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順著大腦來生活》腦科學根據的工作指南

作者: wackynoteis (Wacky)   2024-12-10 15:36:34
《順著大腦來生活》讀後心得:職場必學的腦科學工作指南
善用大腦這個超強工具,發揮最佳表現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your-brain-at-work/
這是我今年讀到最喜歡的一本科普書,可說是一本所有職場工作者必讀的「大腦使用手冊
」。作者從腦科學的角度,教我們如何在工作中理清思緒、提高效率、面對壓力,提升合
作與溝通的能力。學會正確的大腦使用方式,活出一個充滿創意、健康與生產力的人生。
這本書最大的特色是什麼?
我為什麼會讀《順著大腦來生活》這本書,是因為看到了筆記軟體 Heptabase 創辦人詹
雨安曾經分享過這本書。
我覺得最棒的是這本書帶給我的「閱讀體驗」。因為原本乍聽書名,我以為會是一本科普
書,沒想到作者的寫作方式真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讓我很驚喜、很佩服,是讓我很想模
仿的一種寫作方式。
什麼意思呢?整本書的故事發生在一天之內,是一個很普通的星期一。作者設計了兩位假
想的角色,一對雙薪夫妻。整本書就是寫他們在一天的工作當中,所遭遇到的一連串的日
常挑戰,生動地展示了大腦在工作情境中的運作方式。
作者首先會描繪他們在面對工作壓力、決策困難和人際關係挑戰時的失敗情境,讓我們感
同身受。接著,他會介紹對應的腦科學知識,解釋大腦在這些情境下的反應機制,並提供
實用的策略。最後,透過這對夫妻重新應用這些策略,成功解決問題的「前後情境對照」
,讓我們清楚看到「科學理論如何轉化為生活中的實踐」。
這種情境對照的寫作手法,不但提高我們讀起來的代入感,還讓複雜的腦科學概念變得更
容易理解。我們可以透過這些具體的案例和建議,將書中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中,提升專注力、壓力管理和合作能力。
所以,如果你對這類型主題有興趣,我會給五顆星推薦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
這本書在說什麼?
《順著大腦來生活》的作者是神經科學家大衛.洛克(David Rock),他專注於研究大腦
如何影響人類的行為與決策。他創辦的「神經領導力學院」專門運用神經科學的方法,幫
助企業提升職場的工作與溝通效率,客戶包含全球百大企業,像是 IBM 和微軟。
作者用腦科學和神經科學的理論,告訴我們大腦在面對各種挑戰時的運作方式,並提出具
體的方法幫助我們面對這些挑戰。這些挑戰涵蓋了三個主題:如何解決問題和做出決定、
如何在面對壓力時保持冷靜、如何跟別人合作和達成更好的溝通。每一個都是我們迫切需
要知道的議題。
我認為,這本書特別適合那些感覺自己工作效率不高、容易被壓力淹沒的人。還有,如果
你是主管或領導人,這本書後半段談合作和溝通的方法,會對你超級有幫助。對於希望提
升專注力、改善壓力管理與人際合作的人來說,這是一本很有幫助的大腦使用指南。
腦科學用在解決問題與做出決定
在大腦面對問題與做出決定時,作者提出一個非常生動的譬喻,我把它稱為「舞台理論」
。這個理論幫助我們理解大腦如何處理資訊。
想像一下,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個空間有限的「舞台」,舞台代表我們的大腦的短期記憶和
注意力。
舞台空間有限,因此一次能容納的「演員」數量有限,演員代表我們大腦要處理的資訊和
想法。如果同時有太多演員在舞台上,他們就會壓縮到彼此的表演空間,導致大腦的思緒
變得很混亂。
還有一個角色是「導演」,他負責決定哪些演員要上台、哪些演員要退場,幫助我們控制
思緒的流動,保持冷靜和專注。導演代表的就是你的自我覺察的能力。
當每個想法都試圖在這個舞台上發揮作用時,我們的大腦會變得不堪負荷,就會導致決策
品質的下降。因此,作者建議將演員的數量限制在很少的人數,讓我們的大腦能集中精力
在真正重要的部分。導演的角色則在於協調這些演員,確保每一個想法有足夠的時間和空
間來被處理,讓整個決策過程變得更有條理。
提高工作生產力的腦科學
一、你在舞台上每演一場戲,能量就會愈少,一天當中能讓演員上台演戲的數量是有限的
。大腦每次有意識地執行某個想法的時候,都會消耗可量化的有限資源。
二、想像你是導演,你要在一天的開始,就安排一整天要在舞台演哪些戲、安排演員上台
的先後順序。在你頭腦最清醒的時候,安排最耗費注意力的任務。科學研究指出,「決定
優先次序」是大腦最消耗能量的任務之一。最好在一天的剛開始,用來安排優先次序,而
不是先處 Email。
