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李琴峰《獨舞》

作者: biemelo157 (瓜瓜)   2021-10-26 22:19:59
作者簡介
《獨舞》一書由李琴峰所著。李琴峰是台籍的日本小說家,出身於 1989 年,並在 2013
年旅居日本。2017 年出版的本書《獨舞》在第六十屆「群像新人文學獎」中 2016 件作
品脫穎而出,成為兩篇優選小說的其中一篇後,李琴峰便在日本文壇漸受矚目。李琴峰更
在 2021 年,以《北極星灑落之夜》獲得「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新人獎」;同年,以《
彼岸花盛開之島》一書榮獲日本芥川龍之介賞,兩者皆是台灣人獲獎第一人。
書籍簡介
《獨舞》一書篇幅不長,約兩百頁上下,體例有點像是《蒙馬特遺書》與《鱷魚手記》。
在後記中李琴峰提到,當她寫成這本書時,她剛好在閱讀《鱷魚手記》,多少有受到一些
影響。關於本書,書腰裡有一句「同志、性侵、死亡,新世代探索生命苦難根源的輕靈獨
舞。」明確地概括了本書的內容。確實,這樣的題材與邱妙津頗有雷同,但請不用擔心,
李琴峰的文字並不會壓得讀者喘不過氣。與邱妙津筆下那種需要強悍地撐過的無涯荒涼不
同,《獨舞》這本書並不歌頌黑暗和毀滅,這本書試圖帶給讀者光亮與希望。在後記中,
李琴峰是這樣說的:「若讀者有著類似的、無邊無際的孤獨,且同樣渴盼那一縷救贖的微
光,那麼我衷心希望這部小說,能成為尋覓那縷微光的,一個至細至微的小小線索。」
本篇心得我不會為全書內容做介紹,我想討論書中有關「自殺」的概念,會引入一些《蒙
馬特遺書》的內容做類比。原本我還想整理台灣同志文學的演變,是如何從被死亡氣息籠
罩著到多元豐富的生活描繪,因為本書提到了好幾位作家以及其著作。不過這個整理起來
茲事體大,我這週又要開始考期中考,就先擱置在一旁,也許日後把知名著作如《其後》
還有著名作家如「陳雪」的書看完一輪時再來整理吧。
內容討論
#自殺:理性與非理性的結合
在邱妙津的所有著作中,有一句話深刻的形塑了我對文字的審美觀。
「我必須說唯有藝術家深深地被人類的悲情性及死亡所浸漬時,他才能真正感動我,他才
能真正偉大,或與偉大之存在相遭逢。」-《蒙馬特遺書》
從高二那年第一次讀《日記》至今,我就深深的淪陷在那些在愛情裡與死亡和毀滅共舞的
文字,我自己的創作也多受影響,總是帶有負面、黑暗、死亡的意象。不過,這樣的文字
確實是病態的。這種病態的文字除了總是直言不諱地提及有關死亡的命題外,往往也伴隨
著大量的失望、絕望、無處可走的情慾等等。我曾經感到好奇,那這些病態文字的創作者
到底是如何撐起這些情緒甚至揮筆成書的?
答案顯而易見,這些創作者並沒有撐起這些情緒,邱妙津、太宰治、三島由紀夫等等,這
些作者都選擇了自殺。我無從得知這些人自殺的心情,但從其著作中或許能窺探一二:原
來自殺並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絕望到無以復加的究極感性舉動;反之,自殺是理性與
感性相結合的結晶。
「自殺。然而與從前想死,想從活著裡逃掉的慾望相反,如今我感到前所未有地喜愛生活
、生命。」-《蒙馬特遺書》
「是的,我決定自殺,那就是整個寬恕過程的終點。我並不是為了要懲罰任何人,我並不
是為了要抗議任何邪惡。我決定要自殺,以前所未有的清醒、理智、決心與輕鬆,因為是
為了追求關於我生命終極的意義,是為了徹底負起我所領悟的,關於人與人之間美好的責
任。」-《蒙馬特遺書》
在《蒙馬特遺書》中,邱妙津把死亡區分為「生理上」、「精神上」的死亡,既然體驗過
「精神上」的死亡,且認知到若要進一步完整精神的絕對性必須體驗「生理上」的死亡。
對於一個毫無畏懼地在追求絕對性的人,怎麼能算是不理性?自殺怎麼就是不正確的行為
了?關於自殺這件事。在《獨舞》中李琴峰也多有描摹,且不約而同的在主角決定自殺後
,體會到的是全新的、闊達的、理性的、自我的境界。
「對她而言,死亡乃是對生命的逃避,但逃避又何妨。所謂出生,乃是無關乎自身抑制,
遭人強加以『生』之事實。若人類註定無法對抗生之荒謬,那麼最起碼選擇從生命逃避的
權利,總該是天賦的。第七天,她終於決心一死。這決心並非來自絕望的衝動,而是來自
諦觀與理性的選擇。」
從主角決定自殺之後的內容,是讓我開始喜歡《獨舞》這本書的理由。因為決定要自殺,
於是可以放下許多背負已久的包袱;因為決定要自殺,於是可以一往直前的追求詩與遠方
;因為決定自殺,於是在剩餘的日子裡更能珍惜自己。破而後立、死而後生的抽象意涵莫
過於此。本書主角迎梅在自殺之旅遇見的每一個人,都代表著一個對於生命的啟示,幾乎
都能展開發揮成一部中短篇的賺人熱淚的小說,但迎梅在走過這些故事之後仍然選擇死亡
。這樣的堅持仍然是不理性的嗎?
