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初版的新書
同名文章("外勞怎麼都在直播")在聯合報願景工程專欄為2020年點閱率冠軍
作者為1997的小女生,政大民族系,透過田野拜訪取材撰寫出此書
大致跟「做工的人」、「偽魚販指南」是同類的書,
描寫對象主要是印尼籍移工(台灣移工比例最多的族群)
以作者的視角帶出移工的生活、情緒及生命經歷
例如
台北車站外的火車頭,是移工族群中熱門的打卡景點
溶入台灣文化活動的「東港外勞鼓隊」
從小透過「流星花園」對台灣產生的憧憬等
頗為有趣
以上介紹,以下心得
心得評論多為負評請自行斟酌觀看,仍推薦大家購買閱讀,畢竟每人喜歡的內容及文風不儘相同
如前所述,書中有大量篇章描述移工的生活情境,卻總是淺淺的帶過。
另一方面,又有不少的文字耗在不必要的雜訊,例如「移工與地方」一篇描述移工與車站,卻穿插了「作者休學,缺乏交友圈」的資訊。
我了解在社會學的觀察中,作者的存在可能是一件重要的事,但這項資訊在跑了個過場後,卻沒有在後續的內容中產生迴響,很冗。
或者同一篇,表列了印尼人對於台北車站的各項名稱及意義,但也就只是表列而已,淺淺的帶過,知道了,沒有後續了。
可能是作者所受學術訓練的關係,文字中不時會出現近似學術文本的用詞與內容。
「指認」「概念」「型塑」
一來這部分並不容易閱讀,二來內容的高度並不足以掩蓋這不適。
「瑜不掩瑕」,我覺得是大扣分
相對來說,對於移工的直接描述是引人入勝的部分,卻又總是騷不到癢處。
好像要碰到什麼了,卻又縮手改講其他內容。
例如「售票口和京站,印尼人心中對這些地方有一道無形的牆。」
我好想知道為甚麼?這道牆怎麼形成的?在那些情境下可能打破?台灣人看印尼街有這道牆嗎?
但是,就沒有後續了。
例如「行旅廣場的空地就空下來了。」
所以移工就進入了這個被台灣人遺棄的區塊嗎?只有開齋節嗎?平常假日呢?這個過程怎麼發生的?各方對這有甚麼看法?
但是,還是沒有後續。
例如「我也在這些(直播)數字之間,理解移工對實用資訊的迫切需求」
迫切資訊是指照顧長者的方法技術嗎?這些需求在沒有直播的時候是怎麼解決的?政府或仲介有甚麼相應的措施嗎?
不知道,文章就斷在這裡了。
作為讀者,這些我想看到但作者沒具體說明的事,我會在心中想像。
但是我更想知道深入與移工對話的作者,是怎麼看這些事的?
不客氣的說,田野的經驗與移工的直接接觸是作者的優勢,
學術的背景(或學術文本的撰寫)、以及深入(而非過度繁瑣)的內容則是大劣勢。
一些有深入訪談的田野,產生了非常吸引人的內容
例如「身障者與移工」一篇,描述了腦麻患者與印尼看護的互動,
各種小小的細節、主僕之間的微小互動、彼此的連結關係。
非常非常的感人
「當她說的話小傑聽不懂,小傑會生氣」
「司機對他們生氣或不耐煩的時候...阿娣說:小傑會惦惦」
「阿娣也說,其實小傑不喜歡一個人跟家人待在一起」
「(雇主)委託(看護)將弟弟帶回印尼一起生活,因為她無法再照顧弟弟」
這些不好不壞,平凡人之間的相處關係,我會很想看更多
很感謝作者開的這扇窗,也期待未來看到更多作品
(邯鄲學步的學術文本就免了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