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47561995
1913,是英國史家霍布斯邦筆下,「漫長的十九世紀」的最後歲月,跟25年後那種「山雨
欲來風滿樓」氣氛相比,當時的人們儘管能感受到列強之間的對立,但還是很難想像彼此
之間會大打出手。也因此,當事件真正發生之後,其原因也就成為人們熱烈思考的命題,
它養活了許多歷史學家,成為餬口的重要工具。本書作者查爾斯‧埃默森(Charles
Emmerson) 並無意在這上面繼續添磚添瓦,他所做的只是,告訴讀者在這個大戰前夕的世
界,是怎麼樣的一個光景。
那其實是一個對我們來說不難想像的光景。以歐洲為中心的工業資本主義跟全球化的世界
,除了科技上還沒百年後的當代人那樣進步外(但一些想像已經存在),很多觀念與生活方
式,以及面對的社會問題等其實都可以找到影子。作者依照各大洲的每個城市進行一場巡
禮,從中我們可以一一品味不同的差別性。
在歐洲的中心:
倫敦:1913年的倫敦是大英帝國的首都,也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多少的錢流匯聚於此,然
後投資到世界各地。它是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也是龍蛇混雜,文化最多元的地方。但它
卻不是人們居住的首選,不管是否「原住民」,只要休假或有空閒,就盡量往週邊鄉間去
度假,逃離這個令人窒息之處。它是個充滿銅臭與權力鬥爭之處,被腐化的官僚醜聞如影
隨形,不斷上演各種令人厭惡的戲碼。但人們也開始注意到貧富差距造成的各種問題,逐
漸開始推行各種社會改革,倫敦還是一樣的緩慢,但一步一步向前行,依然引領地著世界
進步。
巴黎:它是十九世紀的首都。要升官發財去倫敦,要享受人生去巴黎,在這個地方,只要
口袋有點麥可麥可,就不怕沒有樂子。它雖然因為在政治上太過前衛而經歷過多次動盪與
戰火,但很快就浴火重生,並且在經過規劃後成為一座美麗與時尚之都。艾菲爾鐵塔不僅
僅是聞名於世的地標,它散發出的電波更是歐洲各國拿來對準的時間之標。然而,在這繁
華的背後隱藏的卻是無窮盡的社會問題,它還能保持領先多久,市民的頹廢跟不思進取,
不斷下滑的人口數量,都讓有識之士憂心重重。不過,跟父輩不同,面對德國的壓力,年
輕一代人倒是很有信心,願意為之一戰。
柏林:幾十年前,它還是做中歐中等國家的首都,平凡而不起眼。然而,隨著德意志帝國
的崛起,它也如同一個閃亮巨星般耀眼登場。這個城市充滿朝氣蓬勃,求新,求變,求好
,無時無刻不在進步與前行。然而,在某些觀察家的眼中看來,它的急功近利跟躁動使人
感受不到任何文化深度。混雜著各種不同的元素,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定位。正如同它的國
家一樣。柏林,是二十世紀初的德國縮影。
羅馬:曾經是世界中心的古老名都,經歷過了千年的衰頹,做為精神意義上而非實質的中
心,它正在努力的復興。然而,這個國家的表面強盛背後實質上是南北分裂,城鄉差距嚴
重,人們給予它「列強」稱號只是一種外交上的禮貌。以往的輝煌對這座城市來說似乎還
是太過沉重,不過如果以觀光的角度來說,倒是非常重要的資產。
維也納:古老的帝國中有最多元的民族,它們圍繞在同樣漫長譜系的皇室統治之下。十九
世紀的民族主義風潮曾經帶來困難,但政治上的彈性做出了讓步維持住了統一,而且,人
們其實也不全然就是希望自立門戶,只是想要爭取更多的權利。但可惜的是,皇帝已經年
邁,不幸的家庭生活,讓他只是麻木的履行其義務,很難指望一個八十歲的老人家有什麼
