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金錢心理學》五個常見的用錢錯誤和解法

作者: wackynoteis (Wacky)   2022-04-28 19:43:43
《金錢心理學》讀後心得:五個常見的用錢錯誤和解法
生動詼諧的用錢寶典,打破你對金錢的迷思,學會聰明花費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dollars-and-sense/
「花錢」是我們每個人天天都在做的事情。無論是吃喝玩樂、買書看電影、買車買房,所
有的事情幾乎都離不開「錢」。但是你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花錢買某樣東西嗎?你知道自己
買得值不值得嗎?你知道商人如何影響我們的花錢行為嗎?這本書會讓我們認識金錢背後
的「心理學」。
這本書在說什麼?
《金錢心理學》的作者是行為經濟學教授丹.艾瑞利(Dan Ariely)和財經作家傑夫.克
萊斯勒 (Jeff Kreisler),他了揭露了大眾對於金錢的傳統思維,還有人們在思考金錢
時常常會犯的錯誤。作者們提出了具體又實用的建議,幫我們做出更好的金錢決策,養成
更好的用錢習慣。
這本書有趣的地方是,是作者並沒有用「教條式」的口吻提出肯定的解答,而是用詼諧有
趣的故事和實驗,帶我們逐漸理解各種關於金錢的心理學常識。他們說:「我們不想給你
魚,我們想讓你知道,你一直以來是如何釣魚的,以期待你未來能夠選擇更好的釣魚方法
。」如果你期待從書中得到斬釘解鐵的條列式建言,這本書恐怕不是你的菜。
所以,這不是一本財務規劃書,而是一本翻轉我們「如何思考金錢」的書。以下摘錄五個
有趣的案例跟大家分享,也補充一些我個人的看法和策略。
1.相對的價值
我們來想像兩個情境。
情境一:某一個星期六,你去鞋店買鞋子,你看中了一雙 3000 元的鞋子,但店員跟你說
,你可以開 10 分鐘的車去另外一家分店,同一雙鞋子在那邊只賣 2400 元,你會開車去
另一家店買嗎?你很可能「會」去。
情境二:某一個星期六,你去家具店買桌子,你看中了一套 30000 元的桌子,但店員跟
你說,你可以開 10 分鐘的車去另外一家分店,同一套桌子在那邊只賣 29400 元,你會
開車過去另一家店買嗎?你很可能「不會」去。
我們會覺得買鞋子省下的錢比較多,因為另一家的鞋子的折扣幫你省下接近 30% 的錢。
可是桌子的折扣,只幫你省下了 2%。兩者省下來的相對價值,雖然在百分比上面有所不
同,但同樣都是花 10 分鐘省下 600 元,我們卻有可能做出不同的決定。我們容易對於
花大錢不在意,花小錢卻斤斤計較。
如果要避免受到「相對價值」操弄的困擾,我們就不能只用「百分比」來思考省了多少錢
,而是用「絕對值」來思考。
2.定錨效應
你願意為美食付出多少錢?
想像一下你坐在一家高級餐廳裡面,精美的菜單上面最貴的一檔料理是豪華龍蝦搭配神戶
牛排,要價高達 6000 元。雖然這檔最貴的料理不一定是你最後點的,但是你仍然會受到
這個價格影響,覺得其他的每一道菜色都比這道「便宜」。
我們很容易受到第一眼看到的價格影響,這在心理學上稱為「定錨效應」。商人的目的只
是讓你有一個比較的基準,但他們獲利最豐富的,往往是那些「次高價」的商品。這也是
為什麼賣房子和車子的仲介總是要把「標準價格」標示在很清楚顯眼的地方。
我認為如果要避免「定錨效應」的影響,我們可以用「基準」(benchmark)的方式,去
比較這項產品或服務跟其他同質的價格差異,這個時候只要留意「絕對值」的花費是否有
其價值,而不是跟最高價的產品去比較。這個做法或許能讓我們躲開很多蓄意用高價來定
錨的產品。
因此,不要用「節省多少錢」來思考一件事物的價值,而是用你實際上「花了多少錢」,
然後用基準來評估這筆消費是否符合價值。
3.損失趨避
心理學家提出「損失趨避」這個原理,指的是人們對於「失去」的痛苦,會比「得到」獲
得的快樂還高出兩倍。也就是說,「失去 1000 元的痛苦感受」是「賺到 1000 元的快樂
感受」的兩倍,你要賺到差不多 2000 元才可以抵銷損失 1000 元的痛。
以股票投資為例子,你如果每一天去觀察股票是漲是跌,機率大約是各一半。所以,如果
你每天盯盤看股票漲漲跌跌,你的心情肯定很難受。你有可能太快賣掉獲利的股票,因為
你不想失去那些獲利;你也可能持有賠錢的股票太久,因為你不想面對實際的虧損。
曾經有投資公司統計,投資組合報酬最好的人,是那些「完全忘了自己有投資資產」的人
。也就是說,他們在投資之後,就不再交易或管理。這讓他們避免了情緒因素和損失趨避
之類的不理智行為,減少了可能犯下的錯誤操作。
如果要避免「損失趨避」帶來的負面情緒影響,比較好的做法就是使用長期投資策略,投
資之後就放著,久久才看一次盤(1~3 個月看一次都是合理的區間)。
4.沉沒成本
曾經有學者做過一個「沉沒成本」的實驗,你也可以想想看,如果是你會怎麼選擇。
他們讓實驗參與者假設自己花了 30000 元報名了一趟滑雪之旅。可是過幾天之後,又看
到另一個 15000 元的滑雪之旅,它的風景區讓他們更喜歡,當地的食物也更吸引人,他
們也肯定這個滑雪旅行的體驗會更美好,於是他們就訂下去了。後來,他們才驚覺兩個滑
雪之旅的日期重疊了,而且都不能退費,這時候會選擇去哪一個?
