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說
富貴不歸故鄉 如錦衣夜行
我覺得讀書也有同樣的困擾
生活中 大家都知道時間花在哪裡 就取得哪方面的成就
外表方面的成就 金錢方面的成就 體能方面的成就 都容易炫耀展示
旅遊可以展示照片紀念品 跑步可以展示各項路跑參賽成績
唯獨閱讀這件事情似乎很難外顯出來
畢竟平常日常交談你也不會直接脫口而出去引經據典
或是把自己的閱讀歷程寫在社群上展現
大家會有這樣的焦慮嗎?
我覺得平常交談不到10分鐘就能知道一個人有沒有看書欸而且看書應該是自己喜歡吧 不然你去努力賺錢或健身也都是正當嗜好啊 覺得看書不夠經濟 大可去追求別的
可是有時候有的知識不見得是能使用到的知識就是"我知道這些(what)了 但所以呢(so what?)"
作者: yafugogo (是非心) 2020-01-20 05:12:00
我覺得閱讀這件事比較像是和自己對話,透過探知別人的想法、人生歷程和體悟,慢慢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和對人事物的一套準則,讀過的書其實一定程度上成就了現在自己的所思所為,自然也就無所謂外不外顯。但如果你焦慮的是無法讓人得知你的閱讀成就(數量、品味等等),那也許可以透過寫心得的方式來公開展示?
寫履歷可以寫book club ,這樣算嗎!?知識需要內化到生活當中,自然你會看到哪些朋友跟自己一樣愛看書。
曾經也覺得閱讀似乎不太外顯,三言兩語其實難展現你看了什麼書,但長久下來對行文用語還是很有影響。如果原po想比較外顯快速的展現,或許就在社群軟體上發表閱讀心得、推薦書單或略評鑑之類的如何?
我以前也覺得閱讀很難顯現出來,可是其實身邊的人跟我聊久一點就知道我知識比他們多就講到一個歷史或科學的東西,然後大家都不知道,你卻知道,大家就會用一種你好厲害的眼神看你
閱讀量夠大的話,會內化到你的日常言行,是看得出來的
作者:
lhsieh (不要問)
2020-01-22 19:20:00看到相關的,反芻,補充,回檔,反射性的重覆檢視(自我對話),長期累積可以感受到差別,轉似自己的生活經驗,變成習慣,信手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