魄力作為了。維也納雖然依然深具文化底蘊,可也同樣的逐漸失去活力而衰老了。
聖彼得堡:這個世界上最龐大的帝國迎來它的300週年慶典,在這個強行營造出來的首都
裡,人們歡欣鼓舞的祝賀,如果是發自真心的話。尼古拉二世是個優柔寡斷,沒有主見,
卻又喜歡亂干預的老闆,手下人說:他今天是個右派,但之後會是什麼立場沒人知道。儘
管有識之士都認為以其龐大的領土與資源還有人口,未來是屬於俄羅斯的。但它內部的貧
富差距,落後的工業,以及還停留在中世紀的行政官僚,又是如此明顯的弱點。到底它是
否有遏止德國野心的力量,人們抱持著狐疑。
未來的世界霸主美利堅合眾國,在四個都市中可以看到發展的趨向:
華盛頓是政治的中心,它將來要取代倫敦號令天下,而此時正為了內戰也解決不了的種族
問題焦頭爛額。相比之下,紐約則是用金錢堆砌出的都市,遍地的高樓背後是龐大的資金
流動,從中孕育出的大銀行家J.P.摩根享譽世界,他曾經一個人左右美國的財政,不過當
他在舊世界的羅馬辭世時,也代表這已成明日黃花。底特律才是未來,福特主義是這個國
家影響世界的主旋律,流水線的大量生產跟消費主義創造出的經濟實力發揮出資本主義更
大的動能。而在這背後的則是來自洛杉磯的石油,是它支撐著福特的全球車暢銷世界,不
過,引領風騷還有在這個地方發展起來的電影產業,以軟實力征服全球。
墨西哥城:這個鄰國,是美國未來五十年的外交政策的試金石。當他動亂與不安時,究竟
白宮是該秉持著原則行事,還是外交利益至上?它曾經富裕過,它無處不受北方鄰國的影
響,甚至很多觀察家認為,早晚他們會融為一體。不過歷史證明了很多差異總沒那麼簡單
。「可憐的墨西哥,你離上帝太遠,離美國太近!」
美洲大陸總以自己隔著大西洋可以冷眼旁觀歐亞的各種變化自滿,但很快的,他們便不再
能夠輕易地置身事外了。
在其餘的世界:
溫尼伯-墨爾本:做為大英帝國的一部分,他們以此為傲。但是,同樣的,對於自身的權
利,半點也不能放鬆。它們在緩慢前行中形塑“加拿大人”與“澳洲人”的自我認同,中
間必須面對民族融合,文化衝突。但總會做到的。「大英帝國日」也會有不再慶祝的時刻
。
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白銀之國,曾經是歐洲人眼中最有發展機會的閃亮之地。這座
城市被譽為南美的歐洲之都,效仿巴黎,吸引了無數的遊客,還有許多希望能夠發達的人
前來。因為這片廣闊的領土是如此富饒,足以輸出許多供養歐陸人民的產品,同時,也擁
有豐富的資源有待開發,在投資客的眼中,希望能夠求個溫飽的勞動者心底,都是充滿著
未來。但它也很快的讓所有人失望了。在光鮮亮麗背後的盤踞著權力與財富的階級,是一
群自私自利,不思進取的貪婪之輩,他們無情的壓榨著底層,分毫不肯退讓。當其他國家
利用先天的資源來獲取資本發展工業時,他們卻依然故我的只顧著消費,隨著時間流逝而
喪失優勢。可悲的是,當人們終於奮起與之對抗時,卻也沒能拿出更好的方案,改革這個
社會與結構,激進的一些短視近利的政策只是更加挑起階級的對立,國家的未來就這樣在
左右兩派的對立之中被葬送了。
阿爾及爾:這是一塊矛盾的土地。行政上,它直屬於巴黎中央政府,是道道地地的國土而
非殖民帝國的部分。但是,在社會結構上,它又區分了不同國民與非國民的界線。它是共
和國虛偽的證據,企圖將之成為「法蘭西的印度」但又不肯大方承認。住在此地遭逢不公
的人們,未必想要真的就此脫離,他們首先嘗試的,是從體制內爭取更多的權利。當法國
因為缺乏兵源而把腦筋動到他們身上時,部分進取的年輕人知道他們的機會來了,是時候
讓中央的政客知道“權利與義務”是相對等的,這將考驗巴黎的智慧,否則,壓力鍋隨時
即將爆開。