我想說的是,透過這些著作,我對於那些抱持自殺想法的人的觀感稍有不同。不要再批評
這些人「想不開」了,這些人正是認為自己「想開了」才決定自殺的。
心得
雖然我通篇在談自殺,但《獨舞》一書要傳達的是生的意志。
主角最後自澳洲林肯巖的懸崖一落而下,但她的病源之根小雪成功的將其攔下,避免了主
角死亡的結果,最後小雪與迎梅在病房裡的對話也是迎梅與自己和解的過程。老實說,我
認為這一段處理的十分不對我胃口,但確實能看出作者想要表達「不要死不要死不要死」
的想法。全書帶給我的感受都是「生」,可是這種感受很微弱,而且具有某種程度的代價
。舉例來說,書中有一段劇情是迎梅與小雪約會結束後,在分離的路上被尾隨然後被強姦
,自然,這是迎梅的病源之一。而在書末小雪和迎梅的對話環節中,迎梅知道了當初那個
強姦犯其實是尾隨著「她與小雪」,最後選擇侵犯她而不是小雪只是隨機的判斷。
「她不禁在腦海裡想像,在那個沒有月亮的悶熱夜晚,若遇到那種事的不是自己,而是小
雪的話-光是想像就使她不禁全身悚然,她絕不允許那種事發生。還好,是自己-然而與
此同時,一到嗓音在腦中細碎低語著:為什麼非得是自己不可?沒理由自己的生命比較卑
賤,為什麼不是小雪,而偏偏是自己......」
在迎梅接受到這個衝擊之後,她就神奇似的不想自殺了?!(其實書中是寫她發現自己的
死會造成小雪的陰影啦。不過都 10 幾年了,真的有這麼在乎?Why?????)退一步
說,就算真的是因為自己的死會造成小雪的陰影,那不自殺的原因也不過是「為別人而活
」,與最理想的「為自己而活」仍然有相當大的差異。撇開這些不談,至少這類作品不再
是全然的灰色調性,《獨舞》給出了一種答案,而這答案能不能為各自的讀者接受?我想
,時間與銷量會給出答案。
最後,本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話是關於創作的:「想著死,而不是想去死。」如果你的
文字啟蒙也與邱妙津類似,那我想這句話或許能作為一個區隔創作者與精神病患者的微弱
界線吧。共勉之。
作者: DAKOU (大口)   2021-10-26 22:29:00
今天剛好去Aesop拿這本…
作者: cloudworld (艾利歐特)   2021-10-27 00:06:00
主角在林肯巖被救有些太過戲劇性 太巧合了不過這本比我想像還要好看
作者: MScorsese (^^)   2021-10-27 00:35:00
同樓上 這類情節讓我覺得轉折生硬 所以比較喜歡倒數5秒
作者: Ryuu79 (阿柳)   2021-10-27 09:37:00
我也覺得被小雪救轉得好硬XDD 如果被陌生人救之類的還比較合理(?) 同感受到微弱的生的意志! 喜歡你的心得~
作者: brella (府城嚴選臭懶趴)   2021-10-27 19:06:00
作者: shinichi (野孩子)   2021-10-27 19:32:00
比起獨舞 我比較愛倒數五秒月牙
作者: becky911 (綠仙)   2021-10-27 21:09:00
作者: yoga723 (You'll see )   2021-10-28 08:01:00
我昨天在Aesop也拿這本!
作者: carie (雪雪貓貓)   2021-10-28 12:25:00
五秒月芽讚,獨舞還沒讀!
作者: p610260 (鴨)   2021-10-28 15:57:00
我也喜歡倒數五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