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版本:中譯本。木馬文化。草嬰譯。
閱讀時間:2020年11月間。
一、故事線
(一) 奧斯特里茨戰前
人們雖有感於戰爭隨時可能爆發,但仍繼續過著奢華的日子。他們不願也沒有能力採取
任何動作。安德烈毅然參戰。
(二) 奧斯特里茨之戰
皮埃爾娶了貌美的海倫,至此踏入不幸的婚姻。安德烈在戰爭中受到頓悟,受到與先前
蔑世想法完全不同的啟發。
(三) 五年短暫的和平
(四)博羅金諾之戰
法軍入侵。莫斯科大火(全書中我最喜歡的戰爭場面描寫)。游擊戰開始。皮埃爾被俘。
(五)尾聲
二、人物
(一)托爾斯泰的人物刻畫是我數一數二推崇的(直到目前我心目中人物描寫的第一名
仍然是紅樓夢)。最精髓之處在於,人物的性格中有所謂的「矛盾點」。我觀賞書中的角
色,不大看一個人是如何成長,更多時候我喜歡玩味一個人想法思緒的前後不合理、種
種矛盾。
(二)瑪麗雅公爵小姐
公爵小姐應該是個信仰虔誠而溫柔善良的角色,然而在書裡,她絕大多數時候還是被嗔
癡愛欲左右著情緒。她因為哥哥和娜塔莎解除婚約而暗暗感到高興,僅管這使哥哥陷入
巨大的痛苦中;她原本為阿納托里的求婚感到惶然無助,卻在撞見侍女與阿納托里幽時
突然心境開闊,她對哭著的布莉恩說:「我感覺我更愛您了。」
在我的解讀,此時她終於得到立場可以寬恕他人,施捨悲閔,因此心得到了滿足優越,
而在之前她一直因為樣貌不佳而自愧於人的。
(三)皮埃爾
書中最矛盾的人之一,不過他的矛盾大多時候不是來自於他的行為舉止,而是於內心的
思想鬥爭。他和阿納托里截然相反,阿納托里高大俊美,富有魅力,卻很少動腦;皮埃
爾龐大笨拙,缺乏吸引力,心中卻總是思緒萬千。然而皮埃爾雖然總將事情過於理想化
,但因為他總是不停得思考,這使得注重心靈層面的人都很喜歡他,如娜塔莎,安德
烈和保爾康斯基老公爵。
(四)安德烈
不得不說安德烈是我最愛的角色。這一方面當然是我和他的性格有點相似,這也使得我
在閱讀時常常心驚肉跳。安德烈一開始因為麗莎的天真好懂而與她陷入熱戀,結婚後因
為她太好懂了,想法一眼能看穿而覺得乏味。他輕蔑妻子的淺薄,在她懷孕時沒有給予
她柔情關愛,而是毅然決定上戰場。直到他在戰場上頓悟,才明白自己鑄下了無法挽回
的大錯。
我很喜歡書中對安德烈和妻子麗莎的互動描寫:安德烈雖然經常對妻子感到不耐,但他
回來見到正說著話的妻子,還是摸摸她的頭髮問她旅途好不好,只可惜小公爵夫人並沒
有注意。
三、對歷史的剖析
托爾斯泰在書中一而再地強調,歷史絕不是由個人推動的,不會因為一個名人、偉人
、政治家或將軍,做出精明的決策,從而決定了關鍵的局勢。這點與我一直以來的想法
不謀而合。一個決策是否正確,是由結果來決定的,而結果往往又由成千上萬個變數推
動而成。絕大多數時候一拳重重揮出了卻打了個空,而地上沒人在意的小小火苗卻緩慢
地延燒整個草原。就算歷史學者事後再怎麼覆盤,說:「他當初如果這樣做……」
「如果他沒那麼做……」這些都是毫無意義的,一個看似明顯的敗因,都是由後人的眼
光來看,從事中的角度,當事人,或周圍人,絕大多數人都不會覺得那是個敗因,失敗
的原因,並不是「那個決定」,而是在那個決定之後的種種變數。
四、寫作手法
戰爭與和平非常難寫書評,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托爾斯泰在書中都把一切說盡了;他是
個不留白的作家,跟我一直以來喜歡的只說三分話的曖昧作家不同,他刻畫人物內心的
獨白;甚且對角色的行為思想,做出大量史家式的評述,往往在我意會到剛剛閱讀到的
心中的感受是什麼,作者就已經先一步幫我寫了出來;而且絕大多時候用詞太過犀利切
合,讓人頭皮發麻,不得不闔上書呆坐沉思消化。
五、身為一部戰爭歷史小說
與和平時代的小說相比,戰爭與和平弱化個人主義,並且最有趣的,不歌頌英雄。因為
在戰爭中沒有英雄,現實中,人們厭倦戰爭,憂慮恐懼。他們不求有個救世主能橫空出世
來拯救他們,只希望這一切能結束。平凡而帶有點瑕疵的生活是最好的事。
寫了這些,還是覺得自己只寫到了全書靈魂的不到千分之一。托爾斯泰的行文豐滿程度
,每個人物,每個戰爭場面都足以單獨拉出寫一篇專題。戰爭與和平不是能讓人一口氣
讀完的小說,它適合以緩慢的步調來沉澱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