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張有恆教授所著「運輸經濟學」之內容,茲引述部分如下:
「小汽車每次旅次所造成的總成本包含了『內部成本」和『外部成本』,但是汽車駕駛者
在每次旅次中所支付的費用僅包含了『內部成本』,如購車、燃油稅、牌照稅、時間價值
成本等,卻不包含造成『外部成本』(即社會成本),如造成都市內交通擁擠情形、時間
成本的浪費、和對環境污染等的影響,這些成本都是駕駛者轉移到非旅次產生者。」
「換句話說,『外部成本』並無法透過市場機能來反映,往往使得駕駛人在預估旅次成本
時,低於實際所產生的旅次成本,故藉由『道路定價』使一般小汽車使用者都能暸解到
每個旅次所造成之整個社會成本,而支付其所造成的外部成本。」
「道路定價乃是由福利經濟學家所提出的。因為,他們覺得每一個駕駛者並不知道其旅次
行為對他人所造成的某些外部效果或外部成本,因此在決定旅次時並未將這些成本納入,
造成過度擁擠,是故將『外部成本內部化』確有其必要性」
不知道T大的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論點從何而來,還望指點一二
※ 引述《Tosca (hi)》之銘言:
: 看推文就知道很多人對成本沒有基本分類概念
: 難怪雞同鴨講
: 成本至少要分成固定成本跟變動成本
: 1.固定成本
: 買來不管有沒有開車都要噴的錢 固定的
: 每年稅金 + 停車位 + 保險
: 這些錢加一加再怎麼省 一年也要噴個兩三萬
: 大部分的人約五六萬上下
: 2.變動成本
: 有開車才會付出的成本 開越多成本越高
: 油錢 + etag過路費
: 但變動成本要對應運輸移動的機會成本
: 你不開車 也要騎機車 或坐公車捷運吧?
: 所以這筆錢就算不買車省下來 但相對的也要花錢去坐公車坐捷運等等
: 捷運的移動費用其實算貴的
: 每天來回一次就要40-60元 如果去比較多地方進出比較多次 就噴更多
: 所以一個月交通費兩三千都正常
: 並沒有比開車少多少
: 所以養車貴 主要是貴在固定成本高
: 是你不管買來有沒有開車 都要噴的錢
: 變動成本倒是還好 因為你不買車 也要騎機車坐捷運等等 花費也沒少到哪裡去