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如何透過心理特性增加儲蓄率

作者: hellohero73 (神奇傑克)   2020-10-15 10:54:06
好讀圖文版: https://hellohero73.blogspot.com/2020/06/blog-post_56.html
FB: https://www.facebook.com/hellohero73/
在“ 金錢心理學:打破你對金錢的迷思,學會聰明花費”這本書當中,作者提到探討我
們經常觀察同儕和和鄰居怎麼作,看他們的房子、車子、度假,藉此來判斷適當的消費水
準,這些都是我們看得到的東西(或許也是他們特意要SHOW給其他人看的東西)。反觀,他
人的儲蓄,則是我們無法明確看到的東西。如果我們不去打探,或是不雇用駭客,我們根
本無法得知同事或朋友存了多少錢到退休帳戶,通常只看到他們花多少錢買新衣、裝修房
子、買新車。也由於我們看的到,知道他們的這些消費,便會感受到「消費水準必須向那
家人看齊」的社會壓力,但我們看不到他們的儲蓄,所以就不會感受到「儲蓄水準必須向
那家人看齊」的社會壓力。
如何讓這類「看不到的東西」變得清楚可見呢?我們可以在朋友圈中啟動關於儲蓄的談話
,使我們為了將來犧牲當前的享受時,可以得到別人的支持,而不是自己默默、秘密在這
些事;當我們把看不見的儲蓄,變得明顯可見,從鼓勵儲蓄的對話開始,鼓勵大家談論明
智的儲蓄率是多少。這樣,我們就不再只是比誰的車子更大、更豪華 而是比較誰的儲蓄
率更高,正所謂 「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遠」,讓越多人知道,透過邀請大家共襄
盛舉,一起提高儲蓄率、就可以愈堅持地往正確道路前進。
https://imgur.com/NRItIbC
《那要如何提高我們的儲蓄率呢?》
【我相信孩子的美好的未來】
我們可以幫小孩開一個儲蓄帳戶,儲蓄帳戶可以提醒父母,未來這筆錢是要給小孩念書、
上大學,甚至出國使用的,所以父母會為了這項目標存錢;至於知道自己有能力和工具上
大學的那些孩子,將對此懷抱更大的希望,更專注、更未來導向地朝往這些目標邁進。
【把錢存到其他帳戶,欺騙自己一下】
每個月薪水下來以後,可以透過自動轉帳功能將須儲蓄的錢轉到投資或是另外的儲蓄帳戶
,刻意把自己生活帳戶戶頭的餘額降到很低,使我們認為自己變窮了,因而限縮消費。
【投幣式用電,忘記你的投資】
在英國,一些人選擇在想要啟動居家暖氣時投幣到電表裡,這是利用花錢之痛的心理力量
來降低電費。不同於一般在抄表員抄表後,由電力公司寄發帳單於一定時間內支付的模式
,這些英國人特地採用自行投幣的用電模式,經常為了居家更暖和一點,在心理上感受花
錢之痛;這麼一來,他們可以決定是否不開暖氣,加穿一件毛衣就好。
剛剛上面看到的是你要有動作(投幣),才能吹暖氣,代表你不動作,就可以替自己省錢
,相對增加儲蓄;在投資上可以看到相似的例子,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的專
家發現,投資組合報酬最佳的投資人是那些投資後就忘記自己有投資資產的人。也就是說
,在進行投資之後,就把投資組合放到一邊,不再嘗試交易或管理,不落入從眾、過度重
視金錢(以為貴就是好)、損失趨避、高估自己擁有物的價值等傾向的陷阱;不被期望所害
的那些投資人,最終獲得的投資報酬率最高,可以避免我們減少犯下金錢方面的錯誤。
【財富錯覺】
在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給實踐對象7萬美元薪資,對第一組人的敘述方式是:「時薪35美
元」,對第二組人的敘述方式是:「年薪7萬美元」,結果第一組的儲蓄少於第二組。當我
們以年薪來陳述薪資水準時,我們會傾向採取更長期的觀點,這使得我們退休生活存更多
錢。
總額10萬美元的退休金,看起來大於每個月500美總額,這種現象名為「財富錯覺」
(illusion of wealth)。財富錯覺是一種思維缺陷,但我們可以利用它設計出有助於促進
儲蓄的制度。在退休儲蓄方面,我們應該以月為單位來敘述退休所得,將使我們覺得退休
儲蓄低於我們所需;反過來利用,我們應該以年為單位來敘述生活開銷,將使我們覺得未
來需要花用的金額大於我們所能支應。 假設你退休後想要有每個月3萬元的生活費,但如
果你在心裡告訴自己退休後每年我需要花36萬元,你可能就會更認真存錢。
作者: overhead (overhead)   2020-10-15 20:28:00
看這類的書會覺得,美國人在這方面真的滿有障礙的,連很基本的觀念都要寫書教
作者: hellohero73 (神奇傑克)   2020-10-16 10:36:00
哈哈,其實台灣很多人儲蓄率不高,但美國人儲蓄率更低另外很多人可能搞不清楚儲蓄跟支出的順序,或是儲蓄的重要性,導致到老的時候,口袋還是空空的
作者: sonnight (甯)   2020-10-16 19:43:00
台灣人整體平均的儲蓄率其實頗高,世界第七
作者: koalaq (忘了)   2020-10-17 19:49:00
感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