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有圖:https://reurl.cc/Kl5WWp
我是一個十分理性的人,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講就是鐵齒。對於所謂的超自然經驗基本
保持否定態度,曾經我在大半夜看到一張蒼白的臉飄在空中目露凶光地瞪著我,我硬是待
在原地觀察了五分鐘把它看仔仔細細,最後發現是後面白牆上的污漬在某個特定的角度很
像臉,再加上燈光閃爍讓我產生動態的錯覺。我的態度會這麼篤定,有一部分原因是我能
夠清晰記住自己的夢境,許多超自然經驗的描述,像「能量在身體中循環」或是「覺得與
宇宙合為一體」我都曾經夢到過,知道大腦有能力創造出這種虛假的感覺。
因此我對超自然現象感興趣的並不在於其是否為真,而是在於人類究竟在什麼樣的狀
態中會產生這種錯覺,畢竟許多經驗者都是在相近的環境或步驟中產生類似體驗,背後應
該是存在著某種原理。《幽靈、死亡、夢境:榮格取向的鬼文本分析》這本書探討的主題
與我的好奇相近。它不去探究這些事件的真偽,把它們視為「心靈上的事實」來進行分析
,在心理學上發掘其象徵意義。書中所有的文本來自於瑞士通俗雜誌觀察家雙週刊在
1954 ~ 1955 收到的信件,該雜志每次刊登超自然體驗的相關文章時都會在結尾呼籲,請
有相關體驗的讀者來信,令他們意外的,他們收到了來自各國,非常大量的信件,共有一
千五百封,最後這些信件交由榮格得意門生安妮拉.亞菲進行分析。
以結論來說,這並不算是一本很好的科普書籍,讀者很難從書裡獲得立即性的清晰知
識。首先書中採用的心理學分析集中在榮格學派的範疇,對於科普類著作來說,內容有點
太過聚焦;舉例而言,書中分析的文本之一,許多人在瀕死期間會見到死去的親人或長輩
,書中的解釋是,人的人格分裂成許多的部份,其中一些碎塊來自於祖先,這些「心靈遺
傳」會在死亡時與主人格融合(作者相信那是人格成長的最終階段),這個過程投射在心
中的景象就是見到故人,並且隨他們去。如果沒有榮格學派「集體潛意識」的概念可能會
覺得這段解釋來得莫名其妙。其二是這本書實在太過古老,撰寫於七十年前,許多說法已
經過時了。其中還混雜著在現代看來跟玄學沒兩樣的超心理學理論,如今相信手指頭可以
看字的人已經沒辦法當大學教授了,只能去當 Youtuber。
年代的久遠讓它連當作誌怪集讀都辦不到,其中大部分故事各種變體甚至在地化的版
本都已經傳遍了,比如很著名的年輕小姐搭車說要回家,照著地址開發羨目的地是墳場,
然後小姐下車人不見的故事,在書裡就收錄著英國的版本。那從這本書真的無法有任何獲
得嗎?也不盡然;雖然答案只能做為參考,但是光看作者「問了什麼問題」其實也是很有
價值的。
這位心理學者問了哪些有趣的問題呢?首先她注意到幾個共通的形象,比如說被目擊
的幽靈通常穿著白色或黑色的衣服,很少有其它顏色;另外還有發光現象,經驗到幽靈的
地點常常是在沒有或是微弱光源的環境,但目擊者通常會描述有無法解釋的的光源讓他們
可以看清楚鬼魂。有個有趣的細節是,如果那個鬼魂是遭遇人認識的人或是親人的話,他
會覺得那個光是從幽靈本身散發出來,並且有榮光換發的感覺;如果是不認識的人,那光
亮會是某種不知來源的環境光,漫射在那個場域。她也從來信中整理出幾個重複的主題或
類型,像是沒有頭或看不清臉的鬼;看見不可能在身邊的遠方親人之後收到對死訊的報喪
鬼;看見與自己一模一樣人物的二重身。這種對超自然現象分門別類的模版可以作為一種
借鑑,必須要有大量的文本才能做出這樣的歸納,一般人很難具備這樣的條件。
我一直覺得用某個在別的領域已經成熟的學問來分析另一個領域的現象是一件很迷人
的事,不同的思考模式彼此震盪,會有許多火花從中併現。從心理學來看靈異現象就是一
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你也對從另一種角度研究鬼故事有興趣的話,那不妨讀讀看《幽靈、
死亡、夢境:榮格取向的鬼文本分析》,或許能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