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zkowntu (冰封冷雁)》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X52lA_f ]
: 作者: zkowntu (冰封冷雁) 看板: Gossiping
: 標題: [問卦] 村上春樹是怎麼跟文青畫上等號的?
: 時間: Thu Aug 12 03:58:00 2021
: 十幾年前村上春樹儼然就是文青喜愛的代名詞
: 看村上春樹就好像表示自己是文青
: 大家還記得十幾年前文青數十條守則吧?
: 文青只在星巴克打工不在麥當勞
: 文青喜歡戴粗框眼鏡,都愛攝影
: 文青愛去誠品看書咖啡喝很大
: 文青的房間不是極簡黑白就是極復古
: 還有就是第1條"文青都愛村上春樹"
: 不少台灣人愛村上春樹的作品
: 村上春樹擅於描繪虛無跟都會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
: 啤酒 做愛 喟嘆 反覆重複無謂動作
: 以及八九年前曾經很紅的"小確幸"
: 這些看過村上作品的人們應該都已經很熟悉了
: 但,村上春樹是何時在台灣跟文青畫上等號?
: 不知道這「歷史」淵源啊,有人知道嗎
: 曾幾何時文青已經通俗化變成偏非正向性的詞彙了
: 令人不勝唏噓啊,想要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錯了嗎
這篇的問題其實很有趣,利用中午午休的機會快速回答
原文可以分為三個層面:村上春樹在台灣的接受史、文青身分的形成,文青的通俗化
從社會環境與政治氛圍談第一點,村上春樹的第一本暢銷小說《挪威的森林》
引進台灣時,正好是一九八九年,台灣解嚴後,出版法廢除。
以及看到金石堂連鎖書店模式成功,在同年一月創立的誠品書店
讓讀者購買小說,或者文化商品,從過往的書報攤、小書局以及租書店
(對以前的租書店是有出租挪威的森林XD
日本學者藤井省三的故鄉版挪威的森林就是在租書店買到的)
轉而在裝潢精緻、空間明亮的大書店買書的消費習慣。
另外一點比較與政治相關的是隔年野百合運動,這系列學生運動
恰好與挪威的森林中寫到的學運氛圍不謀而合讓這本書在當年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中
更加流行,這點在李明璁老師書中也曾經提及。
接受史的部分可以看看《村上春樹文學在臺灣的翻譯與文化》
基本上非常詳盡地交代了村上春樹的小說在當年為什麼暢銷。
當然也提及了一個相當重要的人物,譯者賴明珠。
蠻好看的~
前面提到村上春樹小說對大學學生的影響,若觀察現在五、六年級的小說創作者
幾乎都在他們的作品中提到閱讀村上春樹的經驗,駱以軍、邱妙津、王聰威。
個人的見解,當年的學校中是很流行別人讀什麼小說就會焦慮跟著讀,
特別是在媒體上還有蔡康永這個媒體明星在個人說書節目上一再推廣。
還有搖滾天王伍佰,甚至在一九九六年唱出同名單曲,都更大規模拓展了
村上春樹在台灣被認識的範圍。
而這些讀過村上春樹的讀者群體,在藝文或媒體(當年還有兩大報副刊)的名人效應
這些受過高等教育、具備藝文消費能力以及相似的文化商品消費喜好的共同體
簡單來說就是擁有充分文化資本的群體,後來被媒體標籤化簡約稱為「文青」。
(就像後來只要打電動、會裝電腦、看漫畫、玩網路遊戲通通是宅男一樣)
再來到文青這個詞通俗化的過程,其實應該是說企圖消費「文青」這個群體標籤的人
在篇首提到文青的守則,其實是大約2006-2007一群政治大學廣電學院的人為了嘲諷
只是想在自己身上貼上「文青」,渴望取得被別人認同的「假文青」而寫下的條件反串文
透過模仿消費習慣,購買無印良品、星巴克、村上春樹,卻實際上已經缺乏當年共同經驗
(至於為什麼是政大廣電學院的學生,就網路接龍還有上課時一條一條的群體創作XD)
在這篇文青守則出來後,文青就變成一種偏負面嘲笑式的形容詞了
至於自己讀不懂,或是根本基於理組對文組的仇視,
敵視或嘲諷村上春樹的小說那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