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Who Gets In and Why 揭開美國大學遴選面紗

作者: Alcatraz666 (lalalala)   2021-07-11 20:53:22
書名: Who Gets In and Why: A Year Inside College Admissions
作者: Jeffrey Selingo
出版社: Scribner
ISBN: 9781982116293
有個政治不正確的臺灣笑話是這樣說的:
兒子考上了一間沒沒無聞的大學就讀,過了一陣子後,卻發覺自己跟不上課程進度,
因此向母親提出了休學的意願,並振振有詞地說:
「馬克祖克伯和比爾蓋茲都從大學休學,但他們後來也都變成了超級有錢人不是嗎?」
母親只是冷冷地回應道:
「你別忘了,他們休學前讀的那所學校叫『哈佛大學』。」
這個笑話雖然有點惡毒,卻也反映了名校在很多人心中的分量。
對任何先進國家來說,大學以什麼方式遴選學生,對個人和社會整體都至關重要。
2019年,一些美國大學被控在招生時收賄舞弊,
其中甚至包含哈佛和耶魯大學等超級名校,
這令許多學生和家長怒火中燒,也連帶激起了對遴選學生過程的質疑。
但要決定哪些學生該被錄取,哪些則該被刷掉,
校方的考量卻時常不為人所知,或者遭到學生與家長誤解,
而此書則對整個申請流程的各面向都有所探討。
作者Jeffrey Selingo是位記者,至今已對高等教育領域寫了超過二十年的新聞。
本書內容的一部份是作者在2018至2019年之間,
於三所知名的美國高等教育機構裡,對它們遴選工作的第一手紀錄。
除了大眾都很好奇的私立研究型大學(private research university)之外,
另兩所分別屬於公立大學(public university)及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
此外,書中也不時穿插三位經化名的學生與作者的訪談,
使讀者能藉此比較學生和校方在想法上的差異。
(當然,作者盡量以「拍攝者不救」的心態與這些高中生對話。)
最後,這本書也整理了美國大學的入學申請流程中,各個環節的歷史演變。
在這之中,我覺得特別有意思的是以下三件事:
1. ED的錄取率表面上看起來比RD高好幾倍,但這不代表一般學生為了擠進名校,
使用ED都會是比較好的方式。
2. 有大學會藉入學管道的時間差作小動作,藉此提升自己的註冊率(yield rate)。
3. 支持大學錄取學生運動員的論點,其正當性可能沒有常人所想像的那麼強。
在更進一步說明之前,得先解釋一下美國大學的招生方式及相關的專有名詞。
首先,美國大學是以「校」為單位在錄取學生。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在美國大學轉換主修這部分,
常被台灣人認為比較容易的原因:
因為最初在遴選時,大學就不是以「系」為重心在思考要不要錄取某位學生(註1)。
其次,在臺灣有一部份的大學名額,是只看標準化測驗的成績來決定誰能取得的,
這和美國非常不同,他們的申請形式幾乎都是採書審制,
要繳交的資料通常包含高中成績單、ACT/SAT等標準化測驗的成績、
推薦函、課外活動說明及自傳(personal statement)等等。
同所大學常有複數入學管道可供選擇,
依據不同的時程和條件,這些管道大概能分成以下4種:
RD(regular decision):
學生在1月前(或更早),向多個大學提出申請,
在3月底前獲知各校的申請結果後,
於5/1前選擇錄取的其中一家註冊就讀。
由於不少學生往往同時被多家大學錄取,因此比起預定招收的名額,
各大學都會發出更多的錄取通知來確保註冊人數(就好比飛機票會稍微超賣一樣)。
RA(rolling admission):
自指定日期起隨到隨審,錄取學生一樣在5/1前決定是否註冊。
不過這本書之中沒有這種遴選方式實際運作的紀錄。
ED(early decision):
如字面所示,相較於RD,想採用ED管道入學的學生,
得在11月初(或更早)之前提出申請。
若經由該管道錄取,
除非有特殊事由,例如付不出學費等等,否則就得前往該所大學就讀。
由於一位學生被限定只能向一所大學申請ED,
因此該校若非學生的第一志願,通常都不建議利用這個管道申請。
另外,少部分學校甚至會有兩輪的ED,這兩個環節依序被稱為ED1、ED2,
如果沒特別說明,一般提到ED指的都是ED1。
最後,在這個階段中,學生除了被錄取或拒絕之外,
也可能被推遲到RD的環節,和其他只有申請RD的學生競爭剩下的名額。
EA(early action):
申請截止時程和ED類似,得較RD還要早提出申請,
但學生若被錄取,則沒有限制一定得去該校就讀,
可以先等到RD的結果出來後,於5/1之前決定要去哪間大學即可,
所以可以將EA視為限制條件較少的ED。
不過其中像哈佛、史丹佛等少部分學校,
則會禁止申請本校EA的學生去申請他校的ED、EA。
那麼,對於這些入學管道,作者有什麼可說的?
