機摔壞不
能再用,沒有死後存活,永生問題。
死亡雖然不好但並不神祕,不必特別害怕;
死亡不比檯燈、電腦或其他任何機器終究會壞掉的現象來得神秘。
我們終究只是機器,而機器一旦壞掉,就是走到了終點。
另外一個獨特觀點,就是探討死亡的孤獨,我們所有的都是獨自
死亡,是身旁沒有人?是有人但只有我一人死亡?是心理上的孤獨感?
這些說法都經不起事實檢驗,作者都能舉出反例;
所以作者認為獨自死亡是無稽之談,不過,作者也不知道答案!
這本書基本上否定宗教死後另有世界的觀點,
以及傳統哲學中靈魂、肉體二元論,根本不談唯心論。
5.21世紀生死課Modern death,作者Haider Warraich是心臟科醫生,
日常就是接觸一線之隔的生與死,這本書是他從實務的觀察與感想,
不是說理。
首先,醫學觀的的生命從細胞,細菌開始,人體就是億兆計細胞細菌,
組成相互依賴,感知,為共同生存形成的一個整體。
整體的死亡要從細胞說起,細胞的生死,都是正常程序,
最終都不可避免老化死亡;
如果細胞反常而拒絕死亡,就會變成癌細胞,最終還是-死亡。
其次,死亡該怎麼定義?腦死?心臟停止?或是某種生命的定義或
徵象不再繼續?從新陳代謝,能否自我複製,成為一種不斷提出
生命定義的過程,原因都是發現了對原先定義的反例。
醫學進步,同樣更改了人類生、死定義;
現階段的定義為腦死,就算身體還有生命象徵。
對於界定生與死,始終找不出令人滿意的定義,
因為我們一直會發現違反死亡定義,仍然存活的生命。
死亡已從黑白分明的具體事實,變成是非難斷的抽象概念。
醫學進步,如器官移植,續命醫療抉擇,家屬長期照護,
另外也衍伸出一連串倫理、法律爭議,到最後的最敏感問題,
如延命治療的決定,安樂死,自殺,也就是[善終]的問題。
現代網路發達,包括醫生與病患,也都能透過新媒介公開談論
死亡的經歷與看法,這樣是否恰當?
不過網路也成了本人或親人發抒感想,與人互動的心靈寄託。
但是對於接近充滿傷痛的人生終點,如何協助善終,
作者認為仍然沒有適當的答案;不過NHK訪談紀錄的[老衰死],
有很好建議,不過[老衰死]是日文書籍[中文翻譯],
本書作者應該沒機會讀到。
6.老衰死,日本NHK特別節目,訪談面臨因年老死亡的本人,
親友的分析紀錄。老衰,就像落葉,慢慢枯委,
老衰死,才是真正的善終,面對老衰死,只要陪伴,道謝、
道愛、道歉、道別,不需要再做任何事情。
這本書紀錄臨終老衰死的現象與過程,
結論是即使身在這個醫療高度進步的時代,人在人生最後一刻
並不需要任何醫療,在最後一周會出現不再進食、飲水,
只有「嗜睡」,這時候盡可能什麼都別做,靜靜陪伴守候在旁邊,
順其自然,到最終沒有痛苦永遠沉睡,才是最平靜的方式」。
家屬有這樣的體認,也是接受親人離去最好的調適。
最後一個問題,死亡時會不會痛苦?經常陪伴衰老死醫生的經驗,
認為「只要順其自然,就能迎來無痛的平穩臨終」,
因為臨終者的身上,都看不見感受到疼痛或不適,造成的表情扭曲、
肌肉緊繃,因此沒有感受痛苦。臨終的身體是否會啟動自然止痛模式,
除了類似醫生對臨終者的觀察與推論,並無人體研究結論。
不過,老衰善終之外,人類還有各種意外驚恐、痛苦死亡,
也有有殘忍天性,發明對人的虐殺手段,凌遲,火燒,
目的就是要讓人死得痛苦,這種死亡經歷大概在最後階段也許幾
秒鐘才不覺得痛苦吧?
7.情緒心理學,作者馮觀富,整本書出現[死亡]422次,
就是一種環境,生理,情緒,藥物等,所導致的客觀結果,
其中專門談到死亡情緒的放在老年人死亡情結這一部分,
提到對死亡看法,心理,內容廣泛,包括美國紐約911恐攻
死前簡訊,都令人有哀傷情緒。
8.死亡的意義,The Meanings of Death,作者John Bowker,
這本是宗教觀點,5大宗教,猶太,基督,伊斯蘭,印度和佛教。
其實對死亡看法,各宗教也搞不定,有一致也有對立,
不像1+1=2,不會等於3這麼清楚明確,
都在各說各話,相信哪個?對世人影響卻這麼大!
前面幾本看法雖然也談到宗教,但其他部分都以客觀事實為
基礎的觀點比較理性。
作者首先對兩位名人馬克思和佛洛伊德對宗教和死亡看法提出批評。
實際上20世紀3大思想,馬克思的共產主義,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和達爾文的演化論(佛洛伊德和達爾文都19世紀開始),
都是無神論,只挑出馬克思和佛洛依德作為對照,漏了達爾文,
是挑柿子捏軟的嗎?因為共產主義已經失敗,佛洛伊德精神分析
因為理論的不可驗證,被現代心理學排斥,只有演化論能經得起檢驗。
而實際上幾乎所有演化論學者,都是無神論。
這本書裡完全看不到演化,達爾文這兩個名詞,不敢挑戰的意思。
實際上達爾文為避免與宗教衝突,所以自稱不可知論,
實際上是無神論的,不過因不願與親人衝突所以沒公開對宗教做評語。
但是他的支持者赫胥黎,在一場著名的牛津大辯論,
以演化論壓倒了神創論。
生物醫學的進步也證實演化論的正確,這本書也沒有提到醫學對死亡
的觀察與心得,整本書也查不到醫學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