實驗的結果是,超過一半的實驗者參與者都選擇了去 30000 元的滑雪之旅。但你仔細想
想,這個選擇其實不太合理,因為:1) 第一個滑雪之旅比較不好玩、2) 不管選哪一個,
都已經花了 45000 元。已經花掉的錢就是沉沒成本(拿不回來了),那為什麼不選比較
好玩的那一個呢?
為了避免「沉沒成本」的問題,如果那筆消費或成本,是付出去之後就無法回收的話,我
們要想著的就是「花掉的錢就是花掉了」。我認為,與其為「過去」感到可惜,不如為自
己「當下」的時間和「未來」的體驗做出更好的選擇。
5.費力程度
你曾經被鎖在家門外嗎?
想像一下這個情形,今天你很迷糊忘了帶鑰匙出門,你只好請鎖匠來幫你開鎖。因為你家
的鎖太複雜了,鎖匠花了 30 分鐘才幫你成功解鎖,最後跟你收費 1000 元。過了幾天,
你又忘了帶鑰匙出門,這次找來的是另外一位鎖匠,結果他不費吹灰之力,才 1 鐘不到
就幫你開好鎖了,然後跟你一樣收 1000 元。你會不會覺得,這個鎖匠只花了這麼少時間
,為什麼跟上次收一樣貴!?
心理學家稱這種狀況是人們傾向用「費力程度」來付費,因為感覺他們更辛苦、更賣力,
自己的錢也付得更划算。但是我們往往沒想到的是,他幫我們省下來的時間,也是寶貴的
機會成本。我聯想到現在很流行的「線上課程」,有些學生會用「課程時數」來衡量價格
。我倒覺得,如果同一門學問,一個老師能在 2 小時把你教會,另外一位老師卻要花
20 小時才達成一樣成效,那麼前者的價值其實遠比後者來得高。
避免用表面的「費力程度」來判斷一個產品的價格,因為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人(或公司)
,他們的「經驗」是無形的,我們反而要以「成效」來衡量。他們幫你省下的「時間」才
是最有價值的。
後記:金錢的目的
我覺得《金錢心理學》作者雖然引用了很多科學實驗的參考資料,但整體的文字用語顯得
非常親民,是一本生動又有趣的金錢故事集。我還滿享受這種讀起來輕鬆寫意、帶給頭腦
思想上的刺激、又具有學術基礎的書。我會推薦這本書給任何想要更聰明用錢的讀者。
我很喜歡作者們說的這句話:「金錢不是生活中的最終目的,只是達成各種目標跟目的的
一項工具。相較於快樂、幸福與人生目的,金錢更有形,所以我們做決策時,往往聚焦於
金錢,而不是聚焦在最終更有意義的目的。」這一段話提醒了我們不要捨本逐末,金錢雖
然是必要的工具,但是我們更應該善用它來達成那些無形的意義。
把錢花在可以提升我們體驗的事物,可以帶來快樂。把錢花在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多自由時
間的事物,可以帶來幸福。把錢花在可以驅動你前進人生目的的事物,可以帶來意義。希
望我們都能學會聰明用錢,讓生活變得更美好一些。
作者: mepe1018 (mepe1018)   2022-04-28 20:54:00
作者: ciun227biboc (cindy)   2022-04-28 22:12:00
感謝推薦
作者: cowbaya (靠北啊)   2022-04-28 23:39:00
作者: happyennovy (喵)   2022-04-28 23:57:00
感謝分享
作者: ctra (流風)   2022-04-29 00:35:00
,
作者: sqqc89 (奶油餅)   2022-04-29 01:12:00
感謝分享
作者: pshuang (中山先生忠實信徒-我愛蘿)   2022-04-29 08:28:00
前面第一二項 也可以找《都是大腦搞得鬼》來讀一下
作者: gonnagetit (duh)   2022-04-29 09:20:00
推!
作者: nemean (乖乖乖乖乖乖乖)   2022-04-29 14:51:00
《誰說人是理性的》也很推
作者: ptolemy (ptolemy)   2022-04-29 15:03:00
作者: ksongr (Lenski)   2022-04-29 16:42:00
這本蠻推的,還有另一本「跟錢好好相處」也很推薦
作者: i7607   2022-04-29 17:10:00
推 謝謝分享
作者: rtoday (rtoday)   2022-04-29 17:19:00
作者: toshism (奇天烈)   2022-04-30 01:09:00
作者: funkydue (張丟丟)   2022-05-01 07:21:00
作者: sheena7728a (sheena欣欣)   2022-05-03 13:00:00
感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