耶路撒冷:沒有人會懷疑這座城市的地位與價值,儘管它在資本主義價值上看起來是如此
不起眼。在這裡,有著最複雜的民族與人際網路,還有各種文化的交會與融合。一位新上
任的行政長官向女兒抱怨:要是沒有那麼多「朋友」就好了。為了與他們一一會面,他必
須忙到凌晨四點才能上床歇息。而在這群之中,最難以忽略的是猶太人群體,他們的歸鄉
之夢正在萌芽,而這座城市,是魂縈夢牽的故都,在未來,將會在這個區域引起軒然大波
。
伊斯坦堡:實存的帝國裡,西方學者將之分成兩種,充滿活力的跟已經邁向死亡的。英國
人神經兮兮的猜測自己屬於哪一類,但他們很確定鄂圖曼是後者無誤。儘管它看起來還是
疆域X,率著萬民,但這都已經是明日黃花。低效的統治權力,落後的工業水平,懷著
異心的民族,這彷彿即將傾倒的大廈。不甘心的年輕人奮起,他們在日俄戰爭中穫勝的一
方身上取經,企圖重振聲威。兩次巴爾幹戰爭雖然損失慘重,但危機就是轉機,改革派趁
機清除了保守的執政者,在他們的路上大步向前,一切都在好轉,如果和平能夠持續,或
許真的能夠夢想成真。
北京/上海:義和團的事件讓歐洲人再次確認了這個遠東大國尚未走出“野蠻”的狀態,
但他們卻沒有思考過背後發生的原因。北京古老城牆背後隱藏著的是悠久的歷史,古老歷
史的巨輪快速推動的結果反而是加速其覆亡。然而,即便召開了國會,人們依然用帶著懷
疑的目光,遲遲不願承認這個新生的共和國。確實,隨著宋教仁之死,民主的精神便染上
了不祥的色彩。與此同時,上海卻是個進步之都,它混合著中西風格的一切,象徵著未來
應有的樣子。一位來自歐洲的觀光客期待著看到不一樣的面貌,卻發現自己還是下榻在“
跟巴黎沒兩樣的酒店”而失望不已。(或許是他自己沒做好功課) 袁世凱的軍隊在南京燒
殺擄掠,傷害了日本僑民,儘管東京努力克制不報復,但這或許已經在兩國未來關係中投
下了陰影。
東京:由天皇校閱的盛大海軍艦隊,對外展示其現代化的水平,對內告訴人民你們縮衣節
食繳交的稅金沒有浪費。明治維新之後,快速崛起的日本接連贏得了兩場勝利,並透過與
英國結盟取得了世界認可,至少在表面上。事實是,美國加州對日本移民購地的限制法案
再次揭露了對有色人種的歧視。脫亞入歐或者擁抱亞洲成為日本思想家中論戰的命題,而
隨著大正天皇的即位,人們也開始批判元老寡頭把持政權,期待國會能發揮出真正的功能
。東京逐漸拋棄過去的江戶面貌,象徵著這個國家的進步,但真正的觀察家不難發現其背
後的「國強民貧」的真相。
回到英格蘭,人們想像著2013年的世界會是如何。有些人認為大不列顛帝國會聯邦化,首
都可能不會繼續留在倫敦,但依然會是個全球性與文明的象徵。儘管他們對於帝國走向沒
落有點感觸,但還是很難想像大戰發生以及之後二三十年內帶來的各種「野蠻、暴力與墮
落」。誠如英國外交部長格雷在對德宣戰的當晚所說的名言:「全歐洲的燈火都熄滅了,
吾等此生不會再見它們重新點燃。」
就像伯羅奔尼撒戰爭,終結了希臘文明的全盛期。
個人是覺得別把這本書抱著史學作品的期待去看可能會比較好,它給人感覺更像比較深刻
一些的「旅遊文學」。作者的文采不差,譯筆也不錯,整體閱讀體驗很好,比較可惜的是
編輯上一些錯別字與失誤。網路上有些熱心的書友提供校勘可以參考。
建議本書閱讀搭配其他作品效果更佳,首推巴巴拉‧W. 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的
《驕傲之塔》,這本就是從政治跟社會層面分析在戰前幾年列強的各種緊張與對立還有變
化的深刻之作;閱讀《1913》之後再繼續看《八月砲火》,一戰的前因後果就差不多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