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在我10歲贏得班上辯論比賽第二名的時候,給了我一本書,
是美國人戴爾卡內基所寫的: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
父親告訴我說:
「辯論的益處在於可以把問題釐清,但在生活上,
就算把問題說得再清楚,別人不支持你也是沒有效的。」
「重點是要怎樣讓別人把你當作朋友,而不是勝過對方。」
這本藍色的小書,幾十年來翻閱了無數次,每次總是會讓我再有一點新的收穫。
經過長年的學校教育,剛出社會時心裡想的都是辯贏,
要把事實用綿密詳實的資料拿給別人看,在輿論的戰場上擊敗反對者。
但是,擊敗了之後呢?
旁觀者不見得關心或看懂,被擊敗的人依舊是反方。我方完全沒有增加。
我必須很坦率地承認,我自己也會有這個毛病,也就是想在論理上勝過別人。
尤其是在自己所想的與事實相符,證據完備的時候我也不喜歡認輸。
不過我的好處是,要是我發現我錯誤了,認錯道歉的速度與誠意也總是令人滿意的。
但這樣還是不夠,我們要做的是把觀念送到別人腦子裏面,
還要讓他以為那是自己想到的,奉為自己的人生準則。
有點像是「全面啟動」的那個故事一樣,要深入對方的腦子裏頭,才能奏效。
正面強押對方認輸道歉是全然無效的,就算他真的是錯誤的,也只是讓人心生仇恨,
並沒有辦法讓對方變成我方。
羞辱對方不懂歷史,沒有讀書,無知、愚蠢...等等,就算你在理論上是正確的,
站得住腳的,在賽局上你還是錯誤了,因為朋友並沒有增加。
所以卡內基說:「使一個人認為新的意見是他自己想到的。」那才是最有效力的。
我也一直在往這方面進行,所以的「提問」經常多過於「意見」。
而這些提問,重點也不是哪個答案才是絕對正確的,
甚至有很多問題我的心裡也沒有什麼答案,我想要的效果,
只是讓這個問題在讀者的腦子裏面繞一繞。
重點是這個「問題在腦子裏面繞」的過程。
目前為止,戴爾卡內基的原則我覺得有幾項特別有效的,不妨跟大家分享一下:
1.自己錯了的時候要快速斷然地承認
2.認真專心地多聆聽別人表達意見
3.真誠地替對方的需求著想
4.讓對方認為點子是他自己想到的
5.用問問題來取代直接的要求
當然還有其他許多卡內基先生所提倡的法則,都是極為有益的,
我一時也記不起那麼多,但若要認真地說服別人,
請切記,咄咄逼人的辯論並沒有任何益處,而我也還有許多磨練的空間,
要應用這些原則有時甚至有點反人性,但確實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