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https://sdf000123000.pixnet.net/blog/post/568858164
在這快捷奏且以自我為本的時代,總是盲目與茫目,對錯是非早已經在群眾洪流失去,逆
思維一書的崛起代表著人們開始意識到凡事過度以自我為本的惡果,對立太多與是非不分
並非人的心之所嚮,然而,不代表自我所思所想就不在重要,忙碌與茫碌的社會,自我認
識是唯一不迷失方向之法,以筆者自身體驗,曾經在為人設想與自我為本天秤裡過度傾向
前項,而自我迷失在人生路途上,只有自我夠強了才能在兩者之者取得最佳的平衡,在悠
悠人生路上,與自我對談是如此重要,卻鮮少人提起而忽略,1日1問的答案之書的出版重
新喚醒每個人內心的自我,也讓筆者從情緒勒索裡漸漸者到方向。
漫漫人生路本是荊棘滿佈,看似一帆風順的人生那也只是他人想給你看到所營造的假象更
多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如何即便一手爛牌的自己,最終打一場好比賽,這是一人
生終極問題,也是每個人所追所求,而看似玄妙之題,也許解答在與自我的對談日常裡。
作者,松田充弘,在人生旅途也遭遇茫然時,而如何走出茫然而邁向更好的未來,這書便
是他人生的集錦。
前些年的祕密一出版便席捲了全世界,相信二字成了熱門詞彙,要成功,自己一定要相信
,相信是一種潛意識,吸引著宇宙所有能量來幫助自己。然而,除了虛的相信,實的踏實
也極其重要。人類對於虛無之物本就較難有踏實感,而寫下來便能將縈繞於心的問題實體
化,這便是1日1問的答案之書所倡導。不難,只要把握兩大原則,便能開始與自己的談話
,原則一:不要否定你的答案。原則二:答不出來,也是正確答案。
原則一:不要否定你的答案
而今的社會處於資訊大爆炸時代,每日成千上百的資料會產出,真真假假參雜於中,人們
總是懶惰而盲目跟從眾人,因此產生許多的既定答案,但,真的每個問題都有絕對的答案
嗎?
靜心與屏雜後下來的答案,更趨於內心,不用急著撇清那不是自己。「只要回答就好,沒
有對錯之分。」,任何事角度不同了答案本來就不同了,平日的各種角色應付社交,總在
不知不覺中失去自我,而呈現他人想看的一面。而那是最真實的自己嗎?那是我們真心想
要的自己。
去除雜念,只留自我,所寫下來的答案才是最真誠的答案。
原則二:答不出來,也是正確答案
華人教育總是教導追求最終解答,但,人生啊!本來就不是每件事都會立刻有答案或者唯
一最佳解。短時間沒有答案,也是答案,代表著你需要繼續探詢。無須著急,寫下來了,
大腦便會記下來,有朝一日會突然如醍醐灌頂般跑出答案。
而有些則需要時間的歷練與自我的沉澱,有些則是隨著時間的積累開始有不同的面相。紀
錄是件好事,往前可追溯而清楚知道成長軌跡,往後可預知可以知道自己將成為如何的人
。
人,際遇真的很特別。俗話說,當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同時會幫你開一扇窗,在筆者遇
到人生困點時遇到這書。「身邊的人對你的要求是什麼?」這問題,讓筆者久久無法自我
,也才發現自己已經忽略了自己許久,每日想著如何八面玲瓏讓身邊之人和諧相處,卻忘
了最重要的還是自己。
情緒勒索,幾乎要讓自己崩潰了,家人的情感枷鎖幾乎讓人窒息,要求如重頂壓於胸前無
法呼吸。天秤過傾向而不自知,差點完全迷失自我。遇上了此書,著手一日一問,在清晨
剛起床無思無念時寫下問題,常讓筆者驚嚇,不過靜下心來才發覺那才是自己。起初也沒
有答案,但也不用急於一時,只能放著讓時間慢慢淬鍊出答案。用了幾日才明白為什麼這
書會告知讀者要把握兩大原則,因當面真實與真誠的自己,會發現外在與內在有著天壤之
別,若不秉持兩大原則會有過大的衝擊而失去繼續體會的可能。
問題,很多還未有答案。不過,也因為寫下來了,內心如高水位水庫開始洩洪,慢慢宣洩
出去,有更多的空間可以處理更多的事情。也因為寫下來了,虛無的情感問題實體化,在
面對上也感覺比較容易對付,彷彿在水中抓住了救命浮木。問題解決了嗎?實話說沒,也
不可能完全解決的完,但可以負責任地說,自己改變了許多。對於自己的認識,又有更深
層的認識,長大了,自己卻變了模糊,角色多了,卻忘了還有自己。透過一日一問,將碎
裂於人生之途上的自己慢慢拼湊回來,當足夠認識自己才有堅強之力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