理解自身的優勢所在:ED較高錄取率背後的真相
這是在美國申請大學時的最大誤區:
單純因為看到ED的錄取率是RD三、四倍,就認為自己藉由ED也一定有較高的機會錄取。
也許某間大學表面上ED的錄取比例是25%,
但因為這些名額常常先被拿去滿足特定需求,
因此實際上任何學生被錄取的機率並非25%,
而是更極端的1%或85%,且被錄取機率僅1%的學生很可能不知道這件事,
導致在申請前期就耗費過多心力在單獨一所大學上,結果最後還是踢到鐵板。
許多人往往認為,只要學生有優秀的標準化測驗成績和高中成績單,
名校就該是他們的囊中之物。
但稍微思考一下這件事實:
在2018年秋季入學的學生裡,有超過20000人向MIT提出了申請,
其中光是在SAT滿分各為800分的兩個分項(Math、ERW)中,
獲至少750分者就各有11968和6104人,
而MIT在那年錄取多少人?不到1500個(註2)。
在臺灣,以絕大多數的大學名額來說,
我們要嘛採用學測成績,並在繁星或個人申請中做初步的篩選,
要嘛直接以指考成績作為考試分發的依據,
好處除了擅長筆試的學生較可以掌握自己的升學結果之外,
也能夠輕鬆地對大量的學生作出排序。
但壞處就是無法通過前述任何一關的學生,
也就幾乎沒有機會向心儀的大學展現自己的在其他方面的才華,
另外,若不是資質較佳的學生,也很難有勇氣減少花在課堂上的心力,
並將時間投入在他或許更能發揮長才的地方。
與這種篩選方式不同,對美國的名校來說,
高中課程或標準化測驗的成績雖然也會被拿來作為參考,
但是否真的要錄取該位學生,
還得綜合其他資料來判斷申請者和學校的適合度。
換句話說,
如果能站在大學的角度來思考,就會發現一個學生被錄取與否,
有很大一部份要取決於大學遴選當年(或甚至是遴選工作當下)的需求。
而其中一些根本不是學生或其家庭能控制的,
被拒絕的學生不一定是能力不足,只是恰巧不符合該校的需求罷了。
比方說,以多樣性的角度來考量,
學生們的居住區域、種族、性別的比例都要達到一定程度的均衡;
以校園經營的方面來講,大學可能得招收一些學生運動員及校友子弟;
就算撇開這些不談,以最直接的財務方面來說,
大學可能也希望招收更多能支付全額學費的學生。
這些需求都不會白紙黑字寫在招生網站上,
所以高中生也許不曾去思考這些,但大學的遴選人員們卻不得不去滿足。
這就是大學偏好ED這個入學管道存在的原因,
藉由RD錄取的學生,可能因為財務因素或其他偏好,經比較後決定選擇其他學校就讀。
但經ED錄取的通知一發出,學生幾乎可以保證會來就讀。
如此一來,校方就可以先確實地滿足最急迫的需求。
除此之外,不同入學管道之間的時間差,也使得大學有操作的空間。
杜蘭大學的小手段
還記得上面有提過,有些大學的ED有兩階段嗎?
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就是這些學校之一。
除了兩輪ED之外,它也有開放EA讓學生申請,
而截止時間就位在ED1和ED2之間。
那麼,為什麼它要提供這麼多種類的入學管道呢?
作者在招生論壇發問與該校相關的問題後,
許多申請過該校的學生家長紛紛以電子郵件回覆他,
其中甚至有人給了小孩申請該校時,從校方那裡收到的電子郵件,
作者在檢視其內容、發送日期,並綜合該校前幾年的錄取狀況後,得出了以下結論:
儘管杜蘭大學也是所非常好的大學,
但對同時被其他名校錄取的學生們來說,它時常淪為備胎,使得它的註冊率被拉低。
這對學校招生有不利的影響,
畢竟學生可以被多間大學錄取,但最終就只能註冊到其中一間,
過低的註冊率象徵著它對被錄取的學生來說,並不具備足夠的吸引力。
為了提高這個數字,杜蘭大學利用ED這個制度,
先行確認了一些學生的就讀意願,
具體作法是這樣的:
對於申請EA而未申請ED1和ED2的學生,杜蘭大學會先寄發email,
暗示他們將申請轉換成ED2,
因為「若藉由ED2錄取,就不用再煩惱要讀哪間大學了」。
若是學生沒有因這個提案而轉為ED2,那即使他對該校來說其實足夠優秀,
也可能很快就被校方認定為就讀意願不夠高,並將他的申請推遲到RD,
然後趁著學生開始放冬季假期時,再次寄信暗示學生申請ED2,
而這時焦慮的學生就無法和學校輔導員討論,只能和家人討論並作出抉擇。
這招成效顯然不錯,該校註冊率在2015年僅23%,
實施上述的行為後,註冊率在2019年時已經來到1/3。
支持大學多錄取學生運動員的論點,其實沒那麼站得住腳
另一個書中讓我覺得很有趣的論點,
就是作者認為「學生運動員」在整個遴選的過程中,占據了過多的資源。
此外,他也認為大學錄取學生運動員「對非裔較有利」的想法,普遍來說並不正確。
有些人或許會認為,美國大學重視學生運動員情有可原。
因為這些人被錄取後,如果能在熱門的運動領域裡,
替學校贏得全國性的競賽,那將帶來可觀的連帶收益。
此外,在全國大學裡熱門運動的校隊之中,
