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0年初的統計資料,臺灣有近八成五的上網人口,而這其中約有九成是臉書(
Facebook )的使用者。我們打開臉書,除了好奇地瀏覽舊識與新交的近況,也不忘抒發
心情並記錄下自己的生活點滴與這些朋友們分享。較不在乎個人隱私的使用者,除了在個
人的介紹頁面中如實地填入如性別、年紀、居住地等基本資料外,也無所顧忌地留下如宗
教信仰、政治立場、與戀愛性向等進階資訊。相反地,較在意維護個人隱私的使用者,時
常在臉書的使用上遵循著四不一沒有的原則:非必要不填個人資料、不主動張貼留言、不
分享影音照片、不與他人有過多互動,於是逐漸沒有朋友……
「我po這些東西本來就是要給朋友看的啊!」,您義正詞嚴。問題是:有些內容您的朋友
不想看(例如一早刷牙流血的照片),且能看到的不一定是您的朋友(例如您在臉書資料
科學團隊工作的情敵)。本書的作者克里斯多福·懷利 (Christopher Wylie) ,具有「
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公司的多個頭銜──共同創辦人、前研究總監、以
及吹哨者。懷利在本書中用自傳式的口吻,娓娓道來他們的團隊如何利用早期臉書敞開的
資安大門,大量地去搜刮臉書上數億個使用者的資訊,並進一步地將這些臉書與其他資料
來源做串接。當他們恣意地去檢視素昧平生的臉書使用者房子的衛星照片、家人照片、以
及各種癖好時,您與我可能都是他們所輕蔑嘲笑的那個怪胎。
「那又怎麼樣?」,您一臉不屑。《東周列國志》中,文種曾對越王勾踐獻策:「今王志
在報吳,必先投其所好,然後得制其命」。歷史的教訓是 :個人的特質、價值、偏好、
或心中最深層的恐懼一旦被精準掌握,輕則個人被利用,重則導致國破家亡。懷利在本書
中列舉了許多這種掌控人心,操弄各國選舉的範例。不若過去的政治宣傳活動般只依照性
別、年紀、居住地等人口學資料來將選民分類,他們透過臉書上的動態消息、追蹤、按讚
、分享等數位足跡(digital footprints)來對臉書的使用者做心理剖繪(
psychological profiling),讓政治宣傳能夠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人鬼盡歡。
「就像是谷歌(Google)與亞馬遜(Amazon)所做的個人化廣告推薦那樣嗎?」,您好奇
。不,沒那麼簡單!他們會在臉書鎖定欲操弄的對象(如其客戶欲殲滅的對手陣營或文化
團體)來創建粉絲專頁,在吸引心理特質與政治/文化理念相似的使用者後,首先於粉專
中測試怎樣的話術或假消息最能夠煽動這個同溫層, 之後再把有效的謠言透過暗樁在線
上或線下的相關團體中做大規模的傳播,達到心戰目的。這裡的對手陣營可以像是政治組
織或公司行號,文化團體可以像是女性主義或是特定宗教等各種社團。
作者聲稱2013年才建立的「劍橋分析」公司便是透過如此的精準投放(microtargeting)
來影響2016年的英國脫歐公投以及當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等世界重大歷史事件。和實驗
室的心理學實驗不同,這些真實生活中的心智操控,除了"受控者"並非在知情同意(
informed consent)的情況下被操弄,也無徹底不受到假新聞污染的"控制組"可供比較。
因此,雖然書中所提的選舉結果對「劍橋分析」來說可謂是稱心如意,但科學上不能推斷
這些操弄是否真有效果或是有多少效果。換句話說,這些書中所提的選舉結果,有可能真
是「劍橋分析」的豐功偉業,也有可能僅是歷史上的因緣巧合。不過即便是後者,本書所
介紹的各種心理剖繪與心智操控技術,的確也都有其學術研究的基礎,而「劍橋分析」所
濫用這些技術的方式,也令人大開眼界並有所省思。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整個懷利人生上半場的故事中,最諷刺的莫過於他本來懷抱著理
想,想用科技和創新來改善政治和世界,最後卻淪為別人的政治工具在世界各處鼓動仇恨
和對立;而懷利原本在他一手打造的「劍橋分析」公司中透過大數據監控他人,卻在他踢
爆公司內情後反過頭來受到各方奪命式的監控;到最後,這個科技頑童不得不盡量遠離網
路、電腦、與手機,反璞歸真地過著低科技的生活。由此可見,科技本身是中性的,其影
響是好是壞端看是落在好人或壞人手中。當我們一方面享受著網路與社群媒體所帶來的便
利,大方地送出個資來換取個人化服務的同時,我們也應當意識到:在世界的某個暗黑一
隅,一台電腦之前,可能有個像上帝的老大哥時時刻刻地在瞪大雙眼看顧著我們,而且更
重要的是: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我彷彿看到了這位老大哥」,您若有所感。
等等!您不會正是作者口中那個疑神疑鬼而容易相信陰謀論的高神經質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