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一周開3天 這家書房台灣最「任性」

作者: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4-08-24 23:54:35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90602.shtml
一周只開門三天、店中展售的書不過百本、沒咖啡也沒電話、不懂得尊重書的客人還會被
請出門。在強調複合式經營書店的時代,打破一切書店潛規則的「文自秀趣味書房」,上
月底在大稻埕悄悄掛上招牌。
出大橋頭捷運站,拐幾個彎走進甘州街,就在清末士紳李春生老宅改建的「李宅」一樓門
口,看見掛著「文自秀趣味書房」的招牌。「這裡是書房,不是書店。」書房主人文自秀
坐在書桌前迎接訪客。因為是「書房」,可以容納主人的任性與隨性,書店只在周五、六
、日營業,從下午一時開七時。
文自秀在台灣舊書界相當知名,她經常到世界各地旅行、蒐集各年代、領域的新舊書,家
中藏書難以計數。她開的書房,每周從家中藏書找來百本展售,量少質精,總讓書迷大開
眼界。
十二年前,文自秀第一次在台北開書店「何妨一上樓」,書店位在七樓,只開一年便關門
。之後,她逛了全世界逾五百家書店,一直在想:「到底什麼才叫書店?」
文自秀祖母是京都人。她表示,重視「職人」精神的日本,對書店的看法和台灣不同。比
方,書店不必太漂亮,太多裝飾設備只會讓書淪為配角。書店營業時間也不必長,神保町
書店營業時間一天不過八小時,東京某家書店一周只開四小時,照樣高朋滿座。「因為不
開店的時候,店員才能專心讀書、研讀與出版業相關的知識。」
文自秀在神保町經營書店的日本好友,上月來台「書店之旅」。他是書店世家的「三代目
」(第三代傳人),每年必花一個月,找一個國家或城市研究當地書店。這次文自秀列了
五十家台灣書店給他,他一一走完。
「他說,台灣的書店怎麼這麼漂亮,漂亮得都不像書店了!」這位百年書店傳人告訴文自
秀,台灣書店外表貌似多元,每間長得都不一樣,「但裡面擺的書大同小異。」台灣書店
營業時間遠比日本長,「店員有時間看書嗎?」
趣味書房/「書店店員 要懂每本書」
台灣書店愈開愈漂亮,但國人閱讀風氣卻未見提升。「文自秀趣味書房」主人文自秀認為
,書店不必燈光美氣氛佳,「應該像家中書房般自在,讓訪客樂意領略書中趣味。」她說
,書房一周雖只開三天,但其餘時間她都在努力創造這種「趣味」。
文自秀趣味書房的「店面」只擺兩張大木桌,上頭陳列的書不超過百本。牆角放了兩張沙
發,黑膠唱盤機在旁輕瀉古典音樂。書房不提供咖啡,但若訪客有需要,文自秀會為你叫
一杯來自「第一唱片行」隔壁小店的濃黑咖啡。
「一間讓人想讀書的書店,店員一定要懂書。」文自秀認為,書店店員應該像「書房主人
」,了解每本書的「趣味」。書房裡每本文書自秀都讀過,只要客人問,她會娓娓道來相
關書籍,說:「我家就有一本,明天帶來給你。」
台灣書店喜歡比大、比藏書量。但文自秀認為,選書只要精準,一個書店展一百本書就夠
了。「文自秀趣味書房」開幕首檔書展「日本名著復刻本百部展」,收了夏目漱石、永井
荷風、谷崎潤一郎、川端康成、芥川龍之介等名家書籍。讀者告訴她,書店雖然只有一百
本書,其橫跨的類型、領域,比台灣多數書店都廣。
「台灣人喜歡四處旅行,卻不喜歡四處買書。」趣味書房裡陳列的書,全是文自秀從各國
書店「淘」來的寶,多為西洋、日本骨董書,每本都代表一個世界。文自秀認為,台灣讀
者常因語言問題不敢碰觸外文書。其實,好書光裝幀就能引領讀者進入嶄新世界。她希望
跨進「趣味書房」的讀者,打開一本書,就打開一個新世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