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誤闖地下道滅頂 母親今晨過世

作者: idanny (已婚)   2014-05-16 17:41:38
※ 引述《rpg (rpg)》之銘言:
: 陳姓婦人在19點43分開車進入已經淹水的地下道
: PS: 在發現誤入淹水的地下道,陳婦打電話給修車廠老闆找拖吊車
:    接著跟兩個小孩爬到後座等待救援
: 警方在19點45分接獲通報,民生路地下道淹水,需圍起封鎖線
: 警方在19點48分接獲陳姓婦人報案受困
: 警方19點51分到場,立即拉起封鎖線,但沒辦法徒步救人
: 大甲消防分隊19點53分獲報,58分到場,
: 警消到場時,小轎車已快滅頂,三人在轎車後座待救,車內水還不到椅墊高
: 消防人員緊急以撬棒打破後車窗,20點9分救出兩個小孩
: 媽媽陳瑞琴因被安全帶卡住腳,來不及救出,車子就瞬間滅頂
: 因為水很渾濁沒法救人,到35分出動吊車將MARCH吊出才救出婦人
: 推 arthurparo:頭枕就是破窗器 05/16 14:38
用頭枕破窗沒那麼容易
有人教可以插進窗縫但實際上絕大多數的車子
窗戶縫隙相當小 根本插不進去
: 死者的父親今天早上流著淚水指控救災不利,陳父表示,為何地下道已經淹水,
: 卻沒有拉上封鎖上,讓女兒的車輛再不知情的情況下通行,而且消焚隊到場,
: 打破車窗,雖然救出兩個孫子,但是大水灌入車內,
: 導致女兒連人帶車慘遭大水滅頂,難道整個過程,沒有更好的舊人方式嗎?
:
: 這邊就是在罵消防隊不應該破窗的
:
: 推 liskenny:如果不破壞車子直接綁繩子拖車呢 這樣是不是可行? 05/16 14:58
: → BillHuang:真的沒有車頭有鋼索拖鉤的那種裝備嗎? 05/16 15:20
先聲明 我不在現場
但這種情況我想100個消防員去有99個會選擇破窗
(剩下一個會等吊車等到一半發現不能等 還是去破窗)
入水的車子在觸底前每分每秒都在下沉 破窗只要1秒 拉繩索 用絞盤拖都要好幾分鐘
等吊車更是緩不濟急 業者不是領消防隊薪水 他愛多久來就多久來 完全無法掌控
: 推 philxiao:這件事情很扯,現場沒有氧氣筒和面罩準備深進水裡嗎? 05/16 16:40
: → philxiao:只要有幾口空氣,就能等到水壓平衡後輕鬆開車門了啊… 05/16 16:41
: → philxiao:再來,為什麼第一步會用打破車窗的方式?這誰指揮呢? 05/16 16:42
台灣大多數的消防分隊沒有水下救援的裝備跟能力
大多數的潛水訓練也只有辦到休閒潛水等級
所配發的裝備(重裝)更是不適合這種搶時間的場合
今天如果車上有這種裝備 去的人又剛好受過潛水訓 婦人或許可以得救
http://ppt.cc/AOWe
但很遺憾我們沒有這種東西 我們也沒有能力讓所有隊員去潛水訓
消防隊這種無法吸引選票的單位 分到的資源少 本來就是悲哀的現實
外勤人員在這種內外交迫的情況下 破窗是唯一的選擇
: 推 liskenny:消防車車頭不都有鋼纜絞盤嗎? 05/16 17:02
我不曉得台中的情況,但在我服務的消防局還是很多消防車沒有,
小弟前後待過四個單位 經歷經歷過十幾二十台消防車
有配絞盤的大概只有一成
作者: RODPoy99 (99)   2014-05-16 17:49:00
所以問題好像是出在消防單位資源問題
作者: philxiao (Sting)   2014-05-16 17:54:00
謝謝有經驗者的回覆!那請問我提到的、用普通(非潛水用)氧氣面罩有可行性嗎?
作者: philxiao (Sting)   2014-05-16 17:56:00
甚至就只是一條空管可以咬住呼吸用?