三、大腦的舞台很小,比你以為的還要小很多。所以,一次要記住和思考的東西,愈少愈
好。科學告訴我們,你要處理的想法和資訊,同一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三個。一旦資訊太多
,就要試著簡化資訊,或是把資訊視覺化,把想法移出大腦,減輕大腦負擔。
四、有些演員很不受控制,會跑上台干擾表演,導演必須耗費能量阻止他們上台,或讓他
們根本沒有上台的可能。白話文就是「大腦很容易分心、注意力很難集中」。正因為這樣
,如果你需要集中注意力處理重要任務,請排除所有外部干擾,像是手機鈴聲和社群簡訊
通知,或使用專注模式、設定時間段不受打擾。科學研究指出,每一次分心平均會花 25
分鐘才能復原。
五、如果你想得到充滿創意的想法,最好的方法是暫時「讓所有演員離開舞台」。當你愈
是全神貫注盯著某個問題,反而更難解決那個問題,這就是「停滯現象」。科學家發現大
腦在「無意識」的時候,最容易擺脫停滯、產生洞見。具體的做法:做減輕壓力的事、做
輕鬆的事、做跟工作無關的事,像是散步或洗個熱水澡。
失敗的職場情境例子
在一個緊張的會議中,小明同時面對多個挑戰,包括即將到來的專案截止日期、下屬的意
見不合,以及公司的新政策導入問題。
這些「演員」們都在他的腦海中吶喊著各自的需求,但小明並沒有讓「導演」有效地控制
這些演員。他嘗試同時處理所有的問題,結果導致混亂,錯失了關鍵的專案細節,並且在
面對下屬的提問時也顯得不耐煩。
最後,會議的結果是多數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下屬感到沮喪,團隊士氣下降,而專案進展
也受到了影響。
成功的職場情境例子
在另一個類似的會議中,小明面臨同樣的壓力和挑戰。但不同的是,小明妥善利用了腦科
學的方法。
當會議開始時,他首先將所有問題按照優先級進行劃分,選擇最重要的三個問題作為當下
需要集中處理的「演員」,並把其他問題記錄下來,留待之後再處理。他的「導演」非常
有效地指揮著每一位「演員」,確保每個問題在被討論時都有足夠的時間和注意力。
這樣的管理方式使得會議進行得有條有理,一次只討論一件事情,專案得到了有效的推進
,下屬也感受到自己的意見被尊重和重視,團隊的士氣大幅提升。
解決問題與做出決定的總結
「舞台/演員/導演」的理論幫助我們理解,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大腦中的資訊處理過程。舞
台的空間有限,因此我們必須明智地選擇哪些「演員」能夠上場,並透過「導演」的控制
來保持專注和條理。當我們能夠有效地利用這個架構時,就能避免被過多的資訊所淹沒,
進一步做出更明智、更清晰的決策。
腦科學用在職場合作與溝通
在合作與溝通上,作者提出一套「SCARF 模型」,五個英文字分別代表地位(Status)、
確定性(Certainty)、自主性(Autonomy)、關聯性(Relatedness)和公平性(
Fairness)。跟這五件事情有關的問題,就會在大腦中觸發與「生存需求」相同的獎勵與
威脅機制。
這個模型讓我印象深刻,因為它提供了一種全新方式來理解人際溝通。溝通中的一些問題
其實是因為人類大腦對某些需求的渴望。如果沒有這些需求的滿足,我們的溝通就很容易
陷入失敗。因為當你沒有照顧到這五個需求的時候,等於是威脅到對方的生存,就是這麼
嚴重。
比如說,缺乏公平感會讓人產生防衛心理,或是自主性被剝奪的時候,我們很難真心投入
一項任務。如果溝通時忽視這些需求,會導致更多誤解、難以達成共識,而 SCARF 模型
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架構來改善這些問題。
一、地位(Status):每個人都希望在群體中擁有一定的地位與被重視的感覺。如果在團
隊中,我們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這會影響自信心和表現。
三個方法處理地位問題:分享自己的本性或錯誤來降低自己的地位;給對方正面的回饋或
承認對方的貢獻來提高對方的地位;找到跟自己競賽的方法,重視自己的改進,欺騙大腦
讓自己獲得地位獎勵,可以減輕受到威脅的感覺。
二、確定性(Certainty):人們喜歡確定的情境,因為這樣可以減少焦慮感。如果我們
無法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這會讓我們感到不安。
因此,在合作過程中,保持資訊透明、清晰地溝通計畫和期望,能幫助成員感到更安心,
增強彼此的合作意願。
三、自主性(Autonomy):人們喜歡有自主權的感覺,能夠掌控自己行為和選擇。在團隊
合作中,給予成員一定的自由度,讓他們自行決定如何完成工作,能提升他們的動力和責
任感。
相反的,提供回饋或想下指導棋,對方會產生強烈的威脅反應。因此,試著克制自己,不