非裔美國人確實也占了不低的比例,像在美式足球隊中占40%、在籃球隊中占45%等等。
這些想法都沒錯,只是不夠全面而已。
因為美國大學的運動類校隊並非只有熱門運動,
而是還有許多相較之下冷門的運動,像是壁球、馬球等等,
冷門運動不太可能替學校帶來實質經濟效益,但校隊總得要湊到足夠的人數。
因此這個重視學生運動員的申請制度,
整體來說反而是對白人、有錢人較有利的──如果這些人知道這件事的話。
具體來說,
雖然白人占全國大學生的52%,但卻占了運動校隊中61%的名額。
在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中,白人運動員的比例更高,其為65%。
哈佛大學錄取的學生運動員裡,有接近一半家庭年收入超過250000美元,
而該校所有學生家庭年收入為同一水準的,則僅僅只有1/3。
呼應前幾段提到的內容,這也是ED這個制度能起作用的地方,
校隊教練喜歡ED的原因很明顯:它能確保校隊有充足的人員加入。
有趣的是,即便是受教練們所託的遴選人員,對ED的態度也是正面的。
原因是如果沒有這個階段,那就無法輕易滿足校隊教練對運動員數量的需求,
而在RD階段中,
他們也就被迫要錄取更多有可能成為校隊運動員的人,
而非在學術上有潛力的人。
其他涵蓋面向
以上的內容當然只是冰山一角,實際上這本書的涵蓋範圍更廣,
隨手舉幾個例子,像是:
美國大學如何變得越來越商業化?
在大學排名這種東西出現後,
原先名次落後的大學做了什麼,把自己抬高到能和常春藤名校打對台?
標準化測驗的起源是什麼,又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子?
大學遴選人員怎麼對待來自不同高中的申請者?
高中時選修什麼類型的AP(Advanced Placement)課程對申請者較有利?
學生運動員怎麼跟校隊教練搭上線,進而確保自己能被錄取?
大學校隊並不是只有運動類的,但為什麼唯獨他們對遴選過程有較大的影響力?
哪種自傳和推薦函能讓你脫穎而出,或在關鍵時刻拉你一把?
這些內容在這本書中都有被作者闡述到。
適合讀這本書的人
如果你對美國大學遴選的工作狀況感興趣,而且不排斥去接觸遴選中各環節的歷史的話,
這本書應該是近年來最好的選擇。
不過,讀這本書不會讓人直接變成美國大學申請高手。
而這些大學基於一些考量,因此對想爭奪的學生所使出的手段,
你在看完這本書後也不見得會認同。
不過,至少你會更清楚,
如今美國大學在決定是否錄取一個申請者之前,
有什麼事情是這個高中生只能聽天由命的,
又有什麼事情是他可以憑藉個人選擇、努力而有所改變的。
結語
美國與台灣的大學在很多基本狀況上都大不相同,
如大學主要的資金來源、國家的學費政策、各大學之間程度的上下限等等,
單純讚揚或詆毀其中一方的一切,
只是在顯示自身的眼界不夠寬廣、考量不夠周全而已。
而透過閱讀此書,我們在評估臺灣的教育政策時,
也就更能聯想、評估各種改革可能帶來的優缺點。
或許我們很難真的看出一個高中生將來會有多成功,
但能肯定的是,我們都希望有好的的教育政策,以此讓更多人有機會有所成就。
註1:還是有些例外,
像書中的公立大學代表華盛頓大學(UW)就開宗明義地在招生網站說,
如果學生預計主修工程學或電腦科學,
那一定得在入學申請時就宣告,否則之後幾乎不可能成功選到這些主修。
(https://bit.ly/3xy4NNV)
註2:https://bit.ly/3yNf5Ki
作者: BHrabal (Es muss sein.)   2021-07-11 21:29:00
美國大學招生就是大開後門沒有公平性的笑話查了一下臺灣Kobo只有有聲書 文字版美國區才有謝謝分享 改天想看再來研究跨區購書可以搭配這部 https://www.netflix.com/title/81130691
作者: plzeatolives (plzeatolives)   2021-07-12 09:34:00
謝謝分享~~~~想看
作者: happyennovy (喵)   2021-07-12 15:04:00
推這篇我之前在美國念博士從頭到尾都是拿學校全額獎學金,即使是公立學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學,為了支付研究生的學雜生活費,也會像私立大學一樣,在招收上考量學生的經濟能力及為學校帶來收入的能力,美國學校收學生的考量是以學校運作需求為主,甚至為了有特殊功能的學生還可以另外編制一個科系出來
作者: shawncarter (Duffy Huang)   2021-07-14 14:51:00
這篇分享非常有價值,相信書也值得一讀,大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