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原子習慣

作者: apple12413 (C'est la vie!)   2020-02-05 07:11:23
早些年開始迷上看自我成長類影片的時候就從很多Youtuber的口中聽說這本書的名字,一
直想要把這本書真正找來看。有趣的是,自從大學以後一直希望「重拾閱讀習慣」的自己
,卻到了今年買了閱讀器之後才真正「有時間」細讀這本有關於習慣建立的經典著作,人
生中的荒謬之處真的不得不引人發噱呢。
這本書有別於其他自我成長類作品的重點在前幾個章節就已經傳達:這是一本有關於如何
實作這些內容的書。作者將習慣的養成、乃至於行為的發生分成四大步驟:提示、渴望、
回應、獎賞,並給出了令人信服的證據令讀者能有裡有據的依循,在閱讀的時候同時建立
起自己的「角色認同」、進而養成本來非常不易的習慣。
對於自己身材的不滿很早就建立了,在成長途中一直希望自己能建立起一個可靠的習慣來
克服。在2020年初我開始給自己訂下了「宏大」的目標:希望自己在大四加袍時可以穿上
M號的白袍,並開始希望自己能夠養成每週長跑三次、一次跑一張專輯長度的習慣。我從
各種地方吸取可用的知識以輔助我完成這項任務:Youtuber Matt D'Avella曾在影片中提
到絕不能連續兩天缺席訓練的「Two Day Rule」、或Thomas Frank提到利用社群軟體來強
迫自己早起的小方法;在細讀了這本書之後,發現這些手段很多都能夠以這一套架構來解
釋為什麼他們能夠幫助習慣的養成。令人驚訝的是 ,很多自己已經在做的「習慣」,都
是在無形中幫助自己減重的小訣竅。在跑步前的固定暖身動作幫助我進入跑步的狀態、利
用Apple Watch的運動追蹤功能來督促自己不破壞連續運動天數的累積,「在跑後習慣去
體育場旁的超商買一罐牛奶來喝」這樣一個小小的動作都在無形中在朝向「一個健康、體
態良好的人」角色認同的路上推了一把。
這本書對我來說最有價值的教訓是:在試圖養成習慣的時候,把「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當作前進的方向、遠比設立一個「切實的目標」更加重要。曾經我也一樣陷入數字的迷思
,只要每天早上體重計上的數字沒有變化便會覺得努力白費了,持續維繫運動習慣的動力
也會因而消減;但實際應用了書中提到轉念:以建立起健康的人生為目標,便不太容易被
數字綁架;當我知道我的生活習慣能夠幫助我建立起更加符合我理想中的角色認同時,體
重計上的數字可以作為指引我前進的指標、卻不再成為限制我的硬性規定,也使得原本我
想建立的運動習慣更加容易實行。
作者提到一項很有趣的概念:人類真正的動機就是發懶,然後找點方便的事情做。透過物
品的拜訪位置、生活方式的改變、甚至只是一個轉念,我們就可以利用小小的「原子習慣
」逐漸一步一步將我們的生活打造成理想中的樣子,而這本書是達成這個目標的實用指引
作者: rubqeen (漂流的玫瑰)   2020-02-05 08:45:00
推一個“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但還是得付出行動,維持習慣慢慢的邁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最近板上很多人推這本書,看來也是該找時間看看
作者: airer (Buy&Hold)   2020-02-05 11:56:00
觀念非常受用的一本書
作者: wulouise (在線上!=在電腦前)   2020-02-05 20:11:00
看了就知道不是自己懶,是方法不對,因為人都很懶
作者: ptlove1222 (濕濕感冒嬌男)   2020-02-07 00:32:00
利用人的慣性不知覺地培養/戒除習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