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出的很早(2008年出版),好幾年前看過一遍,現在再重看過一遍,
想說紀錄一下摘要與心得。
書中的文章架構,通常是前面是一個小故事,最後面會有一個區塊的小叮嚀,
主要重點當然是小叮嚀,因此喜歡看重點的人可以只看小叮嚀的部分。
然而書中總共有38個小篇章,我並沒有全部摘要下來,而且書中有些內容有點過時,
下面會提到,但是書中有些內容還是其實用價值。
因此我會選擇我自己覺得有趣或者對我比較有意義的段落下來,
此外我會用我自己主題性整理出摘要,而非按照書中前後內容。
找特定職業的員工,應當具備那一說話特質:
一、找司機和保全人員:絕對不能太會說話,太愛公關的。
二、找業務員:要多話,但不是多話就好,還必須能夠專心聽話、不搶話,
在客戶說完話時能把話接下去講,且不離題。
聊天開場的應對方式:
一、自嘲:如果有明顯易見的缺點或缺陷,用一點技巧自己點破,反而會留下好印象。
以下有三個例子:
自身長得不好看:我是實力派歌手。
自身肥胖:你是重量級客戶。
舒淇:「我認為,性感是一種讚美。你知道花瓶有多難演嗎?」
注意事項:自嘲不等於自卑,語氣要像是在講笑話,而非吐苦水。
二、讚美
作者例子:你的眼鏡和耳環的顏色很配,很漂亮。
誇讚女生的裝飾和衣著比起誇讚身材臉蛋還來的安全而且有效。
安慰他人的應對方式:
一、傾聽,不要打斷對方說話。
二、順應他的感受來回答並且表達同理心。
三、不要探究為什麼?
四、就算對方有錯,也不需要再讓他自責。
五、不要指導他怎麼做,除非他主動問起。
六、不要提及你自己有那些相同經驗,除非你比她更慘的多。
我對於第三點和第六點是有不同意見,
關於第三點,我認為可以探究他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
而無須探究事件中其他人為什麼要這樣做?
關於第六點,我認為就算比他更慘也不需要提及,因為我們是來安慰他的,
而不是在比賽誰比較慘?
面對抱怨的應對方式:
一、戴上耳塞,聽他說就是了。
二、不要跟著一鼻孔出氣。
三、不要研究對方和另一方為什麼這麼做?
四、實際行動比言語更加重要:陪唱歌、喝酒、逛街、吃飯。
面對可能過長的聊天會談的應對方式:
一、坦白自己等一下還有事。
二、請別人幫忙自己砍斷過長的談話時間,像是請別人大概多久打電話給你,
來中斷這場會談。
三、若對方表述重複內容,可以直接表示「這件事讓人印象好深刻,我深記在心」
讚美他人的應對方式:
一、避免功能性讚美,像是地掃得很乾淨、會做菜、會生孩子、很顧家。
並且強調本質性讚美,像是稱讚女人漂亮、身材好、聰明。
(這就是我上述所說的有點過時的想法)
二、強調重要性:她對這個家很重要、她在我心中很重要、
我人生最幸運的事就是遇到她。
三、第三者讚美法:如果跟這人不熟,怕讚美反而得罪他,
可以用第三者讚美法:XXX說你很年輕很漂亮。
四、避免用「也」:
「也」很有可能具備暗諷意味,像是「也」很老了、「也」很胖,
或者亂用稱讚像是「老當益壯」暗諷人家很老。
與顧客談話的三種應對方式:
一、配合顧客說話速度:他快你快,他慢你慢。
二、盡量不用短捷的否定語句回答,像是「不用」、「沒得換」會讓人產生不快。
三、必須向顧客解釋某種規矩時,記得嘴角帶笑,讓顧客認知道你不是針對他。
面對遇到倚老賣老的人的應對方式:
一、公開場合必須對他客氣。
二、可以私下請問他的高見。
三、對於他的建議可能包含的偏見,所以應當回答「謝謝你告訴我」,而不是「你說的是
」。
四、遇到不能得罪的人,像是長官,就用響亮的聲音回答「是」幾聲。
公開演講的小訣竅
演講前準備
一、深呼吸,記得微笑,跟自己心戰喊話,相信自己會做得很好。
二、要求自己60分的表演就好,儀態風度最重要。
三、不要一開始否定自己。
開場
一、直奔主題。
二、互動比獨白好:即使對方錯了,也必須說「嗯,接近了」、「噢,很好的想法!」
三、說故事和笑話,比說教好:聽來的故事轉化成朋友的經驗或者自己的經驗。
笑話例子:對這女生沒把握的男人會送一百朵花,對這女生有把握的男人會送一朵花,
至於到手的女生,男人是連一朵花都不會送的。把這個笑話轉化成像是親身經歷的故事,
像是作者把這個笑話轉化成自己大學戀愛經驗的例子。
我自己對此頗不以然,為了講笑話反而不誠實了,我覺得並不適合。
但是我很喜歡這個笑話,這也是我為什麼要把這本書再讀一次的原因。
四、永遠不要超時演出:一場演講超過90分鐘,聽眾會注意力下降。
五、不要有討人厭的口頭禪:「你聽我說」、「我告訴你」、「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六、做結束時要有力,要有結束語:像是微笑表示「請各位指正」或者
「很想聽聽各位的意見」,或者講完下台時可以鞠躬。
PPT小訣竅
一、簡報上不要有太多字,只要提綱挈領或展示重要圖表即可。
若有太多字,可以請聽眾幫忙唸。
二、站在聽眾觀點說話。
三、善用比喻
書中例子:作者的朋友論文探討四家DRAM公司的競爭優勢分別為「鄉下秀才」 、
「大家閨秀」、「鄉下秀才和大家閨秀完美結合生出來的兒子」、
「隔壁村來的大富豪」。
四、2比1法則:一頁PPT兩分鐘,最多不要超過9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