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陌生人》讀後心得:悲劇,不該只是喧騰一時的新聞
要真正透徹地理解一個「陌生人」,從來就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talking-to-strangers/
你知道嗎?要從一個人的外表跟臉部情緒判斷他是怎樣的人,可能是非常失準的。騙子可
以看起來忠厚老實,間諜可以看起來忠心耿耿,無罪的人可以看起來緊張兮兮。然而,要
真正透徹地理解一個「陌生人」,從來就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這本書在說什麼?
《解密陌生人》的作者是知名的記者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我之前讀
過他筆下的《異數》和《引爆趨勢》,他擅長用不同的眼光詮釋大家習以為常的事物。自
此之後我便被圈粉,陸續找了他的所有作品來讀(還沒讀完!)。
這本書在美國出版之後,引發熱烈的討論和爭議,主要原因是內容碰觸到許多敏感議題,
例如:白人警察路邊臨檢黑人女性最後演變成獄中自殺、史上最駭人的兒童性侵案被掩蓋
長達20年、校園撿屍性侵是酒精催化後意識不清的結果。
作者試著從這些真實案件中抽絲剝繭,指出這些悲劇事件的背後,跟「人們對於陌生人的
誤解和盲點」有著強烈的相關性。我們該如何認識眼前的陌生人?又該如何跟他們打交道
?書中給的不一定是答案,而是顛覆你既定看法的另一種新視野。
親眼所見不一定是事實?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回想起一部前幾年看過的泰國短片《用智慧看見那些看不見的事》,
當時讓我印象非常之深刻。五分鐘的短片裡,呈現的是一個時常霸凌市場攤販的收租婆,
但實際上這個收租婆卻有令人意想不到的一面。
https://youtu.be/qgJF2ZJ_k20
影片的內容跟書中所說的觀點很符合,我們時常會用陌生人的「面部情緒」和「肢體動作
」,來腦補判定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看到表情憤怒、口出惡言的人,我們會認為是惡人
。看到忠厚老實、語調堅定的人,我們會認為是好人。
書中以金融業最龐大的「馬多夫龐式騙局」為例,說明詐騙首腦馬多夫本人,其實是個外
貌平凡、渾身散發一股誠實氣息的人。曾經察覺事有蹊蹺的資深金融記者,也因為親眼見
到馬多夫,被他誠摯的外表影響而放棄追查和報導。
作者說人們傾向「預設為真」,尤其對馬多夫這種表裡不一的人更是如此,行為看起來誠
實的人骨子裡也可能是個說謊者。相反的,真正誠實的人,也可能看起來像個緊張兮兮的
說謊者。尤其當我們想判斷的人「表裡不一」的時候,我們的判斷會非常失準。
「相信」不等於沒有疑惑,你相信一個人是因為你對他的疑惑不夠多。
我們常自以為瞭解陌生人?
回到這篇文章的開頭,我寫道:「要從一個人的外表跟臉部情緒判斷他是怎樣的人,可能
是非常失準的。」如同作者說的,我們自以為陌生人很「透明」,我們自以為只要夠仔細
觀察就能瞭解別人。這是大錯特錯,尤其是攸關人命的時候。
書中有個段落談到,依據研究指出,AI人工智慧對被告者的「保釋判決」,通常會比起人
類法官更加優秀。原因在於,人類法官容易將被告者的情緒和反應納入考量,因此踏入了
透明性問題的陷阱。我們從以下的案例就可以知道這種問題的嚴重性。
幾年前在德州有一位名叫沃克的男子,持槍抵著女友的額頭扣下板機,慶幸的是當時子彈
卡在槍膛。法官在裁示保釋判決時,認為沃克沒有前科而且顯得很後悔,因此他大幅降低
了保釋金,讓沃克保釋在外。法官認為沃克很透明。
但作者質疑,「顯得很後悔」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只要有人換上悲傷的表情、眼睛往下看
、低著頭,我們就以為他們的內心會發生巨大的變化?親眼觀察沃克的表情並沒有幫上法
官的忙,反而害了他。保釋的四個月後,沃克仍然射殺了女友。
當我們判斷的人表裡不一致時,我們就成了糟糕的謊言偵查者。
跟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關係?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當中,我開始回憶起自己最需要用到這些觀念的時刻,也是當一個主
管最艱難的挑戰之一:「面試新人」。回顧以往的面試經驗,我彷彿落入作者所說的「預
設為真」和「透明性迷思」兩個盲點裡。
在面試新人的時候,對方相當於是一個完全的陌生人,你可以應用的工具有兩種:他的對
談態度和內容、他準備的履歷資料。但我自己的傾向是相信人性本善,而且很看重語調的
誠懇。我曾經遇過好幾次跟對方談得很投緣,之後卻被人資澆冷水的經驗(主管跟人資是
不同時段跟新人洽談)。
具體來說,就是對方即使看起來誠懇老實、口條無礙,但是人資仍會從履歷資料進一步追
問:性向測驗的結果、在學成績的趨勢、前幾份工作的年資、轉換休閒興趣的歷程……等
,探究新人背後的工作動機跟工作態度。
回想以前我面試時關注的重點,都從新人現場的談吐來判斷,卻時常在人資事後跟我的分
析討論中,才察覺被自己忽略的事情。這也讓我有所啟發,理性地從數據和資料來做判斷
,有時候比當面看著那個人還來得準確。
為什麼面對一個陌生人,有時候反而讓我們比不見面更難瞭解他們?
後記:再多問自己一些問題
讀葛拉威爾的書有一種很有趣的感覺,你不一定會被他完全說服(至少我),但是他簡潔
、優雅的文字很容易讓你沉浸在故事裡頭。他傳述的不一定是真理,但可能會推動你邁上
尋找真理的道路。
不久之前,美國黑人佛洛伊德被壓頸致死案鬧得全美沸沸揚揚,我在這本書中讀到另一起
類似案件〈2014年美國黑人埃里克.加納被員警鎖喉致死〉的時候,感到一股強烈的既視
感。但是,種族議題,在這本書中並沒有被提出討論。
作者引用〈白人警察臨檢黑人女駕駛,演變成獄中自殺的悲劇事件〉,當成呼應全書論點
的最末章,他這麼評論這個事件:「他們彼此是陌生人。如果我們願意從內心省思我們如
何接近和了解陌生人──她就不至於最後死在德州的牢房。」
我心裡的疑問是,如果被臨檢的對象是白人女性,白人警察安辛尼亞在上前盤查的時候,
對女駕駛的懷疑心會這麼重嗎?受到威脅的感覺會提高得這麼快嗎?對方不願服從命令時
,他會這麼強烈地施展警察的權力嗎?
最後,引用作者在書本開頭的這句話:「悲劇,不該只是喧騰一時的新聞」,透過作者的
觀點,你會對這些悲劇多一些認識。但也別忘了提高警覺,再多問自己一些問題。推薦這
本書,你會得到不同於以往的觀點,用新的視野去探索這個世界。
與陌生人談話的正確方法視帶著審慎和謙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