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鬥大仙》國語課文被張大春批得很難聽~
因為看到新聞的報導而特地去查了一下課文內容...
還真的蠻糟糕的一篇文章~作者自以為有梗而硬湊的內容..
缺少合理的情境和具有邏輯的敘事脈絡。
像這種文章看了真的會腦弱...因為不知所云。
想到一個簡單的方法來檢驗這種兒童文章是否合格,
就是看是否能用外文(譬如說英文)去解釋給外國人聽。
像是以前讀過的<爸爸捕魚出>或是<太陽出來了>,
就算寫成英文也能通順易懂,那麼可算是篇合格的兒童文章。
可以輕易讓人理解文章的意涵而沒有障礙。
在閱讀當中培養敘事的邏輯真的很重要。
因為在3C充斥的時代,很多訊息的接收都是片段、跳躍的、零碎的。
那麼課堂上的閱讀就更應該培養思考的連貫性、邏輯性、整體性。
結果竟然在課本上看到比網路上還廢的文章,傻眼。
網路上的廢文有時還能令人放鬆,有些還真的廢到笑。
但是比廢文還廢的廢文卻出現在課本當中,還要花課堂的時間來學習,
那就沒那麼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