要總是想出手干預,也避免提供太多主觀意見。
四、關聯性(Relatedness):人們渴望與他人建立聯繫,感受到歸屬感和支持。在團隊
中建立良好的關係,透過交流和合作增進彼此的信任,有助於滿足這個需求,讓成員們更
願意一起努力達成共同目標。
要注意的是,人類會預設任何陌生人是「敵人」,所有合作的前提,就是盡快「化敵為友
」,找到共同的目標。
五、公平性(Fairness):人們重視公平和正義,當感受到不公時會產生負面情緒,影響
合作的意願。因此,在團隊合作中,確保資源分配公平、對待每個人都一視同仁,能有效
促進良好的合作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人寧願犧牲個人利益,也要防止別人獲得不公平的更好結果。因此,
千萬不要讓不公平的事情沒有受到懲罰。
失敗的職場情境例子
小明在一個專案團隊中,主管常常做出讓小明感到地位受損,以及自主性被剝奪的決定。
例如,主管經常在會議上直接批評小明的建議,這讓小明覺得自己的能力被否定,進而影
響了他的自信心。此外,主管總是重新分配工作任務,從來不徵求小明的意見,使得小明
對工作的確定性下降,感到每件事情都難以預測,這樣的不安進一步增加了他的焦慮感。
主管也缺乏對團隊成員之間情感聯繫的關注,僅注重工作進度,這讓小明在團隊中感到孤
立,缺乏歸屬感。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明開始失去動力,對專案失去興趣,士氣低落,專案的進展也因此變
得非常緩慢,而且成果未達預期。
成功的職場情境例子
相反地,在另一個職場情境中,小明的主管深知 SCARF 模型的重要性,並在工作中善加
利用。
首先,主管經常讚美小明在工作中的貢獻,例如,在會議上公開表揚他的努力,讓小明感
受到自己的地位得到重視,這使得他更有自信去面對挑戰。主管也會在專案開始前詳細說
明每個階段的目標和具體步驟,這種明確的方向感讓小明在工作中感到更有掌控感,減少
了不確定性所帶來的焦慮。
主管還給予小明充分的自主權,讓他可以自己決定如何分配時間和完成任務的方式,這種
信任感促進了小明的工作動力和責任感。此外,主管鼓勵團隊成員彼此交流,並定期舉辦
小型的團隊活動,這些活動幫助小明在團隊中建立起了良好的關係,感受到強烈的歸屬感
和支持。最後,主管確保所有的資源分配和工作任務都公正無私,這讓小明感受到團隊的
公平性,願意為專案付出更多努力。
由於主管在地位、確定性、自主性、關聯性和公平性方面都給予了充分的支持,小明和他
的團隊士氣高昂,合作無間,最終專案不但順利完成,成果甚至超出預期。
職場合作與溝通的總結
SCARF 模型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並管理在團隊合作中的人際互動需
求。這五個需求,直接影響到每個人的合作意願和效率。因此,在每一次合作情境中,我
們應該時常提醒自己,關注團隊成員的這些需求,營造出一個讓每個人都感到安全和被尊
重的環境,達成「從我到我們」的轉變。
結語:一本大腦使用手冊
《順著大腦來生活》讓我們了解大腦在日常工作中的運作,並教會我們如何有效利用這些
知識來應對壓力、做出明智的決策和提升人際合作。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發現成功不只
是靠努力,還需要懂得如何運用大腦的力量,讓我們在壓力下仍能保持理智和專注。
我相信,不論你在職場上面對的是何種挑戰,這本書都能幫助你找到突破的方向。它給我
們的不只是知識,還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讓我們能夠更好地處理壓力、提高效率,並
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掌控感。
最重要的是,作者提醒我們,大腦是可以訓練的工具,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我們就能更
有效地應對日常挑戰,實現自我提升和成長。你可以把這本書當成「大腦使用手冊」,幫
助自己更從容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找到內在的力量和智慧來超越自我。
作者: weimr (小胖)   2024-12-10 20:50:00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24-12-11 13:34:00
謝謝導讀推薦,又是一本值得期待的書
作者: wangm4a1 (水兵)   2024-12-13 15:40:00
推 有實驗有效更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