作者: RODPoy99 (99)   2014-05-16 17:58:00
弄條水管應該是最快的
作者: eyeonme (看什麼看)   2014-05-16 17:59:00
樓上方法或許可以 但是使用者沒經驗又慌張的狀況下很難
作者: RODPoy99 (99)   2014-05-16 18:03:00
這個方法要破窗進水前就要先準備了 不然一定會出錯
作者: philxiao (Sting)   2014-05-16 18:09:00
是啊,我也是認為破窗前須(在有能力的前提)做好這些準備
作者: idanny (已婚)   2014-05-16 18:14:00
philxiao可以試試看 死馬當活馬醫
作者: idanny (已婚)   2014-05-16 18:18:00
小氧氣瓶全速可以大概撐5-10min但沒人試過這招
作者: philxiao (Sting)   2014-05-16 18:18:00
謝謝;管子我手邊是可以試試看~
作者: philxiao (Sting)   2014-05-16 18:19:00
氧氣瓶+普通呼吸面罩就要想辦法看能不能借了。
作者: idanny (已婚)   2014-05-16 18:19:00
還有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是:人手不夠,台灣的救災很少有人力去準備第二方案 這是全台灣普遍的現象(我們人力欠編約一半)
作者: idanny (已婚)   2014-05-16 18:20:00
真要用我會建議含管子就好 面罩縫隙太多氣會漏光
作者: RODPoy99 (99)   2014-05-16 18:20:00
消防真的很辛苦 家族中有人待過
作者: idanny (已婚)   2014-05-16 18:21:00
人補齊 裝備買齊我覺得這件是有機會救的 但政府不想花錢做
作者: RODPoy99 (99)   2014-05-16 18:29:00
反正救援失敗罵的都是消防 政府不痛不癢
作者: OCnew   2014-05-16 18:55:00
樓上大大有提到鋼瓶開全速 280BAR的全開是會跟飛彈一樣
作者: OCnew   2014-05-16 18:56:00
水管也許可以 問題要去哪找? 用走的?開消防車?去買?
作者: OCnew   2014-05-16 18:57:00
消防用的氣瓶+面罩約可撐1M的水深不進水 在深 水就灌進去了
作者: OCnew   2014-05-16 18:58:00
再來提大甲分隊人力配置才幾人 一天上班也許不到十個
作者: ss60305 (市長)   2014-05-16 18:59:00
救援部隊的裝備的確會影響救災的結果,這是要改善的地方
作者: OCnew   2014-05-16 18:59:00
加上救護車2位和主管1位 能下水的 你想有幾個
作者: idanny (已婚)   2014-05-16 19:41:00
OCnew學長,我說的是攜帶氧開25L拉氧氣導管進去
作者: plum306 (梅子)   2014-05-16 19:45:00
水管沒用啦 水管至少要拉到有空氣的地方 那也很長了水管理都是水 被救援者要先有一口氣把管子裡面的水吹出去
作者: plum306 (梅子)   2014-05-16 19:46:00
這個肺活量可能要超大
作者: plum306 (梅子)   2014-05-16 19:47:00
就算裡面都沒水 人的肺活量是否足夠呼吸到管外的空氣
作者: bar2 (我死了)   2014-05-16 19:47:00
我相信破窗拉人絕對是最快最好的選擇
作者: plum306 (梅子)   2014-05-16 19:48:00
如果肺活量不足 那吸的也只是管子裡面一直循環的CO2而已
作者: bar2 (我死了)   2014-05-16 19:48:00
被安全帶纏住實在太衰小
作者: plum306 (梅子)   2014-05-16 19:49:00
誰會想到腳被安全帶卡住
作者: OCnew   2014-05-16 20:01:00
原來是指移動氧 我想那個速度可能不夠吧 導管長度應該也不足
作者: welcome ( )   2014-05-16 20:03:00
空壓機打氣下去
作者: Kreen (每天要更優秀一點)   2014-05-16 20:08:00
推專業分享~
作者: GIBA5566 (我叫山雞 雞8的雞)   2014-05-16 22:10:00
plum306 CO2循環? 阿不會嘴巴吸氣鼻子吐氣喔
作者: sleepgod0602   2014-05-17 00:39:00
沒練過換氣哪會知道嘴巴吸氣鼻子吐氣阿..天生神力喔
作者: t7788921 (AG)   2014-05-17 00:48:00
那種情況下一般人根本不會想到嘴巴吸鼻子吐
作者: blauhimmel (藍天)   2014-05-17 01:38:00
不是哪裡吐氣的問題 管子太長又沒加壓的情況下根本吸不
作者: blauhimmel (藍天)   2014-05-17 01:39:00
到氣的 高中物理就教過氣壓的概念吧 光靠肺收縮的負壓
作者: blauhimmel (藍天)   2014-05-17 01:41:00
打錯 胸腔舒張的負壓根本不夠讓空氣進入肺部
作者: ErnestKou (心想事成)   2014-05-17 02:20:00
我倒是沒想到要先把水管裡面的水排掉......
作者: a0933 (阿鼎加油)   2014-05-17 08:25:00
怎麼都沒人覺得駕駛反應根本天兵,反正國賠正夯
作者: flamingcat (做妳的心情垃圾桶(M))   2014-05-17 09:12:00
駕駛天兵+1 入口前就有紅色LED警示了...
作者: bar2 (我死了)   2014-05-17 09:16:00
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即使是自己錯了也是別人害的
作者: ErnestKou (心想事成)   2014-05-17 10:28:00
作者: ErnestKou (心想事成)   2014-05-17 10:29:00
已拉封鎖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